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如何提高审计质量,避免审计风险,是我们从事审计业务人员经常想到的问题,审计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审计署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审计署令第八号),对我们从事审计项目做出了具体规范,对我们提高审计质量提出了进一步要求,由此可见,提高审计质量十分重要和迫切,在此,笔营从审计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谈淡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 实践工作中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意义(一)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是实现内审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举措.当前,工商银行内审工作正处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发展的技术转型期和战略机遇期.因此,审计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个方法、手段问题,更是关系到审计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向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起全面冲击的大潮中,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同时也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审计这个以鉴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公允为核心的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这种冲击不仅是技术上的,而且也迫使我们对传统审计的理解和认识重新审视.本文就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过程及现状以及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发表个人的一些见解,与广大审计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中,由于受经济业务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会计估计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检查会计估计数据在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财务事项和情况的合理性、准确性,会计估计事项的审计,要围绕对财务报表具有重大影响的所有会计估计是否已根据合理、可靠的程序和要求来实施,会计估计是否依据会计原则和会计准则呈报并予以适当的揭示等,通过搜集充分、可信的审计证据,作出相应的审计结论.  相似文献   

5.
审计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用于面向数据的计算机审计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首先阐述了审计数据处理在面向数据的计算机审计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审计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其在审计软件中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正在探索的审计数据处理方法,并指出了审计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运用抽样调查开展审计活动,是现代审计业务组织的一个基本方向.符合性比例估计是符合性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文章根据势函数与决策规则的基本原理,对整群审计抽样下的符合性比例估计时所需要的样本数目进行了讨论,内容包括:势函数规则下审计对象符合性比例估计整群抽样时的样本容量,决策规则下审计时象符合性比例估计整群抽样时的样本容量等.  相似文献   

7.
审计的技术方法是指收集审计证据时应用的技术手段。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采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技术方法,获取审计证据。检查是审计人员对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可靠程度的审阅与核对;监盘是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观察地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所进行的实地察看。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科学地分析影响计算机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计算机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进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求出综合评价结果的代数值,这样就可以得到被审单位计算机审计较精确的量化风险水平,它是决定被审会计信息系统是否可审以及如何审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宋立 《山西统计》2001,(10):12-12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与内部控制有关的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制度的设计和审计方面,重在改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和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效果。西方国家研究探索出一种称之为“以内部控制条纹为基础的审计”,这种有别于以经济业务检查为基础的科学审计方法.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又能保证审计质量,成为传统审计转变为现代审计的一项重要标志,使现代会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一)审计中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审计人员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调查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记录;第二,…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内部审计现状 从1983年起在国务院各部委和国营大中型企业陆续建立起内部审计机构,在短短十多年里,在各级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内部审计事业蓬勃发展,但是与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相比,我国内部审计不论在法律法规的建立上,还是在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和质量上以及在业务建设和职能作用的发挥上都明显落后。与西方内部审计相比,差距更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企业建立了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就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内部审计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存在较大缺陷,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认识这些问题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实施审计监督,获取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的的基本手段。 按审查资料数量的范围分为详查法和抽样法。 详查法是审计产生、发展初期普遍采用的方法。当时的经济活动比较简单,审计水平还不高。一般采用从会计的原始凭证开始,依次对记帐凭证帐簿,会计报表逐一进行详细审查的方法,当时审计又称为详细审计阶段。  相似文献   

12.
本期导读     
运用抽样调查开展审计活动,是现代审计业务活动组织方式的一个基本方向。符合性比例估计是符合性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作者在《符合性整群审计抽样的抽样规模研究》一文中,根据势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对审计公证行业提出许多新的要求。理顺社会审计组织体制,使社会审计真正成为独立于各个经济实体、超然于各种利益集团之外的市场中介机构,即是其一。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一、挂靠──与市场经济要求相悖的组织体制在我国,社会审计组织依赖于国家政府机关,起始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整个SO年代,无论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审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从事社会审计业务的组织,绝大多数由行政事业单位发起成立。事务所的注册资金、办公场所、从业人员以及办所后遇到的困难,基本上由发起单位一手…  相似文献   

14.
独立审计质量是影响独立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独立审计质量欠佳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严重地影响到独立审计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其质量欠佳的原因和改进措施,有助于促进独立审计的发展.文章从市场机制的角度来阐述其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初步想法以供商讨.  相似文献   

15.
一、高校内部审计角色的定位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是对国家审计本质及其功能的理性认识和科学定位,适应了审计环境的变化及审计自身的发展,完全符合我国审计的实际和发展规律."免疫系统"论的提出,必将极大地推动国家审计,乃至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邹斌 《山西统计》2001,(2):29-29
审计统计工作在审计监督过程中具有监督与服务审计工作的作用 ,准确可靠的统计资料是统计分析的灵魂 ,而时效性就是统计分析的生命。因此 ,必须保证审计分析的时效性。当前审计统计分析普遍跟不上审计工作的要求 ,明显滞后于审计工作 ,审计统计分析的时效性较差 ,其重要原因是 :(一 )主要是统计人员知识面窄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以前统计人员习惯于传统的统计报表业务 ,只注意数字 ,认为统计工作就是会报表 ,不注重分析 ;只注重学习统计知识 ,不注重学习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新政策、新理论。要准确地、全方位地观察分析审计…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易仁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参与企业风险管理,更多进行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她介绍说,2005年内部审计规避的损失浪费达到60多个亿,增加效益2000多个亿.……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环境审计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审计是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环境审计的监督职能,对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节能减排和有效利用资源,都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环境审计的含义进行阐述,而后对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环境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符合性抽样是抽样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性比例估计是这种抽样审计的主要内容.文章根据势函数与决策规则的基本原理,对分层审计抽样下的符合性比例估计时所需要的样本数目进行了讨论,包括势函数规则下审计对象符合性比例估计时的样本容量,决策规则下审计对象符合性比例估计时的样本容量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大审计的概念出发,论述了大审计有系统性、宏观性、多样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五个特征。同时指出,在审计工作中必须树立大审计观念,正确处理好以下七个关系: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审计人的关系;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关系;审计机关内部一线与二线的关系;审计实力与审计理论的关系;中国审计与外国审计、现代审计与古代审计的关系;审计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关系;审计热点、重点、基本点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