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鲁甸县是云南省三十八个贫困面较大的县分之一。全县设一镇、九区、七十四个乡,总人口2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6.5%,少数民族人口占18.7%,总面积1487km~2,山区面积占87.4%。 近几年来,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翻番,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8,260万元,比1980年增长1.55倍,粮食总产量1.49亿斤,比1980年增长34%;财政收入650万元,比1980年增长2.4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尽管这样,鲁甸县并没有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给新疆经济注入了活力,国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十年来,新疆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企业到上层,逐步深化,新体制的逐步确立,旧体制的变革,外引内联的有效进展,给经济注入了活力与生机,经济和社会方面发生了突出变化。到1990年新疆国民生产总值达251.88亿元,比1980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8%,国民收入204.95亿元,比1980年增长1.58倍,年均增长9.9%,社会总产直达458.65亿元,比1980年增长1.87倍,年均增长11.1%;地方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4.03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21.78亿元,增长4.4倍;十年来,新疆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连续夺得了农业十三年丰收,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676.89万吨,比1980  相似文献   

3.
<正>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佛山市,从1979年到1986年短短的八年间,经济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33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28亿元,增长2.87倍,年均递增18.4%,比全省的增长速度高出6.4%;1984年已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第一个翻番;1987年达到157亿元,比1986年增长22.7%,预计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70亿元左右,提前1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7亿元跃升到1986年的54.29亿元,增长2.2倍,年均递增15.6%,比全省高4.7%;人均国民收入1495元;1987年国民收入达78亿元,比增16.95%;198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3.36亿元,比1978年增长5.7倍,年均递增24.3%;农民人均年收入1986年为1016元,比1978年增加了800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北省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产大幅度增长,人民收入相应提高.1987年全省国民收入预计365亿元(不变价),人均729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68和2.97倍.反映在市场上,商品购销增幅大,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1987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65.27亿元,比1978年增长3.45倍年递增13.2%,高于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11.9%的速度.居民消费额269.64亿元,人均485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794元,农村居民人均399元,比1978年提高130.3%和210.7%.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大连市甘井子区经济迅猛发展。从1980年起,城乡集体总收入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递增。特别是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经济建设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城乡社会总收入达94亿元,比上年增长95%。有4个镇被省政府授予发展乡镇企业明星镇;有4个镇、10个村获得大连市乡镇企业“龙旗”和“虎旗”。到1993年底,社会总产值和城乡经济总收入实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采取了一些符合贵州实际的政策,开展多种经营,进行商品生产,贵州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1983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34.7%,年平均增长10.4%,大大超过了前三十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仍是全国倒数第一,人均工农业产值仅395元,只及全国的44.6%,人均国民收入260元,相当于全国的57%,没有摆脱“干人”地位。贵州以富列前茅的资源而贫居全国经济之末,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商品生产不发达。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只能靠廉价出卖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过日子。很显然,要使贵州富裕起来,关键在于:面向开发,大力发展商品生产。货币与信用是商品生产发展的产物,又是发展商品生产的手段。它在商品从生产起点到  相似文献   

7.
一、我省商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工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同时我省商业也有较大的发展。1985年,全省社会商业网点93.07万个,从业人员194.4万人,比1980年分别增长14倍和1.2倍。商品购进206.86亿元,商品销售243.89亿元,比1980年分别增长60.58%和54.8%,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新疆正在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及第二欧亚大陆桥贯通的历史机遇,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抓住当前有机时机,加快经济发展,争取过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的谈话精神,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为90年代新疆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治保证。一、“六五”、“七五”期间,新疆经济增长的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经济发展很快。“六五”期间,新疆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为12.83%,其中:198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72.79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82.9%;国民收入为144.47亿元,比1980年增长72.12%,年均递增11.47%;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  相似文献   

9.
当前,“左”的影响仍然是贵州城市经济“革的主要障碍。推进城市经济改革,发展商品经济,逐步摆脱“干人”地位,必须继续深入清除“左”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各级党政部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左倾错误,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大大调动各部门、各企业和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从工979年到1983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40,6(其中农业增长6.70%,工业增长8.20%),较三中全会前的二十八年的年均增长速度提高1.70%;预算内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净盈利  相似文献   

10.
梁尚荣 《南方论刊》2001,(11):47-48
高州市南塘镇经过“三个代表“的学教洗礼后,镇委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了该镇两个文明建设向前发展.2001年全镇社会总产值估计可达8.3亿元,比1998年增长23.4%,年均增长7.8%;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可达6.9亿元,比1998年增长22.5%,年均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05元,比1998年增长16.6%,年均增长5.5%.……  相似文献   

11.
<正> 夏津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从生产劳动“大呼隆”和分配“大锅饭”的左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并逐步走上商品经济轨道,使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1991年,全县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3.68亿元,比1980年增长6.1倍,年均增长19.5%;全县农民人均收  相似文献   

12.
《徽州社会科学》2006,(2):44-44
——经济实力上大台阶。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主要人均指标进入全省前列。到2010年,全市生产部值达300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番半以上;财政收入25亿元.年均增长15%: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亿元,其中入境客突破100万人次,创汇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建国四十年来,特别是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1988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达1092亿元,比1949年增长20倍。近十年,工农业总产值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超过了“一五”到“五五”计划28年间平均每年增长6.6%的速度。广西的经济建设也有很大发展,到1988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440.7亿元(当年价),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71.8亿元,农业总产值为168.9亿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93倍和4.5倍。但是,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仍较低,经济发展较慢,还有相当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加速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赶上全国的发展水平,不仅  相似文献   

14.
一、江苏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基本状况 江苏的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0年起就已超过农业,近十年来,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更明显加快。1984年以后,工业产值平均以20%的增长率发展。1988年全省工业产值达1884,49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工业比重增至87.4%,工业化水平高于全国及大部分省区。其中乡以下工业产值145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2.4%,比十年前增长3.5倍,产值平均每年以16%、利税总额以12%的速度递增。实现利税181.49亿元,比1978年增长2.1倍,居全国第三位,工业提供的利税约占全省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三左右。因此,工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至关重大。  相似文献   

15.
一、1992年新疆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1、工农业生产继续增长,社会总供给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出口增加,推动了社会需求的增长,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生产连续获得第15个丰收年。粮食总产量706.3万吨,比上年增长5.0%;乡镇企业也获得较快发展,总产值39.3亿元,比上年增长25.7%,乡镇企业总收入3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工业生产保持适度增长,总产值320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重工业产值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工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基础工业发展迅速。煤炭产量220万吨,比上年增长20.6%;原油产量832万吨,比上年增长8.2%。发电量86.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8%;钢材产量40.3万吨,比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到本世纪末要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需要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较大幅程的提高,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将要求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增长5.6%左右。这个速度不仅高于1950——1980年间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增长4.6%的速度,也高于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73—1978年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一、增长与发展及其 所面临的问题 不能否认“七五”时期贵州烟草经济所取得的增长与发展以及对改变贵州地方财政预算约束所作的卓越贡献。与1980年相比,贵州1990年“两烟”产值达23亿元,其中卷烟17亿元,比1980年增长5.3倍;烤烟产量达到28.7万吨,增长4.2倍;卷烟产量达到208万箱,增长3.7倍,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率。结构素质和质量也有较大提高。甲级烟份额由5%提高到22%,嘴烟率由不到1%提高到41%,上中等烟叶比例比1985年提高19个百分点,烟碱含量由0.7%提高到1%以上。烟草效益提高则对改善地方财政预算约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90年“两烟”税收(包括销售税、营业税)达到20亿元,超过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推动地方财政收入比1980年增加4.2倍;其中卷烟销售税金17.8亿元,是1980年的10倍多。  相似文献   

18.
顺应市场规律 加快平凉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应市场规律加快平凉发展丁泽生改革开放以来,平凉地区经济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六五”到“七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4%,粮食总产年均增长5.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人年均增长9.7%。由于城乡改革的逐步深化,所有制...  相似文献   

19.
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调控手段,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改革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分配关系的改革而着手进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财政经济的发展。1990年贵州省地方财政收入达36亿元,比1980年增长4.4倍,年均递增18.4%,同期地方财政支出为49亿元,比1980年增长3.8倍,年均递增14.4%。但是从自身财政平衡的角度观察,财力拮据、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等没有大改观,特别是今年前五个月,财政又出现较大幅度减收,财政困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20.
解决农业后劲不足问题,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是只强调单一的物质投入,还是谋求财力、智力和其它因素相结合的最佳投入结构,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路子?这是应当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回顾衡水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对于回答这个问题,是很有帮助的.“六五” 期间,河北省衡水地区同其它地方一样,也遇到了一个农业投资明显减少的问题.“四五”和“五五”计划时期,全区财政用于支援农业的开支都在1亿元以上,平均每年2千多万元.到“六五”期间,农业投资明显减少了.五年总计支出7千多万元,年平均1500万元,比“四五”和“五五”时期分别下降19.2%和43.2%.在这种情况下,全区农村经济仍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8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9.92亿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多,平均每年增加17.5%,其中,农业总产值(新口径)达到13.44亿元,比1980年增长1.7倍,平均每年增加22.6%,高于全区和全省经济发展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