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大澂经过与沙俄谈判,确立了中俄东部边界问题,同时为了确保我国领土不再被沙俄潜侵暗占,他又做了许多努力。 一、补立和增设界牌的问题 四月二十六日,吴大澂与巴拉诺夫商酌允洽,在“字”字、“帕”字两牌中间相隔太远,拟于蒙古街往来之道,补立“啦”字界牌;于阿济密往来之道,补立“萨”字界牌,移设瑚布图河  相似文献   

2.
1861年5月,中俄双方代表根据《中俄北京条约》,举行勘界会议,沿中俄东段边界设立界牌。但由于清政府所差官员的昏庸,该立的界牌未立,所立界牌又多不合规定。1886年,清政府又命吴大澂会同沙俄代表对中俄东段边界进行重新勘定。经过吴大澂力争,沙俄被迫履行《北京条约》,补立和增设了若干界牌,中国相应地收回了一部分丧失的国土,争回了图们江的出海口权益。  相似文献   

3.
故宫博物院藏有吴大澂致盛昱信札5通.从时间上看,信札主要作于光绪十一年至二十年(1885—1894);从内容上看,主要是交流金石鉴藏心得,很少涉及政务;从文献价值上看,对研究晚清金石收藏活动以及吴大澂与盛昱的交游,补充《吴愙斋年谱》等,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及金文中有象形字作:释「旒」以上金文两字,吴大澂以为「古穗字,象禾穗下垂形」(「说文古籀補」卷七,第41页)罗振玉未加解释,收甲骨诸字于待问编。郭沫若先生以为以六字「与黄字相较,其必为古佩玉之图形无疑,即「黃」之初字也。」(金文丛考170页)今按:以上六字应释作「旒」,说文「瑬」字云:「(?)玉也,冕饰。」古者冕延前后有缫旒,周礼弁师云:王之五冕:……五采缫上有二就……诸侯之缫斿九就。  相似文献   

5.
论吴大澄     
吴大澂作为中日甲午战争中的败军之将,一向被看作是赵括式的人物,痛遭贬斥。人们说他盲目虚骄,只会纸上谈兵,以至一败涂地。就甲午战争期间他在辽东之役中的表现而言,这一评语无疑是恰如其分的。但吴氏一生中也曾做过一些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好事,在文化史上也有所贡献,不应全盘否定。以下,从吴氏的政治生活方面对其历史功过作一评价。一  相似文献   

6.
一八八六年(光绪十二年)吴大澂代表中国与沙俄第二次勘定了中俄东部疆界獯慰苯缡窃谏扯戆哉嘉夜勘呓笃焱梁?又在东部边界进行蚕食和集结重兵妄图进一步扩大侵略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这次勘界不同于一八六一年(咸丰十一年)沙俄鲸吞我国四十万平方公里领土的第一次东部勘界和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沙俄鲸吞我国四十四万平方公里领土的西部勘界,这次勘界,不仅没有“蹙界”,反而收复了不少失地,这是一八四○  相似文献   

7.
韩偓的诗歌画面感极强,这与他"景状入诗兼入画"的创作理念是密不可分的,以入画之景入诗并非专寄托于审美对象的传移模写,而是对绘画技法的深旨奥义洞然于中并将其参入诗歌创作,以形写神,不涉畦畛,于意境创造上用力,情景浑如符契,妙合无垠。其次,韩偓诗通过数层视点构筑节奏化空间,化绘画六法的"画之总要"为"境之总要",灵活处理诗歌画面中的时空关系,在阴阳二气变化节奏的把握中寓有对时局、人生的审慎思索,迥异于一塌糊涂泥潭里的靡靡之响。  相似文献   

8.
清朝同治年间,东北地区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荡,突出表现在吏治腐败严重;剥削加重,经济萧条;防务空虚,封禁失败,局部开禁,管理滞后;流民激增,民风下移,恶俗泛滥;武装举事频发,社会治安失控。这一时期的乱局,影响了后来的历史进程。清廷封禁政策遭受冲击,名存实亡,不得不逐步开禁;整饬吏治,变通官制,增设治民机构,弱化了地方矛盾。诸种变化显示,清廷在战略上,不仅视东北为"龙兴之地",更突出其"边疆"地位。在社会意识上,"民族"意识逐渐淡漠,"区域"意识在增强。另一种影响,则是马贼胡匪时而肆虐,从清末到民国,持续未绝,难以根除。  相似文献   

9.
《宋会要辑稿》是大晟府研究最为可靠的原始史料,但错误亦较繁夥。如其《乐》三之二六、二七、二八及邓洵武《诸生习乐乞行按试奏》后两道诏书中的"大观二年"当为"政和三年",《乐》三之二五、二六中的"崇宁五年"当为"大观三年",《乐》四之一中的"大观六年"当为"政和六年",《食货》四三之一二中的"宣和七年"当为"政和七年"。  相似文献   

10.
小说《迷宫中的将军》发表于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百年孤独》斩获诺奖后的第七年,是作者以主人公玻利瓦尔对美洲现实与其个人现实的重新观照.小说中以玻利瓦尔生命的最后半年为叙事主线,通过描绘玻利瓦尔所患之身体疾病、心理疾病、非流行性疾病、流行性疾病,佐以主人公沿途所见的美洲流行病景象,展现出一场"病"之全景.当提及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疾病叙事",研究者常将目光投向《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对于《迷宫中的将军》中的流行病与心理疾病探讨较少.以精神分析及医学人文角度进行文本细读,可挖掘出作品中存在的美洲之病、将军之病,甚至作者之病之间的深刻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罗卜藏丹津事件是青海和硕特蒙古彻底结束对青海、西藏统治的转折点,对清代西北边疆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关于罗卜藏丹津事件,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罗卜藏丹津因清朝没有兑现册封汗王的承诺而发动对清朝的"叛乱",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本文对"叛乱"的相关史实及延信、年羹尧在其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漠河金矿与三姓金矿同为东北近代金属矿业,一个"外以折强邻窥伺之渐,内以立百年富庶之基,其有益于国计民生",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家被公认为"卓有成效"的矿业企业之一;一个是"办理未尽得法","有利则开、无利则止",几起几落,终未见成效。对漠河金矿和三姓金矿加以比较,分析其成败原因,对今天的企业建设和发展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兆猷 《源流》2011,(19):16-19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他青年时代,曾经幻想过以改良的手段来挽救中国。1894年6月,他曾上书清廷直隶总督李鸿章,陈述"治国之大经,强国之大本",但遭到李鸿章拒绝。上书的失败,才使孙中山"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强迫。"在这之后,至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统治之前,孙中山领导了十次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14.
牟宗三将横渠"太虚即气"之"即"诠释为"不离之即",引发了诸多争论.无论考之于用字习惯、理论目的,还是历史阶序,这个"即"都只宜断为"是",意即"太虚"就是"气",将横渠学理定性为气本论,在学理上没有违和感.牟宗三将"太虚即气"之"即"解释为"不离之即",属于"六经注我",意在凸显儒家"天道性命相贯通"的传统,以完善三系论的分判.我们可以借此消化牟宗三的儒学思想,但不宜认为这就是横渠思想的原貌.不明白这个关系,受牟宗三影响形成先入之见,是造成目前横渠研究多有混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岳钟琪是清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是"汉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的唯一一人,他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清朝的"三朝功臣",被乾隆皇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为清朝稳定西南、西北边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其在清朝影响很大,所以研究他的著作很多,但对其从家世到一生经历的起落具体梳理得较少,文章拟对此进行梳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越南交往的历史悠久,两国形成了诸多习惯条例。清朝入关至乾隆末年,在云南、广西等与越南接壤的边境地区,作为朝贡体制下宗主国的清朝理论上对双方边民管理均拥有处置权,所以,清朝也是越南边民的"管理者",但清朝充分尊重越南地方政权意见,对入境的越南边民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对待,并未严格执行相应管制。清朝对中越边民的跨境管政策核心是保障中越边境的安全与稳定,体现了朝贡体制下"和平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7.
1903年中国教育的第一个学制——"癸卯学制"中确定了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改为蒙养园;1922年的"壬戌学制",又将蒙养园改为幼稚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幼儿教育机构更名为幼儿园。透过幼儿教育机构的几次更迭,以探析中国幼教百年发展之轨迹。  相似文献   

18.
《吕氏春秋》成书的年代与书名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氏春秋·序意》篇说:"维秦八年,岁在涒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问十二纪".高诱注云:"八年,秦始皇即位之八年也."古人的习惯,书作成后才作序,则《吕氏春秋》成于秦始皇即位之八年(公元前239)是没有问题了.然而《序意》篇又说"岁在涒滩",依太岁纪年,"涒滩"是"申",而秦始皇即位八年是"壬戍",不是"申",所以太岁纪年与干支纪年不一致,则"秦八年"即秦始皇即位之八年之说有必要重新考虑.清孙星衍就此作过考订:"考(秦)庄襄王灭周后二年癸丑岺至始皇六年,共八年,适得庚申岁,申为涒  相似文献   

19.
贺炳炎、余秋里两位将军,都是我军著名的"独臂将军",贺龙元帅戏称他们为"一把手",冀中老百姓则称他们是"共戴一双手套"的将军。在他们人生旅途中,先后3次搭档,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卓著功勋。在1955年第一次授衔中,贺炳炎被授予上将军衔,余秋里被授予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20.
阿丽 《华人时刊》2013,(7):14-16
举着一块长方形的金砖,背后站着一名右手持AK47冲锋枪的黑人保镖,旁边是身材高挑的"黑珍珠"女友。这是广西小伙王平最近发到朋友手机里的一幅图片,也是他在非洲"黄金海岸"的真实生活。他惊心动魄的异国淘金经历,简直像一部美国西部大片!大学毕业出国采金80后王平出生在广西上林县一个农民家庭,2007年大学毕业后,因为找工作四处碰壁非常苦恼。就在这时,他听说有老板招采金工人去加纳,管吃管住月薪5000元,外加每天共享黄金产量2%做奖金,而且合同可以一下签2年。得知王平是大学生,又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老板很满意,当场就拍板录用他。父亲最初曾怀疑加纳采金是骗局,托人一打听才知道这老板是本县人,他曾在菲律宾开采金矿发了财,后来又去非洲开公司。王平想象中的加纳很荒凉,到了那里才发现,这里不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