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涉及山东省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生育模式、人口素质及社会结构等5方面内容,共计16项指标的人口指标体系,是依据各项指标自身的变动规律,结合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所拟定的与未来社会发展基本适应的人口目标体系,将为山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操作性的评价手段和可靠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是消费活动的主体,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社会消费水平产生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速度逐渐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重的老龄化负担,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陷入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增长困境。因此,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进程对消费的影响,不仅可以使我们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清晰的理论认识,同时也可以为当前的应对措施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于潇、孙猛撰文指出,人是消费活动的主体,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社会消费水平产生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速度逐渐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重的老龄化负担,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陷入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增长困境。因此,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进程对消费的影响,不仅可以使我们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清晰的理论认识,也可以为当前的应对措施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和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它是随着人口再生产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人口年龄构成资料进行分析,是制定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现根据199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对重庆市的人口年龄构成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了解一个地区或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变化,为编制各项国民经济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除统计人口数量、计算人口增长速度、分析人口自然和机械变化、了解人口分布状况外,还需进一步地研究人口的各种结构。这样,才能全面反映人口的状况及其规律,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与人口发展的比例关系。为此,我们整理这份资料,试图从年龄结构、男女性别结构、城乡结构和劳动就业结构等四个方面,对上海解放三十年来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持续低生育率的挑战与建议”课题研究报告中的一部分。文章以我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为出发点,研究适度人口量的上限值,再结合人口年龄结构合理化,从数十种生育率方案中选择比较理想的21世纪人口发展理想模式。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浙江省普遍实行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的最佳时机是21世纪中期,当然这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人口负增长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中国也已于2022年开始人口负增长,对人口负增长理论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紧迫。回望历史,人们对人口负增长实现了从现象认识到规律预判的推进,并逐渐聚焦于由长期低生育率引发的内生性人口负增长。从理论机制来看,人口负增长伴随的人口规模缩减和年龄结构老化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各要素产生复杂影响,如劳动力减少、消费下降、储蓄下降、投资预期降低、社会创新活力下降、劳动参与率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的倒逼性积累、资本深化等。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各要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并不一致,最后呈现出来的是多种效应的合力,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塑性提供了政策应对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出过去的10年中发生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一是生育率已经接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二是人口增长速度已经非常缓慢;三是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化;四是人口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在经历了人口迅速转变之后,中国的人口变化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曾经长期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国情正在发生着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将会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都  相似文献   

9.
利用因子分析法剖析河北省各市经济发展程度,评价了河北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为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依据。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指城市所拥有的全部实力、潜力及其在国内外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文章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各城市2003、2004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评价河北省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及其变化,从而为河北省各城市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合适的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研究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为例,从二次人口红利的视角探讨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投入与资本投入的边际效用,并分析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目前的人口结构正处于高储蓄的黄金时期,劳动投入的边际效用明显少于资本投入的边际效用。从而提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教育与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土族人口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族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其数量变动、性别与年龄结构呈现出了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复杂、人口分布的基本态势不规则、各年龄组人口所占比重相差很大、社会总负担系数呈下降趋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口必须有计划地增长,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本文根据西宁市人口现状和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对未来西宁市人口发展的趋势进行定量预测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今后西宁市人口系统的演变过程,为未来对人口的发展采取何种控制方法、手段和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使今后的人口增长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变动密切相关,而且它的变动对未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在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程度不同地面临着人口高龄化问题。在日本,由于战后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变化,加快了人口高龄化的进程。所以,日本的人口高龄化从时间上看,晚于西欧各国,从速度上看,快于西欧各国。从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看,比西欧各国更深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消费效应出发,分析我国当前特定的人口年龄结构对扩大内需的积极影响,明确提出和分析人口消费红利及其现实性,并深入探讨人口消费红利的实现机制,最后提出充分兑现人口消费红利、扩大内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口结构是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产物,了解内蒙古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对制订人口和经济社会政策与规划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六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内蒙古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对内蒙古人口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呈现以下六个特征:一总人口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化为"低低低"类型;二人口的年龄结构不断优化,但老年人口比重上涨,已进入老年型社会;三人口性别结构处于正常范围;四大学生数量上升迅速,人口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五第二产业人口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人口数量上升,人口产业结构得到改善;六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泉州市有关人口数据,以2000年为预测基年,对泉州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趋势和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从而得出泉州市未来一段时期老年的数据,并在对相关预测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泉州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族人口年龄构成状况,不仅是该民族本身人口发展状况的表现特征,也是制定该民族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及其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新疆哈萨克族人口年龄结构的现状、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国外研究表明,储蓄率是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解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储蓄率、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经典模型的基础上,设定实证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政策虚拟变量,利用中国195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以储蓄率体现的“人口红利”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中国储蓄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储蓄率的增长一部分由其本身的滞后效应以及经济高增长来解释,另一部分由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的变化来解释,人口抚养系数下降成为中国储蓄率保持高位水平的根本原因之一,并通过投资机制作用于中国经济增长,由此证实了中国确实存在着以储蓄率体现的“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19.
《河北经济史》(五卷本)为2001年度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河北经济史研究”的最终成果,2005年荣获第四届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该书以河北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轨的历史为主线,客观描述了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轨迹与发展趋势,全面反映了河北经济发展的历史面貌,深入探索了河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全书一方面对河北的生态环境、政区沿革、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制度变化、各部门经济发展、城乡变迁进行了既相对独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我国人口红利达到巅峰,人口总抚养比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11年人口总抚养比开始增加,传统的人口红利出现拐点.然而,在总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人口结构整体变化和其内部变化并不一致,人口红利在人口分布上发生了乡城转移.通过对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中城乡人口年龄结构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少儿抚养比一直高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城镇地区的总抚养比远低于农村地区.导致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和人口红利乡城转移的原因在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城乡差别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大规模的乡城人口流动,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为了获取更有效的人口结构转变收益和城镇化释放的人口结构红利,应该完善就业服务体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劳动参与效率,同时通过资金、机构和服务三重保障,提高农村地区社会养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