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阎革 《学术论坛》2002,23(3):38-41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 ,是随着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任务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 ,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一元论的观点不能动摇。文章认为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 ,物质财富的生产 ,更多的是依靠科学技术 ,即知识。但是 ,知识本身(包括知识产品 )不会创造价值。所谓知识创造价值 ,实际上仍然是劳动 (包括脑力劳动 )创造价值 ,所以不能用“知识价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文章还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问题进行论述 ,认为不一概肯定 ,也不一概否定 ,要作具体分析。最后 ,作者认为 ,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必须阅读马克思的全部经济学著作 ,防止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除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外,还包括科技劳动、创业劳动、经营管理劳动、教育艺术劳动和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这些劳动都是复杂劳动,都能创造价值。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并作出了杰出贡献。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处理价值生产与分配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峰明  牛变秀 《学术界》2005,26(6):98-111
"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同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或者说,第三产业发展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系问题,是劳动价值论争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长期以来没有给以科学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对主张"拓展"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含义和适用范围的"拓展论"提出质疑,并以马克思的原典理论为依据,阐明(1)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时代不容忽视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从正面系统、直接地阐发了自己的见解.(2)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看,一小部分服务劳动因其生产物质产品而在"可能性"上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绝大多数服务劳动因其中耗费的服务劳动力商品和其他物质商品而具有价值,但本身则不创造价值.一切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只要它们是商品并具有价值,就必然是"物质的",或者说是物质的东西所具有的.服务产品的商品特征和价值规定,与其中的非物质内容比如它的政治的、精神文化的内容,与它的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规定没有任何关系.(3)要正确认识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必须辩证地看待社会的"劳动体系".社会生产的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劳动的性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同时这些劳动又密切相联,彼此不可或缺.不创造价值的劳动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更不意味着就是剥削劳动.  相似文献   

4.
关于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框架下,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给出满足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假设条件,对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进行论证,并认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时期,第三产业及相关的服务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提高。关于服务产品的价值决定问题,笔者已另文作过论证。本文拟进一步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角度,对第三产业在社会再生产公式中的关系,地位、及其处理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一、两种混淆当前,在我国经济学界部分同志中,对第三产业及服务产品,存在着两种认识上的混淆: 其一,是否认服务劳动的生产性,认为它不能产生价值。其实,马克思把它称之为“在  相似文献   

6.
社会服务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包亚钧(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讲师)我国近几年来以社会服务劳动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否相悖?马克...  相似文献   

7.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发展等三产业显得越来越重要。可是,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十分落后,其原因之一是受旧的理论束缚,认为物质部门的生产者才创造价值,服务劳动人员不创造价值。这样就容易把消费和为消费服务的行业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为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有必要对劳务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分析,为其正正名。我认为,劳务是商品,服务劳动同样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荣材 《兰州学刊》2006,1(1):143-146
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需要进行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按营利性把服务业分为非营利性服务部门和营利性服务部门;按服务提供方式把服务业分为公共服务部门和私人服务部门。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营利性和私人服务部门的资本循环公式。利用所得出的公式,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资本循环理论,本文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营利性服务部门和私人服务部门的服务劳动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9.
劳动价值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认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既要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 ,又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不断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基于这一理念 ,本文认为 :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 ,试图用扩大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外延而把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纳入创造价值的范畴是不科学的 ;第三产业并非都创造价值 ,如果认为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 ,那就混淆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别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分别作用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科技极大地提高了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但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和新价值 ;社会总产品价值只分解收入的观点是马克思曾严厉批判过的斯密教条 ,它不仅在理论上不能说明产品价值中的C部分为什么消失了 ,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值构成的现实 ;产品的价值决定和收入分配具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产品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 ,而收入分配的方式则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不能因为我国现阶段提出要按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 ,而认为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了价值的创造 ,断言按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存在剥削。本文认为 ,我国经济理论界之所以在劳动价值理论上存在一些模糊的认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先进生产力的获得和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社会分工和企业内分工有了很大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第三产业或服务劳动 ,创造着构成商品价值另一类的服务价值。现代企业内分工的发展 ,创造性劳动创造着比简单劳动高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值。劳动资本化和资本劳动化使现代企业的剩余价值为资本和劳动共享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第三产业理论的提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从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服务消费品、服务的功能、特点、生产公式、发展趋势、非实物产业的划分等 7方面,对第三产业理论作过原则性提示,对我国树立新的产品观和产业观、探索第三产业运行规律、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在实践中发展政治经济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挖掘马克思的服务理论遗产,并不排除从西方经济学中吸取有益研究成果,还包括应该正确认识服务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劳动价值论所说的“劳动”与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有很大差别 ,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受到挑战的主要原因。劳动价值论中认为不创造价值的劳动 ,现在不仅成为创造价值的劳动 ,而且比过去认为的创造价值的物质生产劳动更加重要、更有意义、创造的价值更多。第三产业劳动、知识劳动、信息业劳动、管理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第三产业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政策入手,试析其理论原因。在理论上,我们曾片面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再生产理论,认为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才能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而第三产业的大多数部门只消耗社会财富,不能创造价值。显然,这种认识过份强调了第三产业劳动不生产物质产品,却忽视了它能够提供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务产品和精神产品。事实上,第三产业劳动提供的使用价值也能够以其效用来满足人们的需要。面包可以驱除饥饿;洗浴可以清身爽体;看戏可以带来美感享受,等等。无论是以哪种形式满足人们的需要,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使用价值。第三产业劳动在创造特殊使用价值的同时又形成了价值,也就是花费在劳务生产和精神生产上的凝结在“服务”之中的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它在商品交换中表现为价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总体工人论”与我国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些文章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总体工人的论述得出了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结论 ,这是不妥的 ;应该把第三产业中从事商品生产、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其他方面的活动和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严格区别开来 ;把第三产业的收入与其本身创造的价值严格区别开来 ,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概肯定或否定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服务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 ,劳动价值论遇到了新挑战。争论的焦点在于 :是否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 ?我认为 ,三大产业的所有劳动 ,无论是工农业劳动 ,还是服务劳动 ,只要它们能创造出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 (不论是实物形式的还是非实物形式的 ) ,就创造价值。第三产业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论点可以根据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按照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服务产品的价值的线路来论证①。否认第三产业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观点 ,关键是看不到非实物产品和非实物使用价值的存在。人类的经济实践已…  相似文献   

16.
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大厦的基石。研究劳动价值理论,要坚持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抽象法,要坚持马克思创造价值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投入的活劳动(抽象劳动)的基本观点;要坚持马克思关于多种新活劳动因素不是创造价值的现实泉源但具有价值增值可能性的观点;要把握好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的含义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技劳动体现了人类独具的创造力,管理劳动体现了人类独具的组织力,服务劳动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结合实际,对生产劳动的定义或“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形成了所谓“宽中窄”三派,我认为这三派似乎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我认为,只有既坚持马克思在价值论上的重大贡献(商品的价值不是物,而是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又发展马克思的价值论的某些结论(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是物的自然属性),坚持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仅是物,也是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才可能正确和全面地回答什么是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首先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内涵丰富了 ,脑力劳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其次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外延扩大了 ,第三产业的劳动、非公有制经济中企业主的管理劳动也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9.
蒋海益 《江汉论坛》2002,3(7):39-4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着重对生产要素职能(功能),尤其是资本职能(功能)进行价值分析。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作为唯一要素决定价值;在现代生产过程中已是多种要素功能互补共同决定价值。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绝不是“价值一元论”。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重新诠释为“功能价值”分析,既符合马克思的本意,也将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国际价值论是指导中国对外贸易实践的基本理论。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使得创造价值劳动的内容大大扩充——生产要素增多、活劳动含量减少、服务劳动扩大。因此 ,我们要深化对马克思国际价值论的认识 ,用于指导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对外贸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