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7,(3):33-40
在当代英美分析哲学竭力拒斥乃至取消内在心理世界的背景下,戴维森却尝试恢复用主体意向解释行动这一古老的行动哲学传统。为实现此目标,他提出了事件本体论的核心主张。在事件本体论中,戴维森一方面从个别事件的时空区域化本质出发,坚持唯物主义的物理性世界立场;另一方面又在区分事件本身与事件描述的前提下,通过把心理摹状词视作心理事件标签的方式,赋予内在心理世界存在的合法性,以及利用心理性事件解释物理性行为的合法性。在事件本体论的视域下,戴维森的行动哲学看似调和了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科学世界观与常识心理学、唯物主义与二元论之间的对立,但最终却因心理事件的语言学特质与诉诸心理解释的工具主义方法论,陷入心理副现象论、目的论因果观以及非命题态度等问题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2.
刘闯 《中国社会科学》2023,(11):124-141+207
行动不仅是简单的行为,没有信念、欲望和意志(信欲志)作为理由,行动不成其为行动,这是当代行动哲学的中心思想。那么,以信欲志为原因来解释行动的根源何在?心智因果状态与脑神经的动力因果状态作为行动的原因,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心智哲学的研究文献对此类问题众说纷纭。以最小自由能原理为核心的能动推理理论,为动物和人类的心智因果解释提供了新资源。行动的物理解释仅为动力因果解释,戴维森和塞尔强调的基于意向性的心智因果解释恰恰是自然目的因果在动物和人类身上“内在化”的结果。这种内在化遵循自组织系统的最小自由能原理,并经由长期复杂的演化博弈过程演变而来。最小自由能原理为心智意向性解释提供了科学基础的自然规律。通过自然博弈与选择而涌现的能动推理功能,遵循的是一种二阶自然规律(最小自由能原理),它为化解如反常一元论这样的身心问题提供了自然机制。  相似文献   

3.
薛立伟 《理论界》2022,(6):29-35
知觉信念的辩护问题在当代知识论和心灵哲学中存在持续的争论。戴维森认为,知觉经验是个体持有知觉信念的原因而非理由,不能为知觉信念提供辩护;麦克道威尔则认为,知觉经验具备了关于周围环境特征的客观表征内容,能够为知觉信念提供辩护。实际上,两人观点的分歧比他们所认为的更大:首先,麦克道威尔认为,融贯论会导致知觉信念失去外部世界的限制,是对戴维森的误解;其次,虽然两人都拒斥单调的自然主义对知觉信念的解释,但给出的替代方案是截然不同的。并且,麦克道威尔对其概念论中的理论困难的回应不充分。因而,戴维森可以针对麦克道威尔的误解及理论困难予以更有力的反驳。  相似文献   

4.
在事件思想谱系中,分析哲学提供的方案较少引起学界关注而值得专题阐释。这方面的成果以蒯因与戴维森有关事件是否来自语句的不同看法为起点,从语言角度引出对事件个体性、本体论与心理事件的分析。戴维森由此提出的心理事件回应了蒯因与分析哲学其它派别的观点,既代表了事件思想的又一可能形态,也为文论深化研究艺术发生、虚构性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性质等难题,提供了富于建设意义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里面,实践作为趣向善的人的活动,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包含了人的生命活动自身的无条件性。但近代以来这种实践理解几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经验主义总是从自然的因果联系来解释人的行为,因而不能理解人类实践的目的,先验论的实践哲学则完全抽空了人类实践的历史内涵。海德格尔的此在释义学首先通过对作为此在之在的“烦”的实践性诠释,使人类实践得以进入存在论的基础层面,对古代实践哲学传统的重新阐发才是可能的。这种存在论的实践哲学重新诠释了人的生命存在对于世界意义的基础地位,以及实践自身所应包含的无条件性和丰富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海德格尔的实践理论是对古希腊的实践哲学传统的恢复和重新阐发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从初创时代直到当代,行动与秩序和结构的关系论题对于理论社会学具有重要的学理性标识,从关于这一论题的洞察和探索而逐渐荡开和拓展的论域,对于获得关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性状与变迁的理解,对于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和体系化,意义极为深远。然而,这一论题上形成了一种将行动与秩序和结构进行分离的传统研究套路,并为后继者所沿袭和复制,也因之一再激起社会学的理论重建。理论是时代的折射或先声,问题的谜底已经深藏于时代本身。在全球化激流奔涌的现时代,“过去”的影响力迅速降低,“未来”的意义日益凸现,“生活在未来”就是不断地生成和建构。在生活实践面前,传统的理路在消蚀。社会行动与社会秩序和结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观察侧面,是彼此建塑和同构互生的关系,而社会主体行动的意义效应对于这一关系的理解和解释,是根本性的。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使得社会世界意义赋予的不断深化,主体的反思、自否与创新能力也无穷递进,促成了社会秩序与社会结构的重构与变迁。正是在一轮又一轮的行动意义效应中,社会生活、社会主体、社会行动、秩序和结构不断胶着、建塑和往复转变,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绵延和演替,通过共同的进程投向未来。  相似文献   

7.
戴维森以约定-T作为联结真和意义的一般形式,提出了一条外延性意义理论的行动方案;他将真、意义、信念等要素融入其经验解释的理论框架中,赋予约定-T以解释力,使其理论呈现出形式理论和经验理论的有机结合的特色;戴维森的意义理论体现了充分利用逻辑分析手段的理论特色;戴维森的意义理论已涵盖语义学、解释理论、行动理论的相关内容,它始终以真和意义的关系为主线,充分论证了约定-T表征意义理论的必要性、可行性、可靠性和普适性,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语义论思想,表明了其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阿伦特是唯一一位对西方政治哲学传统进行彻底批判、并斥之为非本真的政治哲学的政治哲学家,她的这一批判和论断基于她独特的政治观,即一种发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政治观。本文从行动、自由和公共领域三个维度对阿伦特独特的政治观进行了阐述,并指出这三个维度的一体性。  相似文献   

9.
解释理论:解构二元论的有价值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二元论的产生、发展及其表现 ,考察了当今心灵哲学领域中解构二元论的四种经典尝试 ,随后着重说明戴维森、丹尼特的解释理论 ,并指出戴维森、丹尼特的解释理论是解构二元论的最有前途的一种方案。二元论是错误的 ,应予抛弃 ,但不能连同民间心理学一同抛弃。我们的任务是 :重构关于心理的运动学、动力学和结构论。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7,(5):49-56
人们常常把行动的因果性与人的自由当作两个难以相容的基本观念,在当代哲学伦理学中,这两种观念又以"因果空间"和"理由空间"的隐喻得到更为系统的表现,成为现代伦理学发展的背景观念框架。道德理由与道德行动之间的因果关联性,以及伦理道德规范"规范性"特征的自然主义说明,既是现代伦理学理论的基础性问题,也集中体现了科学时代伦理学思考的要求。沟通这两个空间,在"科学"与"自然"的观念背景中为伦理学奠定基础,是伦理学要解决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心灵哲学在此背景下对心理地形学、结构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认识的深化,心理内容越来越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其前沿课题主要有心理内容的本质、存在方式、自然化和因果作用等处于心灵哲学、语言哲学和认知科学交叉地带的问题。本文在简要追溯有关概念的起源和演化的基础上,分析了"表征"、"心理语义性"、"意向性"、"心理内容"、"意义"、"关于性"等范畴的联系与差别,厘清了当代心理内容研究的逻辑理路和问题域,阐释了围绕内容的宽与窄、个体主义与反个体主义解释以及内容在自然结构图景中的本体论地位、存在方式、因果作用等所形成的有代表性的理论。本文认为,对心理内容问题的关注,开辟了一条揭示心灵内在奥秘的重要途径,是心灵哲学等学科向前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对认识论、逻辑学、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行动的哲学解释展开分析.从概念入手,分别评述不同的解释理论,找出它们的真正分歧所在,最后得出结论:行动的解释必须建立在唯物主义的本体论立场上,心理现象归根到底属于物理过程,但并不能还原地描述出来;人的行动可以有多种原因决定或影响,行动的自由乃是基于主体认识的选择,因而行动具有自由与下自由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13.
牛文君 《社会科学》2023,(11):45-53
对说明和理解关系问题的反思,首先出现于狄尔泰的诠释学思想中,韦伯将之引入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思考,并在吸收诠释学的因素的基础上,开创了“理解的社会学”。这种新型的社会学要求,对人类行动的研究,要将因果说明和意义理解统一起来,对于行动的解释要达到“合意向”与“合因果”的统一。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不仅意在克服实证主义传统的局限,也意在打破肇始于狄尔泰的说明方法与理解方法的长期对峙,他提出了实现因果说明和意义理解之统一的可能方案,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戴维森强调意义的解释不能基于说话者的具体命题态度,这决定了其意义理论解释路径的外延性解释模式.彻底解释为意义理论的确证提供经验证据.令人满意的意义理论应该对被解释者所有实际的和潜在的话语提出解释,这预设了意义理论的整体性.外延性解释模式提供了意义解释的客观基础;经验解释模式中彻底解释设定保证了主体间信念的一致性;整体论确保其意义理论的融惯性.这三个维度的阐释揭示了戴雏森意义理论的解释力和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通过自身对世界观的重新诠释形成新的因果观。后因果观对于世界的解释并不立足于事件,而是立足于对象、实体,因为在逻辑空间中事件是相互独立、毫无关系的;它否定因果联系的必然性,将其理解为规律的形式而不是规律本身,由此破解传统形而上学的因果认识论,消解其原有的客观性、必然性、确定性;进而将其看做是对世界的认识形式之一,是主观的产物,因而并不具有确定性。维特根斯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多重可能世界的哲学视域。  相似文献   

16.
作为学科的实践哲学是亚里士多德建立的。亚里士多德把人类活动和知识分为理论、实践与制作。近代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将传统分类简化为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并为康德所沿用。近代英、法的知识分类系统中也有类似实践哲学的领域。由于马克思力主“改变世界”,他的哲学就被许多人称为“实践哲学”,以区别于先前那些在马克思看来仅仅“解释世界”的哲学。当代加达默尔把自己的解释学也称为“实践哲学”。这些都属于学派意义的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7.
系统论这门崭新的方法论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以及它所带来的实际社会效果,成为当代举世嘱目的重大科学事件之一。 系统论接近哲学,特别是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直接相通。它具有不可低估的哲学意义. 本文拟从系统论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特征方面对系统论的哲学意义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秦洁  陈晓平 《学术研究》2012,(6):10-16,159
关于集体意向的争论涉及两个问题:集体意向的性质是什么?拥有集体意向的主体是什么?前者可归结为集体意向的内容问题,后者可归结为集体意向的拥有状态问题,两者既密切相关又相互独立。集体性意向的实在性和集体性意向的集体拥有状态的实在性将意向—行动的因果解释模型由个体推广到集体。作为意向主体的集体对于个体的随附性关系将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起来。从功能结构上说,超越个体的集体性意向的主体是不实在的;从功能意义上说,超越个体的集体性意向的主体是实在的。  相似文献   

19.
重新审视历史进步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知识传统中的基本哲学假定,即宇宙伦理意义的确定性,在19世纪崩溃了.作为历史运动的科学解释,作为一个普遍观念,进步观念遭到质疑.然而在特定范围内,人的行动能够创造更为合理的条件,进步观念仍然存在理性的基础.撇开其充当的关于历史本性的认知理论的角色,进步观念也必须被看作是一种伦理假定,它理性地或信仰地认可正面价值的真实性与理性行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知无知"乃智慧之母。但现代人最容易遗忘的正是人的这一与生俱来的"无知"本性。这种遗忘无论对于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人们健康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秩序的生成,都带来了严重后果。这使得重温"无知"的智慧,已成为当代哲学不可回避的课题。"无知"的自觉,既是当代哲学自我理解的重要维度,也是价值规范当代重建的重要条件,还是良好社会秩序的重大思想前提。这一切表明:重温"无知"的智慧,已成为哲学当代复兴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