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近年来.马克思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显示出把实践的实质规定为社会关系的倾向,而笔者所赞同的马克思哲学之实践唯物主义解释则认为实践实质上是能动地改变现存世界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研究的焦点问题在于新唯物主义的"实践"与"历史"形式之争.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历程和内在逻辑进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经历了具有内在联结和深层递进的从实践的唯物主义革命到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复杂性过程.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哲学革命的对象是一切旧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革命的对象直接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立足自身新哲学的内在性革命.从实践的唯物主义到历史的唯物主义的深层逻辑递进的革命实现了哲学与经济学内在融合,新哲学成为"历史科学",打通了通往现实实践的出口,成为彻底改造世界的哲学.实践的唯物主义虽然已经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革命,但它只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总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组成部分和基础性环节,因而不能把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同视之,从实践的唯物主义到历史的唯物主义的新哲学自身的内在革命才标志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正完成.这一复杂的思想历程表明了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深刻性、彻底性和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彻底批判精神.我们应该在更宽广的视野中理解马克思所实现的经济学科学转向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3.
新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标志,其精神实质和历史使命可以表述为“改变世界”,具体概括为三个基本维度,即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呈现为由精神实质和三个基本维度有机融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基本内容包括:“改变世界”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共同基石与历史使命;实践唯物主义是融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一体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融合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一体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融合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一体的唯物主义。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马克思的思想整体。  相似文献   

4.
作为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克思并没有赋予自己的哲学一个具体的名称,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但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在不同场合把自己的哲学学说称之为"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将费尔巴哈之前的唯物主义都称之为"旧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形成的逻辑框架就是哲学与现实相互作用,或哲学能动地作用现实。这一基本立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人的本质之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的揭示,对实践之对象化和克服异化的统一的揭示,以及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能动性的吸收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被动性的克服,而得以充分的论证。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随着唯物史观的发现,马克思最终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新哲学  相似文献   

6.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等问题的理解上,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即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是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我们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其根据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此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篇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各种纷争。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的新哲学称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十余年的哲学改革中,又有不少论者提出马克思的新哲学应是实践唯物主义;但是,近年来,有些同志则多次著文,认为马克思的新哲学应是实践人本主义。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不是实践人本主义,而是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将旧唯物主义改造为革命理论的哲学成果,也是马克思扬弃旧哲学的最终哲学样态。在唯物主义历史化的过程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辨识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中自然科学的直观和最高的直观构成的二重性的直观的逻辑优先性,全面批判了费尔巴哈感性直观与实践主体之间的矛盾。通过揭示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的真实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不仅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论停留于抽象的人的概念,更是以高级的哲学直观超越了直观范畴,从而建构起生产逻辑有机介入的实践范畴,使得直观本身在历史化了的唯物主义中获得异质性重生。  相似文献   

9.
在哲学方面,马克思曾称自己的哲学是"新唯物主义",但"新"在什么地方,马克思本人没有明确的说明,而迄今为止,人们对马克思在哲学上的新贡献的理解也还是很不相同.马克思在哲学上的新贡献在于"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从而创立了从实践出发来解释问题的"新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0.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马克思本人十分重视实践思想,在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马克思明确把“感性活动”即实践作为区别自己的哲学同以往旧哲学的关键。“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同其它思想一样,马克思的实践观也有一个对以往旧哲学的批判继承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对我们正确理解“实践”范畴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理论界研究实践的文章不少,但从这个角度研究的似乎不多见。因此,本文试  相似文献   

11.
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提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哲学理论进行创新的伟大尝试。它的一些理论成果深刻地影响到今天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但在关于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争议中,也暴露出实践唯物主义自身的一些不足。作为系统阐述马克思哲学理论来说,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地回答“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旧唯物主义”的问题 ,不仅对于恢复费尔巴哈哲学的本来面目具有一般哲学史研究的意义 ,而且对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推翻了一个传统的认识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因其是形而上学的而归属于旧唯物主义。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是辩证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不在其“形而上学性”而在于其“直观性”。因而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深刻本质 ,不是克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而创立辩证的唯物主义 ,而是在于克服其直观性 ,创立从实践出发的实践唯物主义 ,从人们的历史存在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旧唯物主义的旧在于它的直观性,即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现实中的事物,而不能从主体方面把感性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实践。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的新在于它的实践性,即从主体方面把现实中的事物当作实践和人的感性活动来理解。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去说明人的本质与社会生活,以及国家、法和意识形态的产生过程,最终在社会历史观领域摆脱唯心主义的纠缠。  相似文献   

14.
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提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哲学理论进行创新的伟大尝试.它的一些理论成果深刻地影响到今天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但在关于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争议中,也暴露出实践唯物主义自身的一些不足.作为系统阐述马克思哲学理论来说,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先进的生产力决定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16.
自然选择理论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利器。自然选择依据事物内因解释生物的适应现象,是纯粹物质性的过程,是在现代科学概念的框架之下对生物进化的唯物主义解释。创世论、目的论和直生论等唯心主义观念使自然选择面临严峻挑战。中性突变等理论通过否定自然选择间接地导致了唯心主义。如果科学的观念无力占据人们的自然观,人们就会被超自然力所侵染。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出发,对其基本形式的5种演进形式进行了探讨,为理解实践唯物主义是现代形态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从主体的、活动的、关系的、功能的形式来理解,从而产生了现代形式的唯物主义,其“唯物”特征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人类认识、人类社会以及整个人类世界的基础、根本和“永恒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哲学的高度开辟了一条新的有关人、教育和价值本身的思路,认为价值是存在的全部意义和内容,包括潜在价值和实现价值,客观存在通过主客间体来复演价值,价值和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这些观点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者对人、对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在近代形而上学的范式中理解历史唯物主义,造成了对这一学说的“经济决定论”的或“生物主义”的读法。为了让历史唯物主义真正出场,要求我们去真正地领会使这一学说成为可能的新存在论境域,即马克思在发动存在论革命时所开辟的生存论路向。本文从马克思对历史的前提的讨论入手,分析“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的存在论基础,借此展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之真谛,指出它对于旧哲学赋予历史世界的一切范畴规定的清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