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中孕育着丰富的研究性学习因素,今天我们重新认识、整理和研究,对当前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德育意蕴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道德教育理念是道德教育内容方式等方面的指导,孔子研究性学习因素在教育理念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道德教育首位论与终身教育论;道德教育的立己、立人目的论;道德教育的学、行、思结合实践观。其核心是发挥人的主体性,贯穿一生的“志道”和“力行”道德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池田大作是当今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在道德教育方面也颇有建树。本文对池田大作的道德教育系统观作初步的探讨。池田大作的道德教育系统观的基本内涵是: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应有之义,技能教育与道德教育应同时推进;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角色,家庭教育应以道德教育为主;道德学习应持续终生;全社会都应重视道德教育。借鉴池田大作的道德教育系统观并见之于实践,有利于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从道德教育的特点看道德教育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比较 ,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特点。同时 ,对道德教育方法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 ,认为道德教育方法概念除了说明教育的目标和道德教育过程中施教和受教双方的作用以外 ,应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 ;并对当前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道德教育方法的改进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孔子德育思想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在一生的教育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经验 ,形成了一整套教育思想。今天看来 ,孔子推行道德教育 ,其意义在于修己与安人 ;他的道德教育内容的核心是仁 ;道德教育的方法 ,重在知情意行相结合与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5.
礼仪与道德有着内在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就是道德教育与礼仪教育的契合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礼仪教育是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三是礼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和谐.  相似文献   

6.
该文概括并评述了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文章认为,中国古代把道德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以各种途径和方法进行道德教育,总结出丰富的、行之有效的经验。一是通过知识教育进行道德教育,即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以学习格言、故事等途径,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的熏陶.是重视自我修养,强调道德教育的高度自觉性,所有这些,就方法论而言,都是有其科学性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越来越走进寻常百姓家,旅游业的发展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特殊而效果显著的视角,使其二者可以相得益彰。旅游地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极佳的教育场所,生态道德教育会促进旅游地的保护和发展;旅游视角下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更加多样,包括环境学习中心、环境教育基地、旅游解说系统、学校、社会宣传等等;旅游视角下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观教育、生态审美教育和生命共同体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8.
颜之推非常重视家庭的道德教育,认为品德是人才的标准之一.他根据前人和自已的经验提出了道德教育要及早进行;家长要严慈结合,不能偏爱;要注意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要以身作则等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颜之推的家庭道德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现代社会中,家庭道德教育仍然很重要;家长在教育孩子中要注意运用前人总结的良好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颜之推非常重视家庭的道德教育,认为品行是人才的标准之一,他根据前人和自己的经验提出了道德教育要及早进行;家长要严慈结合,不能偏爱;要注意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要以身作则等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颜之推的家庭道德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现代社会中,家庭道德教育仍然很重要;家长在教育孩子中要注意运用前人总结的良好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孔子和捷克的夸美纽斯对于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均有过精辟的见解,最早提出了正直持重的道德教育目标和践以养德的道德教育方法。作为当代道德教育思想发展以及教育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孔子、夸美纽斯有关道德教育思想、理论的内涵值得进一步思考与阐发。我国当代道德教育的发展与实现,在以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思想、西方现代道德教育理论作为认识来源的基础上,既要进一步拓展道德教育的目标,也要不断开拓道德教育实践的途径;既要积极开展道德教育的考查评价,也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既要注重发挥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功能,也要注重与个体性功能的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西方德育方法受到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功利主义、自然主义等哲学流派的影响,在哲学观上实现了对传统德育方法的继承、批判与转变,充分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尊重、提倡自然的教育、注重世俗化、务实性等特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尤其是现当代,西方国家从多个学科角度研究道德教育,形成了各种流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实用主义德育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品格教育运动"、社会学习模式、认知发展模式、行为主义模式、体谅模式等,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梳理西方近现代道德教育方法发展脉络,分析西方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特点及转向,有利于归纳与借鉴西方道德教育方法发展对我们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人物志》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人才的专门论述,其中诸多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校道德教育乃至公民道德教育不无启发.当下的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和纠正.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应该切实把课程思政化落到实处,使教育现实化、精致化,关注到每一位受教育者;要注意引导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和途径,防止学生走弯路甚至走上歧途.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变迁中的家庭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变迁对家庭道德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学习型家庭等社会教育思潮影响了家庭道德教育的走向.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有心情教育、规范教育、伦理教育等,家庭道德教育的合理价值取向有科学精神、理性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对传统道德教育忽视学生主体性弊端的反叛 ,也是响应当前道德教育实效持续低迷的现实而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本文在与传统道德教育的比照中 ,试图揭示主体性道德教育在师生观、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功能诸方面的特征 ,并据此评介了三种行之有效的主体性教育方法即公正团体法、角色扮演法以及活动法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发展的特点表现为: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是 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主知主义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线索;普遍重视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由于幼儿——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借鉴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框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结合的原则、终身性的原则,必然有利于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康德在其一生的著作中很少把道德与教育放在一起连用,但事实上他曾进行过从道德哲学进入道德教育的尝试。其道德教育思想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包括肯定一个人类的性状和一个道德感受性;二是道德教育的过程,包括道德感受性的培养和动机的纯粹道德兴趣的激发;三是全人类的道德教育,包括道德的类似化学方法的“解剖式”认识和人类道德教育的“分工”。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提法具有其合理性,但却忽略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特殊性,错误地理解为生活先于教育.其实,学校道德教育和生活的关系是:学校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是可能的道德生活与现实的道德生活的辩证统一.学校道德教育生活性的意蕴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一是前提维度,立足于现实的道德生活世界;二是目标维度,培养具有道德实践力的人;三是内容维度,现实的立场与批判的精神;四是过程维度,"外塑"与"内生"的协同作用过程;五是方法维度,重视"知行统一"的教育方法.学校道德教育生活性既包含它的生活性意蕴,又包含它的生活性特征,分别是主体性特征、实践性特征、文化性特征、生成性特征、整体性特征.实现学校道德教育的生活性,是未来学校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青少年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运用专题比较的方法,从道德教育的内容、特点以及教育途径等环节进行比照研究,力求辩证地剖析海峡两岸青少年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各有其特点,在教育途径上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从而给大陆青少年道德教育以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一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与创新,使青少年道德教育内容更加生活化;二是提倡隐性课程,重视德育课程的渗透性,提高心理辅导地位以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和谐配合,以此促进大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谈起 ,详细论述了审美教育与审美观的关系 ,音乐作品的审美方法 ,进而阐明了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教育功能 ;在音乐欣赏与道德教育方面 ,则先从艺术与道德的关系谈起 ,进一步论述了音乐欣赏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如何正确处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教育学等学科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二者的概念入手,指出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更有本质的区别;并结合高等教育实践工作,分析了二者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正确处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关系提出重视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政治教育不能代替道德教育、在提升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加强政治教育等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