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肖文超 《国际论坛》2015,(2):39-44,80
一战前,为了维护英国在奥斯曼帝国的政治与商业利益,英国政府致力于维持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稳定与领土完整,对库尔德人独立的政治要求采取了不支持政策。一战爆发后,英国对库尔德人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向。英国不但要求分割奥斯曼帝国,而且于1918年直接出兵占领了南库尔德斯坦。英国政策的转变,除了与国际地缘政治环境的剧变、石油的战略价值有直接的关联以外,一定程度上也是库尔德人主观政治诉求的结果。从本质上来说,从一战前不支持库尔德人独立到战时直接占领南库尔德斯坦,英国对库尔德人的未来发展并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这种转变仅仅是维护其战时战略、政治与经济利益的权益之计,对战后英国的中东外交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也为战后库尔德人悲惨历史命运的开启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
奥斯曼帝国晚期对埃及行省的统治,前七十七年(1805—1882)拥有名义上的主权而没有治权,后二十七年(1882—1909)得到了虚幻的“治权”。埃及实质上是独立政体,政治机构的设立具备“国家”的规模,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子孙是世袭君主,独立开展外交。1882年英国在埃及驻军之后,奥斯曼帝国政府派遣一名专员到埃及,既保持了对埃及的名义主权,也得到了对埃及行省的“治权”。为了对付埃及,奥斯曼政府多次求助于英、法、俄等国的帮助。埃及统治者能否对抗并挑战奥斯曼帝国政府,也取决于欧洲大国的态度。“外国干涉内政”成为奥斯曼帝国和埃及行省的共同需求。英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宣称“埃及仍是奥斯曼帝国的行省”,和奥斯曼政府共同制造埃及“回归”帝国的假象。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伊朗虽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却没有能力开发,是英国政府支持英国石油公司在伊朗从无到有地发展出现代石油工业,英国也一度垄断性地控制了伊朗石油的资源。但逐渐认识到石油重要性的伊朗当局通过实施引入其它强国进行大规模国际博弈的战略,逐步将英国势力排挤出伊朗,最终实现了石油的国有化。针对英国石油公司在伊朗的石油开发中留下的丰富历史经验,从英国(外国投资方)、伊朗(资源拥有国)、国际关系三个不同的维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
欧洲列强长期的渗透和侵略并未使奥斯曼帝国完全丧失主权,但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卷进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导致帝国的崩溃,也彻底改变了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战争期间和战后的一系列"协定"和条约重新勾画了中东地图,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需求而在中东"制造出"许多新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东各民族的命运。奥斯曼政府"亲德派"的错误导向,"帮助"英法等国实现了瓜分和占领中东的愿望;阿拉伯人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作获得解放的机会,最后却换来殖民主义者的"委任统治",延缓了独立的步伐。英国和法国获得了统治中东阿拉伯地区的机会,但委任统治的困境又成为殖民帝国崩溃的开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中东历史的转折,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历史命题。  相似文献   

5.
"东方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19世纪以来,欧洲强国面临着如何处置不断衰落的奥斯曼帝国的难题。"东方问题"成为欧洲国际体系的一个黑洞,最终成为引爆欧洲体系"内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东方问题"并不是到了19世纪才产生的,奥斯曼帝国从15世纪就嵌入到了欧洲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之中,是欧洲最先面对的"他者"之一。18世纪中后期,西欧、北欧以及东欧次区域体系相互融合与挤压,欧洲大陆体系与海外殖民体系相互博弈,奥斯曼帝国恰恰处于这种体系挤压的切面上,被动地卷入到了欧洲体系之中。然而,拿破仑战争之后的维也纳体系并没有将"东方问题"纳入其中,从地缘文明的角度,奥斯曼帝国并非欧洲一员,在主观意识上,维也纳体系的设计者也"忽视"了奥斯曼帝国。欧洲体系的变迁改变了"东方问题"的内涵,而"东方问题"也挑战了维也纳体系的僵化与狭隘。希腊革命之后,依靠维也纳体系确立的通过会议体制解决争端的方式就难以奏效了。  相似文献   

6.
东方问题     
“东方问题”一词是被用来说明由于十九世纪奥斯曼帝国的混乱状态所引起的国际问题,当时它已面临内部分裂的威胁。1814—1815年巴黎条约的签订和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最后成果,为受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影响的那些地区提供了一种国际秩序。奥斯曼帝国置身于这个体系之外,因此,成了列强之间酝酿着冲突的地区。在十九世纪前半期,与东方问题有关的仅限于奥地利、法国、英国和俄国。但是,凭借着同奥匈帝国签订的条约,德意志帝国对巴尔干和土耳其事务的兴趣与日俱增。而到了世纪末,意大利也开始抱有牺牲土耳其而满足自己利益的野心。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进行天然气产业结构重组和监管改革的国家.经过多年持续改革,英国天然气产业在开放天然气管网、促进公平竞争、改进监管以遏制垄断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通过对英国天然气产业改革过程中实现市场放开的关键机制及监管机制的分析,认为英国的网络分级管理制度、"购票-委托"制度、行业编码制度、第三方中介方案等制度设计可以为中国新一轮石油天然气改革破解油气管网运营难题、实现公平竞争、遏制垄断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890年至1894年间,欧州外交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德国实施主动进取的外交政策,一方面拒绝与俄国续订“再保险条约”,另一方面在1891年5月6日与奥意再次续订三国同盟条约。时英国与三国同盟关系密切,1891年6月29日,意大利首相罗丁尼声称英国已经参与了三国同盟中关于东方(奥斯曼帝国)和北非的部分条款。这样,俄国在欧洲和法国一样,被孤立起来,为了向孤立情势挑战,法、俄两国迅速接近。1891年7月,法国舰队访问  相似文献   

9.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分析"李约瑟难题"在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石油科技史中的不同表现,探讨中国石油科技史中"李约瑟现象"的原因,可获得加强中国石油科技创新的启示:大力实施石油科技创新战略,如创建中国石油科技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石油科技研究院,制定培养中国石油科技精英人才的"珠峰计划",建立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科技研发中心,聘用外籍石油科研人才进驻国内石油科研机构等,从而促使中国早日重新成为世界石油科技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相似文献   

10.
<正> (一) 撒切尔夫人与英国对外经济 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保守党大选获胜,这个时期正是英国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步入经济危机的年代,也是“英国病”日趋严重的岁月。英国也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日本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经过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可以1973年石油骤涨价格为分水岭。73年以前为经济迅猛发展阶段,以后则为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滞涨”阶段。在前一阶段,英国的进度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为迟缓,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以及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1948—73年,1973—78年的英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和0。失业人口的数字,1970年和1978年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英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为西欧重要的油气资源国和生产国。本文对英国石油天然气资源进行了概述,阐述了英国石油天然气监管的立法及其特点,探讨了英国石油天然气监管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并指出了英国石油天然气监管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史上,1566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很多将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事件都发生于这一年:在亚欧之间,奥斯曼帝国的苏里曼一世在进行多次扩张后,把这个古老的帝国带到鼎盛时期。但因为苏里曼一世本人在这一年的去世,失去了他强大的个人权威,奥斯曼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伦敦大学国王学院Alison Wolf教授在经过大量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发表了《英国职业教育回顾——Wolf报告》,在这份近200页的报告中,Wolf教授对英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对英国职业教育彻底的变革"。本文通过对Wolf报告的文本分析,结合英国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了英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最新进展,期以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奥斯曼帝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平等,具体表现为:宗教与改革层面的冲突与融合;"挑战-应战"的相互关系;既合作又斗争的复杂性.但文明交往的力量向度与影响取向是双层次的:一方面,作为一场博弈游戏,西方文明变为一种强势文明,而奥斯曼-伊斯兰文明逐渐走向附属地位;另一方面,奥斯曼帝国也从西方文明得到不少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馈赠,如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的先进理念.19世纪奥斯曼帝国与欧洲的交往在规模、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后的土耳其共和国加强与西方交往、并极力推行"脱亚入欧"战略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5.
孙扬 《百姓生活》2011,(6):61-61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和圣地,但是数千年来却饱受战火的侵扰,屡次被摧毁。以色列人、巴比伦人、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人、十字军、埃及人、奥斯曼帝国以及英国,都曾成为这个以“和平”命名的城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油气等能源资源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有战略地位。随着中国对能源需求的稳步增长,油气对外依存度也不断攀升。中国的油气企业应走出去,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以保障国内的能源安全。在对外能源合作中,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法治体系,借鉴它们管理油气行业的成功经验。英国对石油的商业开采历史悠久,实践经验丰富,逐渐形成了涵盖海陆油气开发、独具特色、较为完整的石油法治体系。学习和借鉴英国油气立法的先进理念、完善的法治体系及切实可行的矿业权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6世纪初,中东两大伊斯兰国家奥斯曼帝国和伊朗萨法维王朝之间,出于多种原因,在阿塞拜疆西北部发生了查尔迪朗之战。此战以奥斯曼帝国的全胜而结束,对交战双方乃至世界历史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英国在北极科考、资源开发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过去三年里,随着北极事务升温,英国出台了一系列政府文件来重新评估英国在北极的利益诉求和角色定位。英国出于经济利益、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参与治理的综合考虑,进一步提升了对北极事务的关注度,并力图成为北极治理中的"领导性的伙伴"或"首要伙伴"。中英两国在北极治理上存在一些共同利益和相似立场,应当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和平、有效的北极治理秩序。  相似文献   

19.
1919年(中华民国八年已未)五十三岁1月18日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开幕。3月4日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4月29日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让予日本。7月25日苏俄政府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  相似文献   

20.
<正> 世界资金流动的新动向 1983年3月中旬石油输出国组织伦敦会议,经过激烈舌战之后,决定每桶石油从34美元降为29美元;为了维持这个价格,产量减到百分之五十以下(一百四十万桶)。这对使用大量石油的工业国自然有利,例如日本进口百分之百的石油,年可节约67亿美元,对处于不景气状态的西方经济起到促进繁荣的作用。然而,对于正处于急需资金的第三世界国家,却是一个打击。石油输出国的剩余资金,主要投放在欧洲美元市场,约在六百亿美元左右,另外投放在美国地产上,英国金融和证卷市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投资和赠予,以及国际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