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夷坚志》作为百科全书性质的综合文献,内容涉及宋代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技以及宗教信仰、民情风尚等各个方面,其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其文学文献、医药学文献以及历史文献进行爬梳、钩稽,洞窥该著文献价值之珍贵,有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2.
许多版本的《中国文学史》众口一辞,孔尚任之所以能写出传世之作《桃花扇》,是因为他奉旨在淮扬三年多的治水期间,结识了冒辟疆、邓孝威、杜浚、僧石涛等遗民,得到了不少遗闻和史料,为最后定稿作了充分的准备。而且,编者们一致将冒辟疆列于首位。这是值得注意的。从我们已经掌握的材料来判断,冒辟疆不只是提供遗闻和史料而已,更重要的是用坚贞的民族节操来影响孔尚任,进一步激发他“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热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词作的魅力之源是多方面的,既由于其词作具有非同寻常的绘画之美、悦耳动听的音乐之美、生活片断与人物形象之美,还由于其词作具有超凡入圣般的语言艺术和将事、景、情高度融合的高超技艺。如此种种,使得李清照的词作成为宋代以降世代人们心悦诚服的文学珍品。  相似文献   

4.
宋代官府行政效率很低,这种观点已为史学界多数同仁所认可,究其原因,一般认为是宋代庞大而特殊的官僚体制。其实,影响宋代官府行政效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迭床架屋的宋代官僚机构固然是其主因,然其他方面的因素亦不可忽视,如朝野上下严重的私谒请讬对其影响就很大。史载:“私谒请讬之风行,得以干扰于政事。”为此,宋政府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禁私谒请讬。本文拟就宋代中书省、枢密院最高长官宰相、执政的谒禁情况作一简单论述,谬误之处,祈请斧正。  相似文献   

5.
宋朝在多方面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时代”。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相对稳定。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宋代的文学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嗵画诗词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其数量之多,不仅超过前几代的总和,而且在以后历朝中也位居前列。本文从诗歌、绘画、书法等多方面论述了宋代题画诗词勃兴的原因及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淮盐生产在宋代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着重从文献记载的角度,探讨宋代在兴复盐课、大秤斤重、盐本钱、贷款、兴修水利等方面对淮南盐户盐业生产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7.
宋代在我国历史上曾一度以积贫积弱所著称,形成这种积贫积弱形势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宋代的冗官滥吏则是造成这种积贫积弱形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图对宋代冗官滥吏产生的原因、形成过程及其对社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口述史在民族史研究中的功用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述史是研究者运用相关手段,搜集所需口头史料的史学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史的研究有多方面的功用。虽然其还存在着口述史料是否客观真实等一些问题,但是作为人类历史文化传承的最古老的方式,其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必将为我国民族史的研究提供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口述史学方法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研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口述史学的特性,分析了兵团口述史研究的现状,对兵团口述史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指出研究队伍中缺乏专门人才,研究范围狭窄,获取资料的方法科学性不强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加强研究机构的合作,提高口述史研究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收集口述资料时尽可能保证其科学性,在研究时注意兵团口述史研究的范围及对象等。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中国图书出版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通过对其出版环节中校勘的考察,更可见其一时代之文化风貌。笔者通过对宋代官私校勘与官方主要校勘机构——馆阁功能的研究,进而揭示当时之社会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精神与口述史研究的要求和学术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口述史研究,关键是推进口述史的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这样,口述史研究就有了历史之根和文化之韵,宏大的口述史研究就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纳入文化大发展之中,成为历史学在新时期发展的新途径,并促进这一新学科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苏轼词是宋代词史乃至于中国古代词史中的集大成者与开创者。由于苏轼自己对词有独特的认识且将之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故从宋代开始就有研究者提出苏轼是“以诗为词”,或者干脆说其“词如诗”。究其原因,确与接受者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有关,而更深层的则是由苏轼自身的词学观、创作态度、艺术手法以及文学修养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所致。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经济、政治、自然环境、思想意识传统以及词的文体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休闲词在宋代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宋代词人积极吸收白居易的休闲智慧,其休闲境界乃是在做自然之主人、社会之"闲人"、自我"心安"之人,即超脱自然、社会、自我的重重束缚后而获得的。宋代词人在白居易此种意义上的闲适诗影响下写出了大量寻求身心俱适俱安的休闲的词篇,由此我们不仅可以透视和领略宋代词人休闲的生活情趣,而且还可以获得对于人生和生活的"诗意"的审美享受。1  相似文献   

14.
现代口述史的时代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口述史是历史学科中的一个方法论体系.它是在文献史料的缺失和新史学研究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应运而生,被史学界广泛用于对各种事件和人物进行口述研究.理论上人们也对其方法之先进、通俗给予肯定.文章主要对口述史的时代性进行阐述,现代口述史拓宽了搜集史料的范围,具有积极参与社会及政治生活,大量采用新技术手段等时代特色.现代口述史汲取了社会学中先进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囊括了社会上层及下层人士,对社会生活发挥着积极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口述史的研究范式也由简单的记忆发展为现代新理念指导下的历史再现.在未来,口述史学将凭借信息传媒技术,更广泛、更深刻地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足迹.  相似文献   

15.
生命意识是生命本体的外在化和客体化表现,是文艺活动中特有的情感交流现象,其作为人所共有的特殊心理情绪,具有高度的审美意义。具体到宋代隐逸词,其生命意识由自由之心、闲适之情、空灵之境构成。文章通过细读文本、考察文化,对宋代隐逸词三个层面的生命意识进行更为深入的审美观照,从词作的深层意蕴中,探究宋代词人对生命存在的体验与感悟。  相似文献   

16.
"为己之学"是宋代理学的重要主题,宋代儒者大多以"为己之学"自期.朱子对"为己之学"极为重视,甚至以之作为划分读书人是否为"吾党"的标准.他认为"为己之学"既是学问的目标,也是为学的基本原则.朱子诠解<大学>,其目的就在于将"为己之学"理论化、系统化,并落实在文本中.  相似文献   

17.
梅尧臣是宋代诗学“平淡”论的首倡者,被誉为宋代“平淡”诗风的开山鼻祖。在批评晚唐五代以来西昆体之流弊的基础上,梅尧臣一改西昆体诗风浮艳、内容空虚、语言晦涩的缺点,倡导了平淡的风格,并在丰富的诗歌实践基础上,对“平淡”的地位、内涵和本质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建构了其独特的“平淡”理论,是宋代“平淡”理论的重要奠基者,开启有宋一代文艺之“平淡”风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宋代“选学”专著不多,但《文选》在宋世仍然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其对宋代总集的影响可见其流布盛况之一般。由宋人总集编纂的技术层面及目的均可看到《文选》的影响。而宋人总集在传播中借助《文选》影响的晕轮效应,同样值得关注。由之也可见《文选》对宋代总集编纂的影响既随着其传播的兴衰变化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评点是宋代庄学的重要构成形式和内容,主要是对庄子思想中具体观点的褒贬评判,直接透显出时人对待庄子及其思想的多元态度,是对庄子思想系统诠释的重要补充。宋代庄学评点中对庄子思想的诸多批判主要表现为:从事物客观实然的角度批判庄子的“齐物”思想;斥庄子的“神人”之说为谬妄;认为庄子的存身处世之道乃“贼德之尤者”;对《庄子》寓言中的诸多观点提出异议和批评,认为“庄周寓言,陋语良多”;批判庄子为“判圣人者”,斥庄子之书为乱世之书。上述批判与宋代新儒学复兴的背景直接相关,实是宋代儒家立足于自身立场的一种门户之见,出于其维护自身正统地位之需,从中可以窥见宋代庄学的另一侧面,也可以更直观地感知宋代儒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南都学坛》2013,(5):25-30
永嘉学派是宋代重要的学派之一,是浙东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永嘉学派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在学术思想上随着宋代学术思潮的变迁最终由师从二程性理之学转向注重经制、事功之学。这种转变经由了北宋中期、两宋之际、南宋中前期几个主要阶段,在每个阶段,其主要代表人物如王开祖、周行己、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人,其思想主张与内涵尤其是在经学诠释及思想重心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北宋的王开祖、周行己等"永嘉九先生"为奠基者,他们一般都注重心性之学,而南宋前期郑伯熊、薛季宣等是永嘉学派由心性之学转向事功之学的关键人物,南宋中期陈傅良、叶适则开始成为永嘉学派事功之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