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道德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道德风险源于人的自利本性.企业经理的道德风险是指,经济代理人在对他行为的后果不必承担全部责任的情况下,因追求其自身效用最大化而作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要减少经理的道德风险行为,必须增加所有者和经理的利益趋同性和降低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要求所有者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促使所有者和经理的利益趋同,使经理自觉减少道德风险行为;同时要求所有者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将所有者与经理之间的信息对称化,迫使经理被动地减少道德风险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信贷市场上,银行和企业分别扮演着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角色,两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重点探讨了信贷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性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机制设计、寻租行为等经济学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认为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是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之间的契约理论、代理理论中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导致委托人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的理论;实施股票期权对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治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减少企业现金支出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股票期权制的实施范围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性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股票期权的授予者应是企业经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4.
在信贷市场上,银行和企业分别扮演着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角色,两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重点探讨了信贷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性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机械设计、寻租行为等经济学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道德风险是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其原因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努力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等。探讨在证券投资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中,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存在的道德风险成因问题,并设计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契约模型。  相似文献   

6.
代理人有悖于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会给委托人带来风险 ,这便是“道德风险问题”。这一问题目前相当严重地存在于部分国有企业 ;解决问题的关键 ,就在于建立和健全与市场激励机制相配套的制度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代理人有悖于委托人利益的行为,会给委托人带来风险,这便是“道德风险问题”。这一问题目前相当严重的存在于部分国有企业;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和健全与市场激励机制相配套的制度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
道德风险是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其原因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努力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等.探讨在证券投资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中,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存在的道德风险成因问题,并设计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契约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基建处长与建筑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合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此外,在高校基建过程中,代理人(建筑商)为了获得高额的经济利益,会利诱委托人(多为高校基建处长),从而导致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共谋。基于以上主要问题,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应该明确委托人与代理人的职责,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委托代理中的财务关系与经理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的组织。以股份公司为例,股东是委托人,管理者是代理人。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函数的不完全一致。因此,代理人就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有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活动,从而出现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分析现代企业中的财务代理关系,并就现代代理理论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实际应用和企业的激励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