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环柄菇是最新驯化栽培成功的一种新型食用菌和观赏菌。选用棉籽壳、草粉、牛粪粉、麸皮为栽培的培养料进行了 2 8个配方试验 ,结果表明 ,适宜白环柄菇子实体生长的原料为以适当比例配合的草粉、牛粪粉和麸皮。同时分析了子实体产量与培养料的含氮量、子实体干重与菌柄长度、菌柄生长长度与时间的动态关系。白环柄菇饲喂小白兔无毒  相似文献   

2.
品种特性与栽培适期 草菇为夏季栽培的高温速生型菇类,从种到收要10-15天,生产周期不过1个月。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5℃-36℃,最适宜温度为30℃-35℃,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6℃-34℃,最适宜为28℃-30℃。草菇在甘肃省适宜的栽培季节为7月初-10月上旬,一般麦收之后开始进行生产。2、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野生菌株F.97、F.DT和常规菌株F.12进行以棉籽壳、木屑、玉米芯为主料的3个配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F.97、F.DT的子实体产量和品质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不同配方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商业栽培金针菇不宜大量添加杂木屑或玉米芯。  相似文献   

4.
诸宾 《小康生活》1995,(5):41-41
80年代以来,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及台湾地区掀起“食灵芝热”,至今仍把灵芝作为最理想的保健食品和食用品之一。现将灵芝精粉的制作介绍如下:一、制作工艺:灵芝粉的制作,根据不同用途、目的和要求,基本采用两种制法:一是将子实体按不同规格直接磨成粉,它保存了灵芝中大量的纤维素;另就是将子实体粉碎成颗粒状,经浸泡处理后,将提取液干燥成精粉,它剔除了灵粉中的纤维素。最好  相似文献   

5.
“汉平8989”最新菌株,原系丰县赵庄菌厂于1993年用1株重达8989克的野生幼嫩平菇驯化而成。3年多来,经数十家数百个配方栽培试验,平均生物学效率526%,最高达851%。其特征特性:(1)子实体,黄白至灰白色,朵人柄短肉厚,叶片周长0.5—1米,从重2—23公斤。(2)、菌丝体、羽毛状浓白,高抗杂菌,分解力特强,适  相似文献   

6.
高温季节栽培平菇,可填补夏季平菇市场的空白,增加反季节种菇效益。1994年夏天,笔者采集到1株特耐高温,重达4.93公斤的平菇,经多孢分离栽培试验,该菌株具有适温广、耐高温的特性。用棉子壳、玉米芯、稻草等培养料栽培均能发挥其优势,气温在5—41℃;PH 值在3—10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菌丝及子实体,以22—38℃气温,PH 值在5.5—8.5菌丝及子  相似文献   

7.
金凤 2— 1是利用金针菇和凤尾菇的细胞原生质体 ,采用细胞融合技术选育出来的兼有亲本优良特性的新品种[1] 。研究了温度、湿度、pH值、光线、培养基质、栽培料等因素与金凤 2— 1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 :金凤 2— 1母种最适宜在N源丰富的松针培养基、蛋白胨培养基、酵母膏和天然加富培养基上生长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 5~ 35℃ ,最适温度为 2 0~ 2 5℃ ,菌丝生长pH值范围是 3~ 10 ,最适pH为 5~ 6 ;栽培料以杂木屑和杂木屑与棉籽壳混合料最好。该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 ,生活周期短、转潮快、抗逆性强 ,所采三潮菇生物转化率为 113.8%。  相似文献   

8.
膨化谷壳粉是一种优质的新型食用菌培养料。试验表明,用膨化谷壳和棉籽壳按1:2~1:1的比例混合栽培金针菇,鲜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10%左右,棉籽壳为主料的BE%为80%左右,但混合杂木屑以后子实体产量很低、质量较差,不宜用杂木屑或纯膨化谷壳粉进行金针菇的商业栽培。  相似文献   

9.
1、品种及砧木的选择无子西瓜品种主要选择“特大黑蜜2号”,“一特”、“兴科2号”等。砧木选用葫芦砧较好,葫芦砧嫁接的无子西瓜根系发达、抗旱耐涝,能杜绝枯萎病的发生,大幅度提高西瓜的产量。2、育苗技术(1)种子处理及催芽:三倍体无子西瓜种皮较厚,常规育苗出苗  相似文献   

10.
如今新品种繁多,层出不穷,到底哪种品种最好,乃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针对这情况今年特引种了中科院陈建三研究员最新育成的分蘖力最强,产量最高新无融合杂交稻-“固优5号”。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作一介绍,供引种参考。“固优5号”是陈建三研究员继“固优4号”无融合杂交稻又一杂交稻新秀。陈老师从九○年代初就开始领导育种。经在海南基地进行选育工作,目的就是选育出分蘖力、产量均超过“汕优63”的品种,同等条件下单株栽培  相似文献   

11.
前人对《山海经》姑媱之山“草”的诠释,常常只抓住“服之媚于人“的致媚性能而忽略了其叶,其华、其实等植物特征。“草”虽为“媚草”,但并非媚草类的通称。“草”亦非“灵芝”。在先秦文献中“芝”并无神秘意义,“芝”被神化肇端于神仙方术家,谶纬之学将其神学符号化。李善注引宋玉《高唐赋》云:“精魂为草,曰灵芝”,反映了战国后期神仙方术思想对楚文化的影响,是楚地原始巫风自然神崇拜向神道设教的圣物崇拜转化的一种表征。本文尝试将其致媚性能与植物形态结合起来加以考释,从而提出草即淫羊藿。  相似文献   

12.
丁湖广 《小康生活》1999,(11):21-22
香菇代料栽培普及全国,但在大面积商品化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通问题是产量未达标,优质品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菌丝培育和子实体生长这两个阶段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其中最关键的是没正确处理好光与氧两个  相似文献   

13.
糜子是吉林省西部地区主要杂粮作物之一,目前该地区的糜子生产中存在品种退化、产量不高等问题.通过由宁夏固原地区引入的宁糜10号、宁糜11号两个品种的栽培试验,以本地品种吉糜1号(G002)作对照,对其主要产量性状、生育期等方面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引种这两个优质糜子品种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和生产实践意义,本项目的研究为该地区植物育种、栽培、引种、利用新的种质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农业大学的中作58、9904、中作9363、天津水稻所的超优一号、辽宁稻作所的辽梗294和当地品种铁梗5号(CK)进行品种的农艺性状的观察和产量比较试验,选出了耐瘠薄、分蘖性强、抗逆性好、植株生长整齐、抽穗整齐、成穗率高、适合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衬膜水稻栽培的主栽品种超优一号和搭配品种辽梗294、铁梗5号等一批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荷泽市农技站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一整套夏播子谷1号亩产400公斤以上栽培摸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市场与信息     
家栽五味子前景看好五味子是药食兼用的野生果树,主产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山东、山西等地区,其中辽宁产品因其产量多、质量佳而著称“辽五味”。由于清林、割柴、放牧、抢秋等原因,使其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产量下降,多年来一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价格上涨,供不应求。辽宁宽甸县五味子良种繁育基地两名技术员,94年开始平地栽培五味子试验,通过人工授粉和对其野生进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是珍稀食用、药用菇种之一,风味独特,近年国内外市场对其需求增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本试验在传统的生产配方的基础上,以棉籽壳、玉米芯、锯末、麸皮、豆粕、玉米粉为原料,设计不同比例的培养基配方,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出菇试验,筛选出子实体产量高、品质好的杏鲍菇生产培养基配方。试验表明,4号配方的子实体品质好,生物转化率高,可作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高产配方。  相似文献   

18.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初唐诗人王维这首寓情于物的《相思》,抒发了自己对被怀念者的相思相爱之情,韵味隽美,千古传诵。在台湾海峡东岸的沿海地区,也生长着一种富有传奇色彩和相思寄情的“台湾相思”。它与王维笔下的相思(红豆)形态迥异,却别有一番独特的魅力,深得海峡两岸同胞宠爱,可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半个多世纪里,海峡两岸离散亲人种相思、寄相思、话相思、写相思、咏相思,简直形成一种“相思文化”! 婀娜多姿的“台湾相思”也叫台湾柳,枝条如柳枝般柔韧,其花毛绒绒、黄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和两熟制稻区杂交水稻生产实际,研究出了一套以“秧田超稀植培育超多蘖壮秧”和“大幅度减少本田栽插穴数”为技术核心的“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植栽培”新模式。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该模式能进一步发挥杂交水稻的高产潜力,同时可以省种、省工、降低生产成本。越稀栽培杂交稻高产的基本原理在于具有比常规多穴栽培更良好的秧苗质量,更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更突出的单茎生长优势,更发达、更具活力的根系和更优良的穗部性状。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丝瓜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瓜又叫天丝瓜、天罗、蛮瓜、水瓜等,以嫩果为食,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较高。日光温室栽培,可操作性强,亩产可达5000公斤,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项目,栽培技术简单:一、选地选种选土壤疏松、远离“三废”、无污染的田块种植,用早熟、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黄淮地区一般选用夏棠1号、五叶香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