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农村殡葬改革中存在着铺张浪费、"以罚代葬"、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各级政府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加大殡葬改革的资金投入,克服困难,完善新农村殡葬改革。 相似文献
2.
马等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3,(6):46-50
民族区域自治法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实施的配套法律法规,是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得以发展繁荣的法律保障,本文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规的实践成效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运行状况并提出民族自治法规在创制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殡葬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该文在大量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绍兴市殡葬改革取得的成绩作了肯定,并着重分析了绍兴殡葬文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文章最后针对绍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如何建设文明、科学、生态的殡葬文化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殡葬改革是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建设新镇江,全面达小康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董跃民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3-54
在河南省农村地区,"入土为安"的丧葬观念还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河南十多年的殡葬改革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最初的改革设计。普遍存在的火化后二次装棺土葬,既没有节约土地,也没有改变传统丧礼,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当前殡葬改革的实施效果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8.
王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4):94-97
殡葬改革属于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移风易俗,其运行具有反复性、规避性的特点.从法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心理因素及基层政权的操作是影响殡葬改革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制度(建构秩序)与习俗(自发秩序)的对撞与博弈乃是影响殡葬改革成效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9.
陈淑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6):69-71
殡葬改革是一项顺应历史潮流、利国利民、促进社会科学文明发展的有益举措。在火葬的推行过程当中,却有一些老年人“赶去”土葬,这种行为值得人们深思。社会总在阻力中前进发展,而综合考虑,多方面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社会发展成本,是社会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应该给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郭林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3):21-31
建立合理的殡葬服务制度对完善老年福利制度体系意义重大。殡葬服务具有公益性、文化性和情感性,殡葬服务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殡葬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明显。从上述四维特性来看,中国殡葬服务制度存在基本服务范围狭窄与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建设公平性差、市场运行机制失灵、文化引导性差、具体规范和确切标准缺乏等问题。因此,应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殡葬服务筹资机制,提升殡葬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平性,优化殡葬服务管办体制,引导文明健康殡葬服务文化的形成,完善殡葬服务法律法规,实现国民“死有所葬、葬有所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土建类高校《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79-82
随着我国建筑产业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作为培养土建类专业人才的土建类高校已将建设法规课程纳入到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在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对《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解新农保的试点运行质量,促进新农保制度的规范发展,本文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了新农保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采用多目标决策理想解(TOPSIS)方法,对山东省某市新农保运行质量进行了综合排序,发现该市整体运行良好,但是存在地区差异.通过综合评价发现试点中存在宣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提高政策设计的科学性等五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党政一体双轨权力结构中,软法说、国家法律说等均难以对党内法规的法属性做出准确定位,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义法概念不但具有紧迫性,且切实可行。鉴于党在权力结构的重要位置,应将传统法概念中的“国家”修改为包括党组织的“公权力机关”,“国家强制力”修改为包含党纪的“公共强制力”,从而为将党内法规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应当是指特定公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公共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5.
徐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16-29
人类社会构成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尤其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血缘关系起着组织社会的根本性作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社会,长期以来血缘关系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费孝通先生在《乡土社会》一书中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成为中国社会学的经典理论之一。然而差序格局注重的只是父系血缘关系,事实上中国各民族都广泛存在舅权概念,母系血缘关系在社会运行中也起着独特的结构性作用。文章通过对四川省羌村的社会学调查,系统地阐述了血缘关系在社会构成中的不同功能和作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加上衍生出的地缘关系和外来的行政关系一起,构成乡土社会基本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6.
索南才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109-113
善净人道十六法有两种不同内容的记载:第一种是不含十善法之善净人道十六法;第二种是含十善法之善净人道十六法。藏族传统法律不仅注重一般法律所规范的人的权利与义务,更加强调道德对众生、他人、对社会所要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后宏期的藏文法典及历史文献普遍认为,善净人道十六法是古代藏地区的主要立法依据,也是当时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7.
贺栩栩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3(3):19-25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范围几乎同时启动了债法修订工程,由此新债法与旧债法的适用冲突也就立即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很多债法行为在旧法期间内已经成立并生效,那么旧法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对其产生的后果继续发生效力呢?这个问题无法只凭借在有关法律附则中的一个形式上的"自施行之日起适用"的表述来回答。德国《债法现代化法》的过渡性规定以及我国台湾债法改革中有关的新债法施行规定和做法可以成为借鉴范本,包括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世界债法改革形成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也对我国相关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周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1):27-35
将党内法规纳入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当下,党内法规不仅是管党治党的利器,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党内法规尤其是中央党内法规推进宪法实施具有正当性和可行性,通过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进而促进宪法实施,部分党内法规对国家法律的出台和完善具有先导性作用。党内法规推进宪法实施的方式包括在党内法规中直接规定宪法内容和间接体现宪法内容两种,并呈现出集中于宪法序言和总纲、积极实施和消极实施并存以及以义务性规定为主等特征。今后,为了充分发挥党内法规在宪法实施上的作用,应当明确党内法规实施宪法的范围与限度,提升党内法规的立规质量,注重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衔接与协调,加强对党内法规的合宪性审查。 相似文献
1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度实施与成效反思
———以福建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03~2005年,作为国家林业局确定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开始实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文章以笔者在福建农村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对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反思。文章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实质性的经济绩效,但是却并不能完全归因于林改本身所形成的激励机制,林木市场的整体复苏发展以及林权经营者所获取的政策性增收等因素对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提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有的农村地区,林改的社会效用普遍被忽视,致使林改后林权高度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大部分农民并没有真正享受到林改所带来的收益,林改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实现"耕者有其山"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王胜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70-75
文科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的改革是基于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认识之上的,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了一系列专业课课程教学规则。这些规则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分数评价方面。运用新的专业课教学规则在社会学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初步实践。新规则实施的绩效调查,从定量统计和定性判断两方面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提高文科专业课教学绩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