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霸权主义是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外交的一个基本政策,这一政策为邓小平在新时期所继承并有很大发展。但在谁搞霸权就反对谁的思想中,又包含了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人们对此必须有正确理解;作为现实主义者,邓小平在形势发展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调整这一思想,不断超越其中的理想主义因素。反对霸权主义,是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这也是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一以贯彻始终的政策,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策。它在中国的外交实践中具体地表现为,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永远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2.
陈和香 《探求》2014,(3):21-26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世界上公认的国际战略大师,他们的反霸维和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都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外交的主要任务之一,并强调中国永不称霸.他们这一深邃的思想,是毛泽东邓小平国际战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前流行的“中国威胁论”的有力驳斥,有助于更好地贯彻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3.
试论邓小平的人权思想薛立新人权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和平发展之机,处心积虑地把人权问题引入国际的一切领域,以“人权警察”自居,实施“人权外交”战略,把人权问题作为处理国际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关系,干涉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4.
外交大战略是国家指导较长期内外交事务的相对稳定的总体战略设计和框架。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外交大战略的正确选择部分地来源于对世界政治的世纪性规律的某种遵循。中国外交大战略的选择客观上受自身国力、世界政治世纪性规律和国际体系状况的制约,主观上与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与外交传统有很大的关联。“伙伴战略”是中国新世纪外交大战略的理性选择,即中国应该成为世界“领导者”及其国际秩序某种程度的认同者和更大程度上的合作者,而不应仅仅是一个孤立主义的旁观者,绝对不能演化成现行世界秩序的挑战者。只有顺应合作潮流,融入国际秩序,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利益,变革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5.
学习邓小平的外交战略理论夏旭东,戚文焕邓小平有关国际问题和外交政策的论述很多,它涉及面很广,是整个邓小平理论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外交战略理论体系。现将我们感受最深的几点概述如下:-、世界大战不是迫在眉睫邓小平指出,“党的十一...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小平同志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及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传统文化的精髓为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思想材料。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的国际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该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领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内政治基本稳定、经济高速增长;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外交策略日趋成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与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紧密相关.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既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本文试就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做一个初步的探讨.正确把握时代主题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依据科学分析时代主题,正确估量国际形势及发展趋势,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策略的主要依据.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和把握曾发生过偏差.尤其是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我们对世界和平力量制约战争力量认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与毛泽东地区经济发展思想的比较○董雅丽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造成了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地区经济发展思想则是对毛泽东有关思...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萌芽于20世纪40、50年代“一个中间地带”思想,雏形于60年代的“两个中间地带”思想,正式形成于70年代初期。毛泽东以国家利益与主权诉求为逻辑原点,以矛盾对立统一论为哲学基石,以冷战时代背景为历史平台,以反对霸权主义为主要外交方略,形成了著名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作为中国外交战略和国际关系理论的标志性成果,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具有十分特殊的时代价值,特别是在国际伦理与正义原则、话语权与国家形象、安全机制与战略伙伴关系、相互依存与文化超越等领域形成的理念和原则,是值得我们倍加珍视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于维护中国政治安全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它的最高政治目标,说得通俗点,就是让我们的朋友多多的,让我们的敌人少少的,为我们的国家发展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交环境。在历史长河中,只有持中道的人,才能为别人留有余地;只有为别人考虑的人,才能广交朋友。今天中国发展了,我们的姿态要因此放低一点。友谊第一,利润第二,财大不可气粗,要汲取历史上俄国在中东铁路和德国在巴格达铁路上越帮越忙、交友不成反为仇的教训;深入体会和总结毛泽东"坦赞铁路"将中国和非洲人民友谊联结迄今的成功经验,用丝绸之路连起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与第三世界的友谊,再造"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大好环境,中国就可以行稳致远,为中国和世界的社会主义前途赢得明天的荣光。  相似文献   

11.
王剑华  傅明 《唐都学刊》2004,20(2):141-144
邓小平理论中最富魅力的华彩篇章之一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强调国家利益至上 ;突出实力外交 ,既量力而行 ,又有所作为 ;把高度复杂的外交战略变得更易感知更易操作。理性、务实并且冷静。因此 ,继续深入贯彻这一外交思想 ,中国外交无疑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相似文献   

12.
对邓小平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几点认识刘长祥,李联删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对...  相似文献   

13.
我们要永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陆奇(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命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重新提出这一科学命题,并把它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他说:“思想路线是什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4.
在迈向一个全球大国的进程中,中国需要为自己设计一项全面的外交战略。这项战略将不仅能够保证中国近期外交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将确保中国成功地实现向一个综合实力大国的转型。本文提出,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应奉行一项“伙伴战略”,即优先追求国家的经济发展,优先采用伙伴外交的手段,重视发展和主要力量中心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追求中国外交目标的最佳实现。本文的第一部分将论证,这种战略是在中国所处的准多极的国际体系中最为可行的战略。第二部分将阐述这一战略的目标、手段和性质。第三部分将设计这一战略在空间上展开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它的基本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确立了强国富民的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既包括了战略目标、也包括了战略步骤。这一发展战略是在总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想和实践的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逐渐形成了新的战略态势.美国由于深陷越战泥潭,实力受损,在与苏联争霸的斗争中开始处于守势;而苏联则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奉行霸权主义的政策,并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从而对中国构成了更大的威胁.此外,日本、西欧经济地位日益上升,第三世界逐渐兴起,中国的潜力开始为国际社会所瞩目.这种国际关系的巨大变革,为中国摆脱当时所面临的不利局面,改善日渐严峻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历史契机.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开始了中国外交的又一次战略调整,进而打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使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在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普遍原理分析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和现实、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真实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发展理论。这个理论体系由相互联系的发展道路论、发展战略论、发展速度论和发展机制论四大部分构成;它具有鲜明的自主性、突出的人本性、明显的整体性、强烈的现实性和独特的渐进调适性五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论,对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对于指导世界范围内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实践,对于建构更加科学的当代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从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入手,来解决中国的革命和改革问题,其战略基点是一致的。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正确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但也在具体方式、途径和做法方面出现了失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将农民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想,特别是找到了实现这一基本思想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式。他强调发展生产力、改革人民公社体制,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并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业“两个飞跃”等新思路,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有关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历史的、内在的联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与邓小平在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的共识与基础;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对毛泽东的继承与深化;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在吸取毛泽东失误的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所作出的正确阐释和全新概括。因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探索的继承、深化、完善和发展。这就是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建设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农业发展道路。分析和比较毛泽东、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对于今天更好地学习和领会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农业发展的地位:从毛泽东的“农业是基础产业”到邓小平的“农业是根本” 在农业发展战略地位的认识上,毛泽东、邓小平一脉相承,都深刻地看到了中国农业发展在整个社会进步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