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跃进 《齐鲁学刊》2000,32(3):10-14
知识经济与社会科学是紧密相关的。知识经济概念是人们从社会科学角度进行研究和归纳的结果;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分工来看,知识经济属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从知识经济较为普遍接受的内涵来看,社会科学也是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从知识经济的特点来看,知识经济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经济的到来为社会科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课题等。  相似文献   

2.
对“知识经济”认识上的五大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作为我国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课题 ,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偏差 ,本文主要从“是提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还是迎接时代挑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地位”、“是知识过剩还是知识稀缺”、“知识经济不等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中的垄断问题”等五个方面 ,分析了“知识经济”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就是说,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与使用,但长期以来,知识的传播只依赖于纸质印刷品,而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则极大地改变了知识与信息的传播方式,影响并推动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在尊重知识和人才  相似文献   

4.
笔谈编者按:知识经济问题是当今时代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对于我国乃至世界在跨世纪发展进程中将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本刊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对此问题进行笔谈,敬请读者垂注人类社会正在加速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我们是把知识经济当成一种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5.
钱建平  邹杨 《理论界》2005,(2):73-73
知识经济不仅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同时也应当是法制经济。因为只有运用法律,才能强有力的保障知识的创新、科技的进步。本文在阐明知识经济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法律对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性及其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阐述的人才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态,以知识作为财富区别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经济时期原有财富的概念,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内核,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及应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这种特性决定了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掌握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是经济竞争力的核心。科技贵在创新,创新需要知识,这种知识…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一时代特征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创新密切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高等学校处于知识和创新的最前沿,又是未来知识的创造地和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受到的影响最深、挑战最大,这使各国高等教育的竞争更加激烈,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他就必须占领高等教育的制高点。转变教育思想,更新…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是依靠教育发展实现财富增长的经济类型 ,知识经济的本质内在地决定了教育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应重新审视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确立新的教育观 ,抓住知识经济的机遇 ,采取积极的措施 ,加大教育的改革力度 ,使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今天 ,一场新的革命正悄然兴起 ,这就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革命。世界各国都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科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上升到绝对的优势位置。在知识经济时代 ,掌握知识越多的人 ,获得的工资报酬也越多 ;拥有更多知识的企业 ,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机遇也越大 ;拥有更多知识和信息的国家 ,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也越快、综合国力越强。在知识经济中 ,知识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 ,成为致富的重要资源。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和特征 ,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并对如何发展我国知识经济提出了较为深刻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关系密切,教育必须为经济服务,因而必须加强素质教育,知识经济的兴起将推动教育的智能化,而人才的培养,则是知识经济的基地.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知识经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泉 《天府新论》2004,(Z2):46-48
21世纪的今天,一场新的革命正悄然兴起,这就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革命.世界各国都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科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上升到绝对的优势位置.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越多的人,获得的工资报酬也越多;拥有更多知识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机遇也越大;拥有更多知识和信息的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也越快、综合国力越强.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成为致富的重要资源.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如何发展我国知识经济提出了较为深刻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知识成为重要的资源要素,高科技产业成为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社会财富的分配出现了新的格局,劳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面对冲击和挑战,我们要针对国情,在高科技产业和全民素质教育上加大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13.
关于知识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时 ,我们不仅要了解知识经济对世界发展的推动作用 ,而且还要看到知识经济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拓展。它在我国的发展既给我国带来机遇 ,又使我国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时仍然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回应知识经济挑战的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不大不小的“知识经济热”,先后出版了不少论著。然而仔细思索一下,就会发现连一些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都还模糊不清,比如:何谓“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向知识经济迈进等等。本文拟就上述基本问题进行初步探索。何谓知识经济?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表述: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认为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积累和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综合国力的决定力量,不再是资源、财富,而是知识之本。二是后工业经济论,认为知识经济是继农…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科教兴国既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大对策。本文就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及二者的关系作一些思考。一 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发表,标志着知识经济思想的正式形成。报告对知识经济作了明确界定;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简而言之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理论研究主要应当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会计研究范围的影响;二是对会计研究内容的影响。这两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会计性质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一体化过程的推进,高新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不同科技领域的相互交叉和融合越来越紧密。会计的内涵和外延都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对会计性质的看法,基本趋于一致,会计是具有两重性的经济管理科学,既有技术性的一面,又有社会性的一面。从技术性方面来看,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提供信息的方式,其信息的指示、传递、流通理应不受国别和地区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虽然已大步向我们走来,但在今天的现实世界中,知识经济并没有真正形成。即使在这方面领先的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也仍然还是汽车、钢铁、建筑等传统产业,信息科学技术产业是唯一可以与之并驾齐驱的产业,其余的高科技产业还是相对比较弱小的。但知识经济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大庆社会科学》2005,(4):60-61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萧灼基撰写了《改变畸轻畸重状况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文。他在文章中指出,“一些重要关系存在着畸轻畸重的现象,这种情况不但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影响经济增长的后劲。”  相似文献   

19.
聂江珊 《南方论刊》2007,(2):85-86,94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进行管理创新,改变组织结构,加大培训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建立评价体系,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财政收入和国民收入的内在联系及其量的关系 我国财政收入的来源,就财政收入的形式考察,可以分为国营企业上交的利润和基本折旧基金,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以及个体劳动者交纳的各种税金、国家企事业单位上交的其它收入。如果把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态划分为补偿基金、职工工资和纯收入三个部分,除了国营企业上交的基本折旧基金外,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国民收入,特别是国民收入中的纯收入。这个事实说明,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就是财政收入参与了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这个意义上,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反映着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如果把财政收入的使用即财政支出考虑进去,国家财政收入又通过财政支出分解成补偿基金(企业基本折旧基金)、消费基金(国家机关职工工资、抚恤和救济费、文教卫生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国防战备费)和积累基金(基本建设投资、国营企业流动资金、增拨银行信贷资金、国家物资储备)。因此,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又反映着国民收入用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此外,我国在1980年对一部分省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这种体制的实行,使得地方在国家预算之外,有一部分财政收入。这种收入,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