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以中非农产品贸易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中国与非洲的农产品贸易总量、贸易商品结构以及贸易市场结构。通过对中非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农产品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指数分析,探究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而测算2018年中国与24个非洲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实证显示:从整体来看,中非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均相对较弱,中非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仍有待优化和调整。中国和非洲各国的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中非合作论坛等均对中国与非洲的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中非农产品贸易呈现潜力巨大型、潜力开拓型和潜力再造型,且潜力巨大型国家比例更高,中非农产品贸易市场空间有待进一步开拓。最后,提出加强与非洲国家的政策和文化沟通,加快中国与非洲各国互联互通建设,提升非洲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中非农业合作方式升级和内容多元化以及有侧重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等促进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非间长期友好关系是否产生贸易促进效应是双方外交关系可持续性及各自应对外部冲击能力的重要支撑,基于中非间较同质化的外交关系资产背景,通过引入弱惩罚和强惩罚机制的关系持续期和以外交关系等级衡量的投资强度变量来测度关系资产,以克服外交活动与贸易间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纳入冲突力对中非间关系的影响,并利用2001~2017年非洲40国贸易数据构建面板校正误差模型,考察中非国家间关系资产对双边贸易及细分初级产品和制成品贸易是否存在促进效应。研究表明,关系资产对中非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两个相反的关系资产对贸易影响机制,即关系持续期作为非纯公共产品的贸易促进作用和对较大经济规模国家的贸易摊薄效应;中国经济增长对中非双向出口贸易有较强带动作用,对非洲国家关税减免政策具有互惠特征,对中非双边贸易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不同细分品类具有差异化影响;中国和非洲国家应合力提升关系投资强度,以进一步发挥惯性力和国家间关系的贸易提升力作用,以贸易促进支撑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非洲当前面临的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是非洲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和人才流失严重等因素所致。中国长期致力于帮助非洲国家培养人才,尤其是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以来,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教育合作与中资企业培训等方式,已为非洲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中国在帮助非洲人才培养中始终遵循充分满足非洲国家所需、着力提升非洲能力建设水平和注重成果落实与合作成效的原则。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培养人才有助于推动中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最终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私营企业投资非洲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其中一个突出特点是中国私营企业投资非洲的快速增长.中国私营企业投资非洲,给中国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也有助于增加当地就业、平衡中非贸易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但中国私营企业在投资非洲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实现中非经贸合作双赢,为中非关系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论中美国际人权较量中非洲支持中国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美人权较量中,非洲国家给予中国大力支持。相似的人权观是非洲支持中国的思想基础;中非传统友谊是中非在人权问题上互相支持、团结合作的历史前提;国际斗争中的共同利益是中非友好的政治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和非洲的最大需要,是促进中非友好合作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非洲建立直接联系交往以来,经验交流一直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代的中非经验交流带上了不同的时代烙印,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非经验交流以交流革命经验为主;新世纪以来,中非经验交流则进入以交流发展经验为主的新阶段。中国发展经验已成为中国在非洲的最大软实力,中国应按照平等双向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经验交流力度,既向非洲国家介绍中国的发展与治理经验,也研究借鉴非洲国家先进的理念与做法,构筑中非理念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发展缓慢的工业化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非洲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瓶颈,非洲经济发展对"三网一化"建设需求强烈。与此同时,中国具备参与中非产能对接合作和非洲"三网一化"建设的实力:中国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且正在积极寻求海外市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开展中非产能对接合作将从多方面推进非洲"三网一化"建设:改善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状况;加快非洲工业化进程并改善其贸易结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非洲人口就业;加速非洲国家产业资本积累;提升非洲各国技术水平。立足中非各自发展战略和现实需求,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建材行业、电力行业和轻工纺织行业将成为中非产能对接合作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8.
作为世界文明的两个发源地,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在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进程中,相似的历史遭遇更使得中非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政治交往密切,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在诸多领域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合作.面对蒸蒸日上的中非贸易,西方大国和非洲国家给与了不同的回应,全球金融危机更使得人们对中非关系产生了质疑.应对种种挑战,中国企业唯有积极主动的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当地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才能有力地推动中非关系持续健康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苦力贸易和非洲黑奴贸易 ,同属西方资本主义对落后国家和地区人口掠夺的行为。后者世人皆知 ,前者为人淡忘 ,不被重视。其实 ,苦力买卖与黑奴买卖一样恶劣。本文通过比较 ,认为中国苦力贸易是第二次奴隶贸易 ,也可以称为“黄奴贸易”。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在近代史上都有一段被贩卖、被奴役的屈辱史 ,这是今天中非友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非双边投资条约的现状不利于需要国际法保护的中非投资。随着中非经济合作的主要范式由经济援助转变为贸易和投资,以及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的转型和现代化,更新和缔结新的中非双边投资条约应成为中国政府非洲投资政策的重要内容。中非双边投资条约需要更为有效和平衡,尤其要考虑中国保护非洲投资的迫切需要以及非洲国家保护特殊利益的现实要求,最佳模式应是在南南合作理念的基础上平衡投资者利益与东道国规制空间。中非投资法律关系的区域化或多边化,也是双边投资条约之外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中非关系史上,非洲黑人何时来华,一直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根据目前掌握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看,非洲黑人来到中国,应始于唐代。唐代非洲黑人的来华,既是中非关系不断发展的体现,同时又加深了中非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中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唐代非洲黑人来华境况的了解,将有助于唐代中非关系史及整个中非关系史的研究。一、唐代来华的非洲黑人最早记载非洲黑人来华的汉文史籍见于唐代。据王博《唐会要》卷九八记载,“殊奈,昆仑人也,在林邑南。去交趾海行三月余日。习俗文字与婆罗门同,绝远未尝朝中国。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承担了大量的中非研究课题,它们包括:由英国国际发展署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资助的“中国和非洲的发展和减贫:多元视角的比较”、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资助的“中国与非洲减贫模式比较研究”、瑞士驻华大使馆资助“中非农业发展比较研究”以及由外交部资助的“中国与非洲国家农业合作五十周年”等。随着这些研究课题的逐步深入,中国农业大学的国际发展研究领域也得以不断拓展,从而为推进中非合作和世界减贫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启动,计划中提出未来中非科技关系发展的宗旨、原则、领域、机构设置和实施方式等内容,致力于增强非洲国家科技能力的建设,实现中非共同发展。"中非科技伙伴计划"是使中非关系不断拓展与深化的举措,也是中国对世界各国加强与非洲科技关系的回应。"中非科技伙伴计划"立足于中国和非洲科技的发展现实,对非洲科技发展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必将促进非洲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4.
非洲近代史研究综述王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非洲近代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现将史学界关于非洲近代史的开端、奴隶贸易对非洲的影响、英布战争的性质、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以及近代中非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非洲近代史的开端问题一...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史视野下,丝路交往是全球交往的典型样态。在中非丝路交往中,移民及其财富追求与城邦崛起是中非丝路交往发生的基础。朝贡、贸易和游历成为中非丝路交往的主要方式。流动的中国器物以特有的“物的表达”和“匠的精神”传递给非洲民众造物理念、审美思想和人文精神。非洲民众对中国器物及其技艺的接受不仅激活了他们艺术创造的冲动与智慧,还创生了新的艺术式样和文明生态。从传播至非洲的中国器物身上,不仅能映射出非洲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及其艺术思想,还能映射出非洲民众对中国文明的接纳与转换,显示出古代中非文明互鉴的历史经验与交往逻辑。澄明此论,对当代全球国家治理以及处理国际关系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非贸易和投资不断增长,人员往来的频密和扩大,西方国家出于"酸葡萄"心理,对中非关系中的负面个案进行较大规模的炒作,对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建设构成主要的舆情挑战。本文从国际关系理论的情感与认知角度,从中非之间象牙走私的负面个案来分析中国在非负面形象"标签化"以及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7.
消除贫困是非洲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一直以来,中国都十分重视与非洲国家在减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随着中非合作反贫困实践与认识的不断深化,2016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上,产能合作成为中非合作减贫与发展的新主题。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数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尽管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打造,以及贸易往来为主要途径的中非产能合作,在推动非洲国家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改善贫困人口可持续生计等方面对非洲国家减贫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国与非洲在产能合作反贫困实践中仍然存在反贫困基础薄弱、合作路径尚待优化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一系列风险挑战。为了提高中非产能合作推动反贫困效益,优化实施路径,更好地破解合作困境,文章从政府、企业、智库、民间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50-70年代中国对非洲国家外交政策的特点相比,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在保持友好合作和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变化。邓小平在中非外交政策调整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思想有: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继续援助非洲国家;淡化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的意识形态倾向;经济上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交流发展经验;国际上反对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从实际效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的中非关系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不仅继承了毛泽东时期重视非洲国家在世界政治权力斗争中的作用,而且加大了经济外交的内涵,加强了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的经济基础。鉴于非洲国家在当今世界和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地位,研究邓小平对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思想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快速发展,赴非中国公民人数日增,中国公民在非遇险遇袭之事件亦明显增加。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海外公民遇险国。随着中国国家利益逐渐延伸于世界各遥远之地,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难度和成本也在增大。中国公民在非洲究竞面临哪些安全问题挑战?中国公民应该采取何种防范措施以维护自身利益?中国政府又该如何加强和改进海外领事保护工作?准确理解并妥善应对这些挑战,对中非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一贯重视同广大非洲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友好合作关系获得了发展。中非合作关系的前景如何?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浅略的探讨。 一、建国以来中非友好关系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了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从50年代开始,中非人民的交往逐渐增多。非洲国家一些群众组织的代表团不断来华访问。1953年3月,中国青年代表团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保卫青年权利大会期间,同埃及、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的青年代表举行联欢,增进了友谊。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出席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期间,会见了埃及总理纳赛尔,还同埃塞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