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舍勒通过对传统人格概念的反思,以现象学为视角显明了人格的内涵,明证了人格的存在与本质,创建了一种新的伦理学人格主义。他认为人格是"行为的统一体",人格的核心(或人格质)是价值,人格是价值的担负者,个体人格与总体人格相互关联。他肯定了人格典范的道德价值,实现了价值对道德的奠基。舍勒的质料伦理学的人格主义,尽管带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但对人格的精神本质和价值本质的思考为我们更完整地理解人并培养人的德性人格提供了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2.
《古船》的主导价值显示为对人的本质、人性、人格理想以及人类自我救赎使命问题的密切关注。它提供给我们的是在"人原本是什么"的基础上的"人应该成为什么"的证词。《古船》中,探寻人格理想境界的任务主要是由隋抱朴来完成的。而道德人格、智慧人格和独立人格三者的结合,构成了《古船》中人格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保罗·蒂里希是著名生存主义思想家。他认为,人的道德精神不是某种人的情感,也不是某种概念认识,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质表现。蒂里希的道德观以人格为核心,以义务和圣爱为主要特点。这种道德观是文化、伦理和宗教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善的性质曾被摩尔看作是与颜色的性质一样不可定义,但是威廉姆斯等人后来指出,善与颜色不可类比:一个是定语形容词,一个是谓语形容词,如果加以混淆会发生逻辑错误。马克斯·舍勒虽然也经常将善与颜色相类比。但是,舍勒的善论区分了两条思路,即在实事意义上的善好,和行为意义上的道德善。它们都是在事实与价值二分的框架内进行,并以价值论为基础:善好以价值质性为基础,道德善以质料价值为基础;并且在价值现象学之内前者需要回溯到后者之上。这也是实事价值回溯到人格价值的精神还原过程,它表现了舍勒的人格主义立场。舍勒的后一种善,即道德善其实是在拒绝(前述)实事意义上的逻辑分析及其推理;而另一方面看,当代许多现象学家从实事意义上对舍勒价值概念的理解,实际上就是混淆了其善论的这两条思路而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猷 《理论界》2012,(8):119-121
在伦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碰到人。正如安东尼.斯坦伯格所说,我们是在一种特别的方式中被给予人格的,人格被给予的领域被他称为人格间的注意领域。伦常世界中的人格显现为一种独立的现象。对人格现象开展现象学研究工作的第一人乃是现象学大家马克斯.舍勒。本文拟阐明舍勒在《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和质料价值伦理学》中对伦常世界中的人格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江畅 《江汉论坛》2012,(7):34-40
人性是由人之所以为人的潜在性构成的整体,而谋求生存得更好是人性的根本特性,是人性的一般内涵或"人的本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性。这种本性在不同个体那里有不同的体现,构成各种不同的潜在特性的统一整体,这即是现实的人性。人性是潜在的,需要通过人的作为现实化,现实化的结果就是人的人格。人格作为人类的共同规定性与个人区别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特自我规定性的统一,是人出于自己更好生存的需要,通过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有意识活动塑造并体现出来的。虽然人性总体上看是向善的,但人格存在着正常不正常、健全不健全问题,道德不道德、高尚不高尚的问题。一个人人格健全、道德高尚并且具有个性,他的人格就是完善的。  相似文献   

7.
韩愈是儒学发展史上新旧转捩之关键人物,其儒家道统论的提出不仅为宋儒开辟了理学的初源,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以儒家道统论为指导思想而形成的圣、贤、君子层次分明的理想人格论更是具体展现了韩愈道统论对时人在安身立命、接人待物方面所应有的精神状态、道德认识及行为准则的要求与标准。韩愈理想人格论中,作为万世标准之圣人是无过、无所不通的;而贤人是不贰过者、不遇时不得道时是独善其身者,而一旦遇时得道,就必兼济天下,而且贤与圣一样是"汲汲于富贵以救世为事者";君子则是好恶分明、任人如器且重于责己之人。韩愈所提出的理想人格论是其道统论的具体展现与现实要求,研究韩愈的理想人格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其道统论提出的思想价值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舍勒价值情感现象学中的情感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理性在舍勒的价值情感现象学中是一个未明确提出,却始终隐含其中的重要概念,它标识的是人类精神结构中的非逻辑方面所具有的法则和秩序,即“感性的价值偏好的理性秩序”。与精神的逻辑方面——逻辑理性相比,情感理性具有优先性、在此性和不可证性三个特性。舍勒认为情感理性的认识对象只能是存在于本质领域的先天、客观、绝时的价值及其等级秩序,而情感理性在价值认识活动中具体展现为感受、偏好与爱之间的层层奠基关系以及存在于它们各自中的内在法则。因此,情感理性是客观价值秩序得以可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桑春红 《理论界》2007,(8):33-34
“八荣八耻”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理想人格,表现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整体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们要把“八荣八耻”作为塑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人格的基本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存论意义的人格动力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之为人的人格动力赋予人不断走在由生存向存在的途中,人的意义就是人格的自我构成.人的意义人格是由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向非对象性本质力量跃迁、超越而证成的,最终实现人的本体论统一.这种人格力量来自于人的需要动力、思维动力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1.
黄健 《兰州学刊》2012,(11):207-209
文章以文化人类学理论作为普适价值观体系,整体性探究鲁迅文化人格的内涵。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因此,价值观是形成作家文化人格的根基,形成了独特文化人格的作家,都具有自己个性鲜明的精神信仰。文章便是由鲁迅精神信仰的四个层面:家族性人伦情结、社会道德情感、宗教意识、哲性精神,论析其文化人格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12.
西方哲学史上人格同一性的三种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同一性主要是指自我意识的同一性而不是机体的同一性,它与西方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自我”、“个体”、“灵魂”、“精神”等密切相关。人格同一性概念内在的含藏着个体性与普遍性的矛盾。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实体人格同一性、现象学的逻辑人格同一性和自由意志的道德人格同一性。  相似文献   

13.
杨文华 《天府新论》2010,(1):118-122
道德人格的生成离不开道德实践,这种实践不是盲目的实践,而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的文化实践。文化实践是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理想的来源;文化超越产生道德需要,文化冲突孕育着道德情感,文化矛盾是道德人格的发展动力;文化理性引导文化人性,是道德人格的评价准则。置身于文化经济时代,现代人对文化具有旺盛的需求,深受文化影响,其道德人格塑造应选择本土化的文化立场,采用一种更为有效的文化方式,深入其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生命人格,从根本上来说,是指一个人基于身体机制、遗传素质、生命本能而形成的人格特征,是一个人更具本真性与内在性的自我.与一般所说的政治或道德内涵的“人品”相比,生命人格与文艺创作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一位作家、艺术家,如果缺失或背离了诸如敏感、孤独、率性、超逸之类的生命人格,无论道德品行多么高尚、政治人格多么伟大,也是难以大有作为的.作家、艺术家,在坚守生命人格的同时,当然亦要重视品行修养,因为文学艺术毕竟又是引领人类精神文明的灯塔.  相似文献   

15.
张雨  韩飞 《理论界》2007,(12):122-123
当代人的市场人格是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存在的资格和品格,属于客观自发型的、实然人格;当代人的道德人格是一个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资格和品格,属于自觉型、应然人格。"市场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完善对于当代人是不可分离的,应把完善其市场人格与完善其道德人格紧密结合起来,使其相得益彰、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16.
涂尔干道德社会学的立足点有助于说明现代主体的建构过程,即道德的社会性是理解道德本质和作用的核心,而各种各样的主体形式是一系列社会建构的结果。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的个体权利也是社会历史作用的结果,是随着社会的个体化而产生的,个体权利并不具备原始的、固有的自足性,这可以追溯到人格的宗教起源。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主体的最重要的来源——个体主义的兴起,这些在涂尔干看来都是社会分类建构出来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怨恨论:尼采与舍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海波 《理论界》2007,(3):166-168
尼采与舍勒对怨恨现象及其价值活动方式的描述指明了“怨恨”现象与价值位移的关联。他们在怨恨论上的分歧源于对价值、生命价值以及基督教道德价值的不同理解。尼采将基督教道德价值视为怨恨的产物;舍勒否认了这一观点,并揭示出现代价值观念的怨恨本质及其对基督教道德价值的颠覆。  相似文献   

18.
黄健 《学术探索》2014,(6):142-146
依据文化人类学理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因此,价值观是形成作家文化人格的根基,作家的精神信仰则是形成其文化人格的核心要素。进一步说,作家的文化人格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精神特征整合而成的,一是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中逐渐形成并发展演变而成的精神图式,二是文化知识体系的建构中逐渐形成并发展演变而成的精神图式。这两个方面的精神图式又分别由血脉人伦情结、社会道德情感、宗教意识、哲学观念这四个层面的精神内蕴建构而成,鲁迅文化人格精神结构的形成也是如此。在文化人类学视阈中探究和建构鲁迅文化人格的精神结构,能够充分体现出中西方价值观的交融以及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仁”与“爱”——儒学与情感现象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玉顺 《东岳论丛》2007,28(6):113-118
作为当今西方世界的一种前沿思想,舍勒的"情感现象学"乃是基督教文化传统在当代哲学中的一种典型形态。正如儒学以"仁"为核心观念一样,情感现象学以"爱"为核心观念。因此,在儒学与情感现象学的比较中,这里比较儒学之"仁"与舍勒之"爱":舍勒的"爱"是奠基性的,而儒学的"仁"则是本源性的;舍勒的"爱"是精神人格性的,而儒学的"仁"则是生活情感性的;舍勒的"爱"是在者性的,而儒学的"仁"则是存在性的。  相似文献   

20.
公民道德人格的价值涵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立英 《东南学术》2005,(1):139-144
本文试图从政治哲学视阈下的公民社会的特性出发,解读公民道德人格的本质规定.指出公民社会是确证了"公民身份"的社会,而公民道德人格则是公民社会伦理价值生态在社会主体内在人格向度的折射.建基于公民社会及其人伦价值生态特征,公民道德人格只有在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契约精神与德性精神、多元范式与一元价值的统一中,方能得以科学地读解与诠释,而中国公民社会发展中的公民人格塑造,也只有在三对矛盾范式的辩证致思中找到科学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