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投入产出模型求解条件的经济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玉潜 《统计研究》2003,20(2):54-5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 :AX +Y =X式中 ,A为n阶投入系数矩阵 ,元素aij是非负 (为简化说明 ,本文设aij>0 )的投入系数 ,其含义是j产品部门 (以下简称部门 )生产 1个单位的总产出所投入 (消耗 )的i部门产出量 ;X为总产出向量 ;AX为中间产出向量 ;Y为最终需求向量。对于非负 (元素不全为 0 ,以下同 )的最终需求Y ,需要什么条件才具有正的均衡总产出X ,即满足上面平衡关系式的正值总产出 ,投入产出分析给出了两个数学条件 :霍金斯—西蒙 (Hawkins Simon)条件 (以下简称H …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从不同产业层次研究最终需求的增加值诱发依存状况,通过计算三大最终需求的增加值诱发额、诱发系数和依存度系数,得到经济增长动力的最终需求因素综合分析结果,为吉林省进一步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孙利荣 《统计研究》2011,28(6):87-91
 内容提要:基于居民部门封闭的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扩展,并将政府部门从最终需求列中转移出来,纳入到生产部门,列入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政府部门所在的行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各部门(包括居民部门)的税收支付,政府部门所在的列是政府对各个部门的各种消费品和劳务的消费额,得到了扩展的局部闭投入产出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各种乘数。进一步将投资考虑进去得到动态投入产出扩展模型,使得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居民部门、政府部门成为一个完整的投入产出平衡体。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一种带投资时滞的随机投入产出模型,得出了由该模型确定的投入产出向量为嵌入马氏链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周平  王黎明 《统计研究》2011,28(7):71-78
 居民最终需求已成为我国碳排放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为了测算我国居民因最终需求而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本文以1992-2007年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结合能源消费实物量数据,编制出混合单位的能源投入产出表,从而得到居民碳间接排放量占居民碳排总量70%以上且呈上升趋势的结论。在能源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分解模型,对居民最终需求及相关经济活动引致的碳间接排放量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最终需求总量、城乡消费比例及居民消费结构三个因素的变化是促进碳间接排放量增加的因素,以能源消耗系数下降为特征的生产技术进步是促使CO2间接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投入产出乘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保 《统计研究》1999,16(5):55-58
一、投入产出乘数凯恩斯投资乘数将国民经济看成一个部门,进行的是总量分析,如果要分析对某一个具体部门最终需求的单位增加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乘数效应,可以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来进行。投入产出模型中的列昂惕夫逆矩阵(I-A)-1又称为矩阵乘数,其某一列的合计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Leontief发明的投入产出技术,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想,建立投入产出扩展核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多因素影响分析核算模型,为在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条件下,研究科技进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等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核算工具.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出发,通过构建最终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模型,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用广东省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作实证分析后,得出:消费需求在总量、速度和效率上都远比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两点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友国 《统计研究》2009,26(7):34-36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和Dietzenbacher和Los提出的完全结构分解方法建立了最终需求模式变化及其环境影响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评价了中国最终需求模式变化对S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987-2006年,中国的最终需求模式变化整体上是不利于减少SO2排放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最终需求中出口的份额大幅上升而消费的份额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SO2排放强度高的产品或服务在整个最终需求中的份额有所上升。不过,相对于需求总量和技术变化的影响而言,需求模式变化对SO2排放的影响很小。因此,未来中国要通过税收等灵活有效的激励措施加强或进一步推动需求管理,形成更具有可持续性的需求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需求为随机变量的多周期库存优化模型。经典的经济订购批量(EOQ)模型假设需求是固定常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考虑了需求随机变化情况下的库存优化问题。建立了在需求随机变化条件下的优化模型。并且采用蒙特卡洛仿真和Matlab优化技术对建立的库存模型求解,最后在实例中对有关敏感性参数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系统决策,根据统计得到销售周期和订货批量出现的频率,得出统计上最优销售周期和订货批量。  相似文献   

11.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保险业是比较特殊的部门之一.怎样确定保险部门提供的保险服务的总产出,怎样在各中间需求部门和最终需求部门之间分配保险部门的总产出,是编制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过程中一个有争议而又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正态余项的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伴随置信度的线性回归模型。在一定概率下,设计随机变量以均值为中心的置信区间,建立机会约束规划,并在一定置信度下转化为确定性规划,应用LINGO 11优化软件求解,构造出伴随置信度的线性回归模型,实现对随机变量观测值信息的动态应用,可以实现伴随置信度的预测。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依置信度不同程度地反映观测数据的多方面信息,选择最佳线性回归方程,更好满足需要。该模型有异于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的优点,丰富了线性回归分析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收益系数和风险系数均为随机变量的情况下,为满足不同风险偏好者实际投资的需要,分别建立了资产投资组合优化问题的随机期望值模型和随机机会约束规划模型.为了有效求解优化模型,采用了将随机模拟、神经元网络及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智能算法.最后通过数值实例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廖明球 《统计研究》1987,4(1):35-37
一、静态模型向动态模型转化的构想静态模型建立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利用了投入产出表的横向平衡关系,即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总产品。要把静态模型转化为动态模型,也应该从投入产出表的横向平衡入手进行构想。依据列昂节夫投入产出动态模型的思想,把最终产品分成投资产品和最终净产品两部分,这样可以将投入产出表的横向平衡关系写成:中间产品 投资产品 最终净产品=总产品。这个平衡表达式,就是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框架。  相似文献   

15.
郑峥 《统计与决策》2016,(17):61-63
在区域经济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经济的最优化是区域经济优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文章将通过投入产出法当中的基本平衡模型和动态平衡模型探讨区域经济平衡的条件,并通过多目标规划的方法和投入产出法相结合的形式,探讨对区域经济进行最优化管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很大差异。文章以全国1997年区域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国民经济各项最终需求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影响,比较了不同区域最终需求的诱发效应与依存度,以及同一区域不同产业、跨区域各产业之间最终需求的诱发效应和依存度,为宏观调控和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沃西星·列昂惕夫发明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不仅在宏观经济的计划制定、调整、预测和有关政策的模拟方面有重要用途 ,而且能够通过其基本平衡模型 ,根据研究目的 ,按照一定数学规则 ,推导出经济含义明确、比较实用的新模型。为了分析科技进步 (以下称为生产技术 )、最终需求 (包括政府消费、居民消费、资本总形成 )、对外贸易 (以下称净流出 )等因素在一定时期对国民经济及其结构的影响程度 ,我们依据投入产出基本平衡模型 ,建立了投入产出偏差分析模型 ,并结合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效果比较理想。  一、模型的建立1 基本原…  相似文献   

18.
正所谓投入产出乘数,是指在投入产出数学模型中起着乘数作用的部分,即(I-A)-1,亦称列昂惕夫逆矩阵,或称完全需求系数矩阵。其实际的经济含义是,当最终产品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对社会总产品的完全需求量,它的乘数作用和意义完全体现在投入产出模型中,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结构分解技术和投入产出理论,提出了总偏差、增长性偏差、结构性偏差的概念,通过总产出和总投入平衡关系,推导出了初始投入、国内最终需求、出口、进口以及技术进步之间的偏差影响关系,形成了完整的投入产出偏差模型,这个模型包括总偏差模型、增长性偏差模型、结构性偏差模型三部分。其中,结构性偏差模型可以更清晰地分析经济系统的结构性变化,能够为考查政策的有效性和经济系统的健康性以及实际经济系统与预期的偏离程度的测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现实中经济发展变化的随机性,本文研究了具有随机投入产出消耗系数矩阵的随机投入产出模型,得到了该模型的经济稳定增长解不存在的结论。即经济崩溃时间为无穷大的概率为零。从而,从数学上证明了经济不断调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