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世纪以乔姆斯基和克拉申为代表的美国语言学家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与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是一样的,结果语法教学不再被教师纳入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许多教学法都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轻语法知识的讲授,并且有些教学完全把语法教学排除在外,教学效果也事与愿违。从教学中是否教授语法的争论及自然教学法、心理模块、第二语言习得和学习等方面论述合理恢复语法教学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论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教学法相结合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监检假设证明语法翻译法便于学生丰富英语知识,提高使用英语的准确度和英语读写译的能力,而其中的输入假设证明交际教学法则便于学生提高使用英语的流利度和英语听说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应结合使用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促进习得与学得的融合,提高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克拉申习得/学得假说不足之处,及由此引申的语法教学或交际教学法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应加强习得与学得的融合,促进英语教学,完成课程教学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法习得模式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特征突出体现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法词素、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习得过程中。追根溯源,这种相似性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人脑天生具有内化语法规则的习得机制。在外语语法教学中,创建高质量的课堂习得环境,有利于内化语法规则。在学习外语语法时,增强学习语法的意识,有助于加快语法体系的习得。外语教材编写者和外语教师在编写教材和教授语法时,要尽量与语法的自然习得规律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乔姆斯基、卡拉森对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并结合实际对交际教学法和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交际教学法产生以来,以Krashen为首的诸多二语习得研究者认为语法教学作用甚微,语言应该通过自然地接触语料而习得,而不应该通过正式学习学得,他的观点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然而,目前许多关于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各种形式的语法教学有助于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7.
阅读课程是了解英语语言文化习俗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习得第二语言并加强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习得是外语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也有很大影响.明确语法习得的重要性,及时排除文化干扰,可以明显提高阅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帮助他们全面掌握和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掌握语言进行交际。日益增长的国际交流使交际语言教学法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应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际语言教学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既注重语言的内部结构,又注重语言运用的功能。因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要培养交际能力。本文运用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学生在书面测试里语法熟练,而在真实语言环境中,口语表述往往错误百出。通过个案研究,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中影响学习者口语学习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交际策略的使用程度,旨在分析学习者犯错的内在原因,探寻英语课堂教学中交际策略与语言知识输入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心理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视角,从理性认知、习惯形成和人本主义三个流派出发,对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自然法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外语教学法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