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今年是《文史哲》杂志的创刊三十周年纪念,《文史哲》编辑部来信要我写些有关纪念《文史哲》创刊的文章,我感到“义不容辞”,就马上提笔写了。回想起来,我在五十年代初期之所以能到山东大学(当时在青岛)去工作过一段时间是和《文史哲》杂志的出版很有关系的。五十年代初,我刚自国外工作回来,住在北京的一个招待所里听候组织上分配工作。有一天,我偶然去北京的“东安市场”闲逛,发现有一家书摊上竟然有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9年第2期发表了笔者拙文《起辇谷纵横探》之后,喀喇沁夫同志写了《释“斡脱克”》一文(见《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9年第3期),文中就“大鄂托克”一地提出异议,并表示愿意和笔者讨论。笔者读后受益匪浅,同时有几点看法,提出来,与喀喇沁夫同志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 《文史哲》创刊于1951年5月,今年是创刊三十五周年。三十五年来,《文史哲》在推动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走过一些弯路。回顾《文史哲》走过的道路,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办好《文史哲》,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很有意义的。《文史哲》创刊的时侯,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当时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兴起,解放后的新山大也是一片生机,教师们以极高的政治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并力图用马列主义指导教学和科学研究,为繁荣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服务。为了推动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华岗同志的倡导和支持下,创办了《文史哲》。  相似文献   

4.
《文史哲》2011,(2):170
<正>2011年是《文史哲》杂志创刊六十周年。作为学术界的重要公共期刊,《文史哲》杂志六十年来在海内外赢得了较高声誉,这与人文学科各领域学者的支持与关爱密不可分。值此之际,编辑部拟举办"《文史哲》杂志创刊六十周年庆典",与文史哲各界学者们一起回顾杂志六十年来所走过的行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新老作者的联系,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对《文史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文史哲》编辑部于4月2 3日在上海举办“《文史哲》南方作者座谈会”,来自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的5 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家出于对《文史哲》的热爱,畅所欲言,就该刊发展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陈炎主编首先介绍了《文史哲》自1 95 1年创刊以来走过的风雨历程以及推动学术进步、扶植学术新人的办刊宗旨和追求厚重扎实的办刊风格,同时也指出面对学术期刊竞争日趋激烈和期刊评价体系的介入等因素,《文史哲》所面临的种种困惑。与会学者围绕《…  相似文献   

6.
大会发言     
《文史哲》杂志主编蔡德贵教授的发言尊敬的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让我代表《文史哲》编辑部全体同仁对各位前来参加“人文精神与现代化”研讨会暨《文史哲》创刊50周年庆祝活动,表示衷心感谢。现在,我把《文史哲》近年来的工作向各位来宾简要介绍一下。介绍侧重于近些年的工作,因为以前的工作,徐显明副校长在纪念创刊50周年的文章中已经写得很详实,各位来宾可以翻阅。我在这里不再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 新山东大学成立以来,校领导对学校建设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对文科各院系的建设非常关心,对《文史哲》的工作也给…  相似文献   

7.
孙基林 《文史哲》2005,(5):27-30
2005年10月8日,是中国现代杰出诗人、山东大学校友臧克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文史哲》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得到了臧克家先生深切的关怀和鼓励,他长期担任《文史哲》编委、顾问,经常为《文史哲》审读稿件、推荐青年作者,每次回母校他总是要到《文史哲》坐坐,在《文史哲》庆祝创刊50周年的时候,他欣然命笔题词“高枝独秀”,高度评价《文史哲》在学术界的地位、鼓励《文史哲》同人再接再厉……。为了缅怀和纪念臧克家先生,我们特以“传统、时代与诗歌创作”为题组织了这次学者笔谈。诗人臧克家从传统中走来,又沐浴了五四新文化的风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历经几个不同时期,始终保持着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丁尔纲先生的文章纵论古今,肯定了臧克家的创造,确立了臧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臧克家承前启后,是中国特色新诗的新起点的奠基者和开路人;孙基林教授的文章,则从诗人经验与记忆的创作论角度,采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说了诗人臧克家的乡村情结和诗作的乡村意象;蒋登科教授的文章从创作动力的角度,指出了诗人两种鲜明的表现姿态,即批判与顺应;李掖平教授的文章,则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实语境与臧克家诗歌的本质联系及其艺术的写实价值……视角不同,观点各异,读来给人许多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丁尔纲 《文史哲》2005,(5):22-27
2005年10月8日,是中国现代杰出诗人、山东大学校友臧克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文史哲》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得到了臧克家先生深切的关怀和鼓励,他长期担任《文史哲》编委、顾问,经常为《文史哲》审读稿件、推荐青年作者,每次回母校他总是要到《文史哲》坐坐,在《文史哲》庆祝创刊50周年的时候,他欣然命笔题词“高枝独秀”,高度评价《文史哲》在学术界的地位、鼓励《文史哲》同人再接再厉……。为了缅怀和纪念臧克家先生,我们特以“传统、时代与诗歌创作”为题组织了这次学者笔谈。诗人臧克家从传统中走来,又沐浴了五四新文化的风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历经几个不同时期,始终保持着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丁尔纲先生的文章纵论古今,肯定了臧克家的创造,确立了臧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臧克家承前启后,是中国特色新诗的新起点的奠基者和开路人;孙基林教授的文章,则从诗人经验与记忆的创作论角度,采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说了诗人臧克家的乡村情结和诗作的乡村意象;蒋登科教授的文章从创作动力的角度,指出了诗人两种鲜明的表现姿态,即批判与顺应;李掖平教授的文章,则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实语境与臧克家诗歌的本质联系及其艺术的写实价值……视角不同,观点各异,读来给人许多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蒋登科 《文史哲》2005,(5):30-31
2005年10月8日,是中国现代杰出诗人、山东大学校友臧克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文史哲》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得到了臧克家先生深切的关怀和鼓励,他长期担任《文史哲》编委、顾问,经常为《文史哲》审读稿件、推荐青年作者,每次回母校他总是要到《文史哲》坐坐,在《文史哲》庆祝创刊50周年的时候,他欣然命笔题词“高枝独秀”,高度评价《文史哲》在学术界的地位、鼓励《文史哲》同人再接再厉……。为了缅怀和纪念臧克家先生,我们特以“传统、时代与诗歌创作”为题组织了这次学者笔谈。诗人臧克家从传统中走来,又沐浴了五四新文化的风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历经几个不同时期,始终保持着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丁尔纲先生的文章纵论古今,肯定了臧克家的创造,确立了臧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臧克家承前启后,是中国特色新诗的新起点的奠基者和开路人;孙基林教授的文章,则从诗人经验与记忆的创作论角度,采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说了诗人臧克家的乡村情结和诗作的乡村意象;蒋登科教授的文章从创作动力的角度,指出了诗人两种鲜明的表现姿态,即批判与顺应;李掖平教授的文章,则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实语境与臧克家诗歌的本质联系及其艺术的写实价值……视角不同,观点各异,读来给人许多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掖平 《文史哲》2005,(5):31-34
2005年10月8日,是中国现代杰出诗人、山东大学校友臧克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文史哲》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得到了臧克家先生深切的关怀和鼓励,他长期担任《文史哲》编委、顾问,经常为《文史哲》审读稿件、推荐青年作者,每次回母校他总是要到《文史哲》坐坐,在《文史哲》庆祝创刊50周年的时候,他欣然命笔题词“高枝独秀”,高度评价《文史哲》在学术界的地位、鼓励《文史哲》同人再接再厉……。为了缅怀和纪念臧克家先生,我们特以“传统、时代与诗歌创作”为题组织了这次学者笔谈。诗人臧克家从传统中走来,又沐浴了五四新文化的风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历经几个不同时期,始终保持着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丁尔纲先生的文章纵论古今,肯定了臧克家的创造,确立了臧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臧克家承前启后,是中国特色新诗的新起点的奠基者和开路人;孙基林教授的文章,则从诗人经验与记忆的创作论角度,采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说了诗人臧克家的乡村情结和诗作的乡村意象;蒋登科教授的文章从创作动力的角度,指出了诗人两种鲜明的表现姿态,即批判与顺应;李掖平教授的文章,则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实语境与臧克家诗歌的本质联系及其艺术的写实价值……视角不同,观点各异,读来给人许多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学术论坛》是广西社科类创刊最早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 2 0多年来 ,刊物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开展理论探索 ,鼓励学术争鸣 ,刊登了不少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社科理论文章 ,培养了一大批社科理论人才 ,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术论坛》曾先后荣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广西十佳社科期刊”,并被列入“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学术论坛》坚持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 ,欢迎理论联系实际 ,学术…  相似文献   

12.
《学术论坛》是广西社科类创刊最早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二十多年来,刊物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理论探索,鼓励学术争鸣,刊登了不少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社科理论文章,培养了一大批社科理论人才,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术论坛》已被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广西十佳社科期刊”等殊荣。《学术论坛》坚持思想性、理论性、学术…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2014,(5)
<正>《文史哲与中国人文学术编年(1951-2011)》余英时先生曾经写道:"《文史哲》杂志自问世以来即波澜壮阔,一展卷而数十年人文思潮之起伏尽收眼底。"本书试图通过编年这一朴素的体裁,原生态地勾勒一本重要学术杂志的生长年轮,并藉此反映当代中国学术的变迁和演进历程。该书是一部杂志的编年史,更是一部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编年史。本书在遍检《文史哲》创刊以来所刊发的七千余篇文章基础上编就。自创刊以来,《文史哲》就坚持"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阅读本书,既能了解李希凡、蓝翎、李泽厚、汝信、庞朴、张传玺、葛懋春、汤志钧  相似文献   

14.
《新疆社会科学》(包括汉文版和维吾尔文版)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理论刊物。创刊10年来,为繁荣自治区的社会科学研究,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新疆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经有关部门批准,《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改版分为社会经济版《新疆社会经济》和文史哲版《西域研究》,与此同时还创办了《新疆社会科学》哈萨克文版,这是自治区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对此,我谨代表自治区党委,并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名义,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我想借此机会,  相似文献   

15.
回忆早期《文史哲》杂志社社长华岗同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正> 今年是《文史哲》杂志创刊三十周年,《文史哲》的年轻读者,大概不大知道华岗同志和《文史哲》的关系吧!但是,对于五十岁左右的老读者来说,华岗的名字和《文史哲》简直是无法分开的,只要翻阅一下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五年的《文史哲》目录,就可以看到他是这个时期《文史哲》上发表文章最多、影响最大的作者,从总第一期到总第三十五期,他大约发表了近四十篇文章,几乎每期可以读到他的文章。这个时期是  相似文献   

16.
《文史哲》2011,(2):169
<正>创刊于1951年5月1日的《文史哲》,是一份在海内外人文学界享有巨大声望的老牌学术期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曾几度左右中国大陆的主流学术方向,引领了人文学术的潮流,至今仍被学坛看作风向标之一,在海内外深受尊重和推崇。《文史哲》是新中国第一家高校文科学报。创刊伊始,《文史哲》即坚定不移地恪守"学者办刊,造就学者"的原则。"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家学术名刊,《文史哲》这家以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而知名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自1951年创刊以来,一向以学术为本位,以创新为生命,不断发掘新的选题,展开新的争鸣。1999年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2003年创设“年度名篇奖”,每年通过专家评出年度名篇1—3篇,并分别给予作者一万元的奖励。该奖项业已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2005年设立“海外编委会”,增强了期刊的开放性,进一步密切了与海外学者的学术联系。 《文史哲》以学术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为办刊宗旨,以学术创新为择稿的首要准则,注重刊发采纳新材料、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方法、开拓新领域的学术文章,热切关注确有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能够促进学术进步的理论争鸣。 《文史哲》主要开设有“人文前沿”、“疑古与释古”、“国学研究”、“审美文化研究”、“海外中国学研究”、“与名家对话”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品牌栏目,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学术论坛》是广西社科类创刊最早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二十多年来,刊物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理论探索,鼓励学术争鸣,刊登了不少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社科理论文章,培养了一大批社科理论人才,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术论坛》已被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广西十佳社科期刊”等殊荣。《学…  相似文献   

19.
中山大学杨海文博士浸沉于孟子研究达十余年,今有《浩然正气——孟子》面世(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显露出三个“一”的特点,即集中西哲理为一体、熔古今议题为一炉、合文史哲为一身。是书语言通俗易懂,为人文哲理随笔性质的学术著作,读来没有沉闷滞重的感受,给人以船只顺流而下的舒畅感。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东西方文化激烈撞击、我国经济改革迅猛发展、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急剧变化的今天,一种崇高而沉重的使命感,促使学术界重新思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发展前景。为纪念《文史哲》创刊三十五周年,《文史哲》杂志编辑部和山东大学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于1986年6月10日至11日在山东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学术讨论会”。山大、山师大、省社科院、齐鲁书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等单位的一百多位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现将讨论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