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 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杰出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和电影艺术家。但夏衍曾对友人说过:“戏剧电影对我是业余创作,我的主业是记者。”对于他的记者生涯和新闻贡献,高汾在他的《夏衍和<救亡日报>》中评价道:“夏衍是个杰出的记者,在中国进步报刊史上的地位,可以与邹韬奋、范长江、胡愈之等人并列。”  相似文献   

2.
夏衍对报告文学的译介、倡导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衍,本名沈端先。他的名字在现代电影史、戏剧史上赫然醒目。1936年4月在《光明》杂志创刊号上,他第一次使用夏衍这个笔名发表了名作《包身工》。由此,夏衍在报告文学史上具有了突出的地位。其实,在此之前,沈端先就与报告文学发生了特殊的联系。他是我国早期重要的报告文学译介者和倡导者。此后,夏衍对报告文学创作也有研究,其理论观点对报告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对夏衍半个多世纪中与报告文学有关的活动作一系统的梳理,对于丰富夏衍这位世纪老人的研究内容,是必要和有益的。这里,我们仅从译介、倡导、研究…  相似文献   

3.
夏衍的创作是在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思潮的交汇、冲击、影响中走向成熟的.他的作品被称为"现代现实主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理念.戏剧电影化是夏衍剧作的独创之处,有着特定的"上海语境"和"蒙太奇"等电影手法的影响.研究夏衍戏剧创作的电影化倾向,可以窥探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的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4.
突如——夏衍左联机关刊《文学导报》载有一篇反映上海工人反日斗争的报告文学《劳勃生路》,署名“突如”。据悉系夏衍笔名。询之楼适夷同志,他笑着认可,并言此名由来。原来,夏老此文是激于  相似文献   

5.
夏衍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现代著名的影剧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功勋卓著,著述等身。其成就远非本小文所能评,只是挂一漏万,管中见豹而已。  相似文献   

6.
这名男子20岁左右,非常健壮,鼻梁被打断了,见他一闪而过,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向我袭来,咬牙切齿地用手臂死死圈住我的脖子.我的肾上腺素顿时高涨,回击过去.用手从他身后摸索到他的头发,抓住一把,使尽全力地扯,他圈在我脖子上的手臂有了松动,但马上又猛地一脚踢在我膝盖后面,我跌倒在地.他站在我面前,举起拳头做了一个一击必杀的动作."好了,我认输!"我拍拍他的小腿.他笑了,伸出手拉我起来,帮我拍空手道服上的灰尘."你今天怎么了?平时都是你欺负我的啊."他问道.我笑着说"嘿,注意用词啊,下次我会打得你找不着北的."道馆里其他等着上场格斗的人都开始起哄,"小伙子,你知道她可是说话算数的"、"千万不要和她作对啊!"我的对手合掌鞠躬道:"对不起,我道歉,下次不敢了.""接受你的道歉."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作了科学派的押阵大将的吴稚晖,曾说过:"(我)意中有四位先生,认他们是最近时代中国思潮的代表者.一是胡适之先生,我批评他是一个中国学者而有西洋思想,……二是朱谦之先生,我批评他是一个印度学者而有西洋思想.他论调叫人完全可以否认,也叫人完全可以承认.三是梁漱溟先生,我批评他是一个印度学者而有三分西洋思想,七分中国思想.四是那位老将梁卓如先生,我批评他是一个西洋学者而有中国思想."四位先生"中,朱谦之大约是人们最感陌生的人物了,但他究竟是一位学贯中西、于文化研究别有心得的学者.到三十年代,艾思奇对朱谦之脱胎于虚无哲学的"唯情哲学"多所批评,却也称他是一个"不向政客堆里钻,能保持在文化中心地当穷教授的  相似文献   

8.
1.凝望鸢尾花的少年 始终忘不了那个下着瓢泼大雨的黄昏,12岁的少年跌倒在泥泞里,他朝那个他唤作父亲的男人奋力地伸出手去,可他的父亲连头都不曾回一下.雨一直下,后来,绝望的男孩终于低着头跟我走进房间,我问他叫什么,他用沙哑的嗓子说:"岚夏."  相似文献   

9.
本文意在透过我国现代电影的开拓者、左翼文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夏衍的回述性文字 ,关心并探询个人、人性及知识分子的思想旅程。认为对于夏衍一代知识分子说来 ,虽然不能不承担有良知的现代中国人的无可逃避的命运 ,但有心灵来支撑 ,有所思有所知 ,结合较长距离的历史透视 ,坦承剖示 ,为百年来动荡的中国史 ,为现代中国电影史、文艺史 ,留下一份心灵的“风景”与思想录 ,是有本质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文史哲》2016,(2)
正他是当代中国杰出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与古文献学家。他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领域有极深造诣。针对宋代以来低估,中国古代文明的思潮,他高瞻远瞩,提出"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继往开来,以地下出土古文字、古器物与传世文献相印证,引领人们追寻中华文明的源头,揭开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真相,打开了中国早期文明世界的大门,展示了先民创造的经验、成就与智慧。  相似文献   

11.
儿子过生日前,他爸问他需要什么礼物.他愣了一下,无所谓地说:"随便."我再问:想吃些什么?儿子更无所谓:"什么都行."我和他爸有些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2.
<新京报>记者问:"这个面试的过程和结果,是不是都是客观的、公平的呢?"朱苏力答:"我不能说这个面试尽善尽美.但是,我是非常认真对待它的,而且我可以说,这个结果是公平的."  相似文献   

13.
亲情最简单     
地狱之门"哐当"一声,把年轻人关在里面了.那些没有被关进去的人站在门前,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首先过来的是他的朋友,他对地狱之门的看守说:"放他出来吧,他还很年轻,还有很多活儿要做.也许他会改正,把活儿做完." 接着过来的是他的情人,她手抓住栅栏,泪如雨水般地洒落.  相似文献   

14.
赵琼 《船山学刊》2004,(2):50-53
1911年春,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到长沙求学,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三年是毛泽东人生道路和思想发展的一个独立和重要阶段,他后来自己回忆:"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国家独立,政治民主,国力富强是近代中国历史和思想史的主题,它要求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先进中国人作出自己的回答.青年毛泽东对这一历史课题作出的积极、负责、然而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答案,构成他这一时期思想发展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见到何工是在一个周末的早晨,他一早便开着纯越野版陆虎卫士在地铁口等我,去画室的路上他缓缓向我谈着对今天各种社会现象的看法:集体无意识的逐利正在吞噬个体的独立性,浮华的都市充斥着物欲带来的焦虑与消费的亢奋,刚来成都时我被它的繁荣吸引,今天却感到严重"缺氧"……当我问及高地艺术区,他坦言那里只是一个自发的、散在的艺术工作区.由于不能够提供什么现实的机会,因此不少人渐渐离开.他依然希望那些有理想的人不要改变自己的初衷,像个真正艺术家那样生活."但无法阻挡有人总会机关算尽地寻找快速生效的捷径."  相似文献   

16.
北村的写作可称之为心灵写作.他带着终极关怀的热情透视这个世界的苦难和这个苦难的世界.对此,他自己如此概括:"我不过是站在良心的立场上写作,描述在路上的苦难和尴尬,但并不是说我本人是绝望的.正如有光就意味有暗一样,你若退出光明就必进入黑暗.今天站在光的地位向黑暗注视,但不意味着接受它,而是给它一个良知的态度."①这一"良心的立场"和"良知的态度"终于使价值之光不再被事实暗夜所淹没,也使中国当代文学超越荒寒、嘲讽的喜剧风格而拥有悲悯、庄严的悲剧激情成为可能,超越物质人和社会人而走向心灵人和人类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杰出的中国民主革命活动家杜斌丞先生在为中国民主革命奋斗献身的一生中,对文化教育事业也曾呕心沥血,做过卓越的贡献。周恩来同志曾称赞他是“革命的教育家”,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杜斌丞先生是陕北米脂县人。他家和我的老家是邻居。我在原籍读小学时,他就经常关怀和指导我的学习。后来我入了杜先生领导的榆林中学,从此以后,他一直是我最敬佩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8.
新婚闹洞房的时候,伴郎坏兮兮地问她:"假如以后新郎倌在外面有了女人,你会怎么办?"她不假思索地回答:"离!我怎么能容忍他再有一个?从现在起,对我俩来说,对方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他背叛了我,我绝不会为他去和别人争风吃醋,因为不值."  相似文献   

19.
对于杰出的思想家朱熹,应该说:他首先是杰出的哲学家,其次才是杰出的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但由于他在哲学方面的声誉太高了,以致于淹没了他在文学和诗歌方面的声誉,使得人们对他的文学和诗歌缺少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我以为在十二世纪下半叶的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朱熹的成就虽不足与陆游、辛弃疾并驾比肩,但较之于范成大、杨万里和陈亮诸人是毫不逊色的。故本文试图对朱熹的诗和诗论作一番探讨,以期进一步引起文学界对朱熹研究的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20.
在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有记者问莫言:"您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