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隐喻是美国文化研究中潜在的重要工具,这其中有两个观念需要注意:隐喻的变异维度和隐喻的经验框架.前者的作用是展现美国文化和社会中区别性的思维模式,而后者的主要价值在于换一种思考角度看"同样的事".  相似文献   

2.
文学隐喻的认知心理基础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庆梅 《齐鲁学刊》2006,(4):112-113
隐喻是随着人的认知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文学隐喻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和意象图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可以解释隐喻产生和发展的认知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隐喻理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研究史上比较有影响的隐喻解释理论有六种:比较理论、替代理论、互动理论、映射理论、转移理论和合成理论。了解隐喻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隐喻的工作机制、性质特征和主要功能。就隐喻的主要功能和研究角度来看,隐喻解释理论可归为三类: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但是这三类隐喻理论都有局限性:修辞隐喻弱化了隐喻的作用,忽视隐喻的认知功能;概念隐喻却夸大了隐喻的作用和功能,似乎概念隐喻无所不能;语法隐喻过于强调语言形式,把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看作是语法隐喻。  相似文献   

4.
试论修辞隐喻与认知隐喻的本质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门学科的建立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与范围.认知隐喻的研究还存在着与修辞隐喻界限不清的问题.本文讨论的是修辞隐喻与认知隐喻的本质区别:认知隐喻具有方向性、系统性、凝固性等特征,修辞隐喻不具有这些特征;认知隐喻从根本上说是语义现象,修辞隐喻则是语用现象;认知隐喻是相似性先于隐喻,修辞隐喻则是隐喻先于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普遍性的原因,也指出了英语教学中隐喻的重要性。涉及到隐喻的英语语言现象是中国学生理解和运用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尝试将认知隐喻学中有关概念隐喻的理论引入英语教学中,并探讨其应用价值,以探索解决英语教学中涉及到隐喻现象的教学难点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图像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图像学还是传统艺术史理论,都是在表征认识论框架内回应这一问题,前者认为图像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相似关系可以通过经验、移情等方式感知到;后者认为图像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相似关系可以通过视觉感知把握到.这两种路径都有着心理自然主义的危险,图像学混淆了图像主题与作为心理识别对象的图像内容之间的界限,传统艺术史理论将图像体验完全看作是心理意义上的视觉认知行为.两种路径无法有效回应某些图像体验如恐怖、共鸣等.要理解他们的图像体验已经超越了心理表征概念的有效范围,这一关系的实质是观看者想象、移情和乃至其生存状态等维度的呈现.  相似文献   

7.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应用概念隐喻解释认知、了解世界给了我们全新的视角。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英语和汉语两方面对"成功"这一概念进行了认知语言学分析,揭示其普遍性的特征,对了解我国文化,发现中西文化中的差异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今越来越多的动物形象以图文或表情包的形式介入我们在社交平台上的日常表达体系之中,概念隐喻理论解释为这是一种动物隐喻现象。另外运用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可以深一步探究说话者隐含的或无意的心理动机,揭示隐含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态度。研究发现动物化社交语言现象的背后是网络亚文化的兴盛,表达了网民建立自我认同和寻求群体归属感的诉求。这既是一种现代年轻人的集体性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也是他们的心理群像。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义学将多义范畴诠释为由典型义项经家族相似性派生出非典型义项的放射性链状结构,其实质是字面义—隐喻义的标准设想。笔者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在跨学科定性研究和语言测试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多义范畴习得与使用的语义—语用模型。该模型包含语义与语用两个层面,前者包括具有非多义性的概念层和多义性的词汇层;后者则包括诸多语用因素。在此框架下,多义范畴的习得与使用包括以下两个过程:(1)概念层中的心理基本概念被具体辖域激活形成词汇层中具有平等地位的语义表征;(2)语用层中的限制因素,如熟悉度、文化、刺激、语频和语境等综合作用于词汇层中各语义表征,最能满足以上一整套限制条件的义项成为突显义而被优先输出。  相似文献   

10.
科学隐喻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科学隐喻的本质意义在于将一般的隐喻理论应用于科学理论的具体解释和说明中 ,由此形成一种科学解释的方法论思想。科学隐喻作为方法论的必然要求 ,它是对客观实在的一种语境化把握 ,而语境必然有特定限制 ,只有语境的不断重构 ,才能给定隐喻语境的存在及其把握实在本质的有效性。在语境的整体性前提下 ,科学隐喻的方法论特征表现为 :理解与选择、经验与概念、语义结构与隐喻域、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科学隐喻作为一种有理由推理的思维形式 ,具有发明、表征、说明、评价及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1.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说,隐喻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概念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种事物、概念。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理解、命名那些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人类的认知始于身体经验的物质基础,而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原型集合体,身体经验因此成为各式各样隐喻的来源模式。本文根据隐喻概念理论,以汉英身体部位词"头"和"head"为例,从认知的角度来解读其中所揭示的人类认知规律。含有"头"和"head"的汉英习语都源自人们对自己身体部位的各种体验,而隐喻在这些习语语义的形成和抽象化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的人体隐喻与反隐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中有关人体的隐喻有两种:一是"以身喻物",即以人体各器官部位为喻体,将各种人体以外的事物冠以拟人化的名称或描述;二是"以物喻身",即反过来以非人体为喻体,人体为本体,从社会各种文化角度来关注人体器官的特点和功能,给人体各器官部位以异名和性状描述,我们称之为人体的反隐喻。拟人化的名称、描述和人体异名、人体物化描述都是隐喻机制作用下的语言结果,反映了人类认知思维中人体与世界双向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刘金玲 《学术探索》2013,(8):100-104
本研究探讨了概念隐喻在二语习得中对于习语学习的影响。共有60名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了本次研究,在实验开始前,所有的受试者都参加了前测以检验其对于习语、隐喻和概念隐喻的理解和使用能力。一个学期以后,所有的受试者均接受了后测的检验。结果显示,概念隐喻对于二语习得者的习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且影响大于传统方式的教学。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就如何在教学中使用概念隐喻方法教授习语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汉语——英语“食物”隐喻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喻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形式,研究隐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的认知结构,以及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语言的认识、构建和使用。以莱考夫等人的当代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汉语和英语中与“食物”相关的隐喻进行比较,并提炼出这方面的概念隐喻。探讨汉语-英语“食物”隐喻的共性和个性,寻求其普遍性和差异性存在的原因,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流行短语的隐喻性语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最常见的思维方法之一,也是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通过隐喻将人类某一领域的经验挪用来表现另一领域的经验,从而创造一个新的概念。当代汉语中的许多流行短语都是通过隐喻构词而产生的,隐喻化是产生新词新义的有效机制。隐喻具有矛盾性、模糊性和程度性等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和流行短语的语义泛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隐喻历来被看作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格。而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他们创立了“映射理论”,并提出了“概念隐喻”。另外,韩礼德从语言元功能的视角研究隐喻,并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主要存在于体现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中以及体现人际元功能的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中。从多个维度探讨隐喻有助于深化对隐喻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的角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在传统的修辞学中,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然而在新生的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并且被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认知工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在表达抽象的情感中,隐喻无处不在。文章通过研究英语和汉语中大量的"爱"的隐喻,发现由于人类共同的生活经历,认知上和语言上的共同性,英语和汉语中有很多关于"爱"的共同的隐喻。然而,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8.
意象图式作为隐喻的认知基础,在隐喻构建、转喻映射中源域与目标域的建构以及隐喻与转喻互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对中美教育语篇进行实例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中美教育语篇中常用的四个主要意象图式:容器、部分/整体、路径和平衡图式,三个常用隐喻:教育是经济、教育是场战争和社会是座大厦(教育是基石)。三个常用隐喻中的前两个大多出现在美国教育语篇中,后一个大多出现在中国教育语篇中;究其根源,中西文化模式的基本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教育思想的根本区别,西方教育思想重功利、重竞争、重个体,而东方则重群体、重和谐。  相似文献   

19.
对在动态话语中产生的语言隐喻进行研究突破了国内隐喻研究的局限性。研究隐喻首先须建立有效的隐喻鉴别机制,从隐喻鉴别的效度及信度两方面考虑,才能保证不忽略任何一个值得探讨的隐喻。  相似文献   

20.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现代隐喻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与行为方式,一种认知手段.隐喻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特定民族的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翻译隐喻时,译者要根据隐喻的认知方式,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以取得文化传真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