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事件与历史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事件从属(或指向)过去,而历史性事件则从属(或指向)未来。历史性事件的本质就在于它具有三个特点:目的性、计划性、可实现性。历史性事件以一种普遍性方式凸显了人与历史之间的本质关系,凸显了人对自身命运的永恒焦虑。历史性事件之于人首先是一种命运的召唤。人性和自由虽然不能在历史事件中显现,但却有可能在历史性事件中实现。思考历史性事件较之于研究历史事件具有更大的难度,它构成了对历史学家现有能力的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馒头事件     
他是我的同桌,脸色清白,显得很瘦,人很老实,就是不爱说话。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校园危机性事件的增多 ,如何进行高校的危机性事件的管理 ,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减轻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 ,成为学校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管理好校园的危机性事件 ,必须要正确认识校园危机性事件特征、发生、发展机制及分类 ,针对其特征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5.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采取了比较积极地支持中国抗击日本的政策,以取代参战前对日侵华妥协的政策.为了使中国继续有效地抗战,加强中美军事合作和对蒋介石政府的监督控制,美国政府派史迪威担任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于1942年1月来华.约瑟夫·W·史迪威(1883—1946),是美国西点军事学校毕业的职业军人.1920—1923年美陆军部派他为语言官来北平学习华语,1935—1939年任美国驻华武官.他通华语,识华情,不但有深刻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而且是一位忠实于美国利益、处事认真、性格刚毅自信的军官,是(?)军中有名的“中国通”.因此,美国陆军部部长史汀生和参谋长马歇尔认为他最适合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这一繁重而复杂的任务.美国政府想借史迪威之手控制蒋介石集团,以美援为手段促使蒋介石政府全力以赴地抗战.按照蒋介石的意图,这位参谋长是国内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影响、又只是一个在别人的授意下盖橡皮图章的顾问,他只是帮助催促援助而不过问中国的现状.这与史迪威的使命恰恰相反.因此,史迪  相似文献   

6.
黄党功事件,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陕甘宁边区的一件很突出的、运动很大的人命案。1937年10月,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迟婚未遂,在延河畔枪杀了陕北公学学员刘管,由一个革命的功臣堕落为人民的罪人。如今,虽然事隔整整六十年了,但当时边区高等法院处理这个案件所体现的法制的严肃性、民主性和平等精神,对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和司法实践仍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黄克功,江西省南康县人,当时26岁。少年参加红军,经历过并岗山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能征贯战,功勋卓著,红军到达陕北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刘管,山…  相似文献   

7.
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宣布,在其占领的苏联斯摩棱斯克市以西15公里处的卡廷(村庄名)森林里发现了大量被枪杀的波兰军官的尸骨,并称此系苏联所为。苏联当局立即发表声明说,这是纳粹德国干的。卡廷事件或卡廷惨案(又称卡廷森林惨案)由此而得名。 究竟谁是凶手,到底杀死了多少波兰人,却一直是个谜。 1992年10月14日,叶利钦总统的特使、俄罗斯国家档案委员会主席皮霍瓦到达华沙,向波兰总统瓦文萨移交了有关卡廷事件的两包“绝密档案”(复印件),总共20个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由斯大林签署同意的联共(布)中央政治局1940年3月5日关于枪决14700名波兰军官和在狱中关押的11000名波兰公民的决定。波方立即将其中几个重要  相似文献   

8.
德兰诺瓦事件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兰诺瓦事件的处理引发了早期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问题的争议 ,是影响早期中美关系的重要事件。德兰诺瓦案是典型的刑事案 ,但在如何审理这一案件的问题上 ,却体现了中美两国不同的司法观和文化价值观。中国按照本国法律宣判肇事者有罪是中国独立行使司法权的表现 ,无可非议。美国以自己文化价值观看待德兰诺瓦案 ,其偏见显而易见。至于该案的处置方法是否过激应依据当时客观情况而定。事实上 ,早期中美关系受清政府排外政策影响 ,德兰诺瓦案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9.
自1784年美国商人首次抵达中国海岸,中美两国开始建立联系以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已经走过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坎坷路程。两国的关系在经历了初期短暂的基本平等的阶段之后,便一直处于以“望厦条约”开创的不平等格局之中。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的国民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已经完成了从与多个列强保持大致均等的关系到逐步  相似文献   

10.
苗沛霖团练事件[日]并木赖寿文谢俊美译译者按:苗沛霖团练(以下简称苗练)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和捻军抗清斗争时期在皖北地区出现的封建武装集团。近年来,随着捻军史的研究深人,陆续发表了一批有份量的论文,日本东京大学助教授并木先生的《苗沛霖团练事...  相似文献   

11.
打开水事件     
  相似文献   

12.
张鼓峰事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8年夏,日本帝国主义为推行其“大陆政策”,侵占苏联远东地区,试探苏联的军事力量和战斗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挑起了震惊中外的张鼓峰事件.本文拟就张鼓峰事件的历史背景、经过以及结果作一探讨,希望史学界老前辈及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13.
(一) 一九三一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具体实施其武力吞并东北的侵略计划的一年。自从一九二七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提出并推行其所谓“满蒙积极政策”以来,日本国内虽然内阁几度更替,政局动荡至于首相遭人暗杀,然而其吞并东北的图谋却一直未曾放弃。特别是一九二九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日本财团为摆脱经济危机造成的困境,更急于向外扩张,军国义势力不仅在军界而且在政府中也占了上风,吞并东北便更加成为确定无疑的国荣,所差之处只是出兵的时机和方式的选择了。这一时期中国的形势也在急剧变化。“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集团采取对外投靠  相似文献   

14.
创世史观的历史哲学,基于历史性的三维概念:(1)创世性的存在论事件。以存在论为方法来解释人类文明的结构和秩序如何被创造出来,即解释结构—秩序的起源。这是历史性的本源维度。(2)递归的问题。以“溯因逻辑”去发现和分析哪些问题在历史中不断递归出现。递归出现的问题必是文明的根本问题,也是推动人类不断发动创世事件的根源。这是历史性的溯源维度。(3)历史的意义涌现。历史的意义在于未来性,是后效意义而基于过去、现实和未来的传递性。理解历史的意义涌现需要以“因果涌现”的方法去分析历史何以形成通向未来的传递性。这是历史性的传递维度。  相似文献   

15.
宁金和 《天府新论》2006,(Z1):62-63
随着中国进入新的转型期,有些矛盾集中显现,并因此发生了“群体性”事件。这些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性”事件,采取围攻、静坐、游行、集会等方式对抗党政机关,甚至破坏社会公共财物、危害干群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主要有  相似文献   

16.
王勇 《晋阳学刊》2006,(5):99-102
劫持事件在汉代具有一定普遍性,以至汉律对“持质”有明文规定。汉政府对劫持者的态度极为强硬,不仅坚决禁止与之妥协,劫持者即使自首亦往往被处以极刑。而按照“原心定罪”的原则,受劫持者的违法行为大都能得到宽大处理。但对于极端重视自尊人格的汉人来说,与劫持者妥协无疑是一种耻辱。因此很多受挟持者在面对要挟时,宁愿选择自杀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相似文献   

17.
事件旅游研究初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一、事件旅游的概念1、事件旅游的涵义事件旅游专指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也有学者称其为节事旅游或节庆事件旅游。事件旅游目前已日益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振兴旅游经济的重要方式。90年代以来,宣传和推出各种特色的旅游事件活动更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之一。云南昆明召开的’99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中国大地上引起了震撼,它给昆明带来了大量的游客和经济收入。国内涉及事件旅游的研究还不多,只有对事件旅游的一些零星研究,且大部分是在论述专题旅游、文化旅游、商务旅游、旅游资源或旅游产…  相似文献   

18.
赵毓琴 《北方论丛》2003,2(1):51-5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凭借其明治维新后迅速戒严化而成为东方经济、军事强国,加紧对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的武力吞并。侵略与反侵略、吞并与反吞并是当时东北亚地区政治矛盾之焦点,安重根事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它反映出朝鲜民族的爱憎分明、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也说明一国国力的强盛是免遭侵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唯一保证。  相似文献   

19.
20.
辛亥革命后,中外反动势力大为惊惶。至南北议和,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复玩弄花招,妄图实现其独裁统治。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利用中国动荡局势,乘机扩大侵华利益,阴窥袁氏有称帝意,咸以争中国帝制权之纵横术为务。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袁氏刺宋教仁于上海,镇压“二次革命”于南方,设筹安会于北京,积极谋划复辟帝制活动了。袁世凯持有强援为后盾,冒天下之大不韪,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