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进民退"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学界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之一,对此经济学家们褒贬不一,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反对者认为这是一股逆市场化的潮流,长此发展下去,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前景堪忧.支持者则认为,当前的"国进民退"正是对前些年"国退民进"走过了头的矫正,是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国家干预理所当然.还有学者既肯定又否定,既支持又反对,认为不要笼统地说"国进民退"、"国退民进"哪个对、哪个错,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新疆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成功、稳妥的主要原因是:完成了社会改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正确认识了新疆私营工商业的特点,制定了符合新疆实际的改造政策。对私营工商业社会生义改造的完成,使新疆基本上与全国同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1953-195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对工商业者的组织——工商联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改造是通过逐步改组改造工商联各级组织,建立健全新的工商联组织体系并加强对工商联组织的领导完成的。对工商联的改造成效显著,表现在既推动了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促进了私营工商业者对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新疆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的原因:就在于加强了党对改造工作的领导,强化了对新疆各界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改造过程中先试点后铺开,执行"宜宽勿严"的原则,对私商进行"先维持再改造",妥善安排、使用私营工商业人员,国营商业也在发展中不断壮大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新疆区党委能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结合新疆的实际,制订出了更加灵活、宽松的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时期都十分重视私营工商业问题,并阐发了系统的私营工商业思想。这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既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有利于认识、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调整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步骤和措施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同建国初期有许多相似之处 ,各种经济成分并存 ,为了扩大内需也正在积极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所以 ,建国初期合理调整私营工商业的一些经验值得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1956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推动改造任务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认真分析私营工商业界的思想状况,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探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私营工商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把握其中的特点、借鉴其中的经验,对于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好私营企业界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湖北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其中民生轮船公司的公私合营的方式被称为"无痛分娩法"并在全国作为典型推广.湖北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鲜明特点是以发展生产力为导向,注重改造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辩证看待资本主义工商业,注意防止"左"的偏差,及时纠正过"左"行为以及注重结合省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但这一改造在进入高潮后也存在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期,我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经历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过程。宜昌城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全国实施的一个缩影。结合当时的大背景论述了这一过程,并进行了反思,这对当前我们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发展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在于,政府与公众都可能会关注不同所有制资本发展的差异。中国当前是否存在大面积的"国进民退"?从数据反映的事实和政府偏好等方面看,中国当前并不存在大面积的"国进民退"现象,即使在个别行业、个别地区存在"国进民退"现象,也可以认为是国企在近十多年来与民企、外企的同台竞争中,其内在运行效率、效益被一定程度地激活所致,是国企在市场竞争中的一次主动出击。公众之所以有"国进民退"的认知,主要是由于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民间资本在行业进入机会、金融与财税等方面感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地方政府的歧视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政府应逐渐减少对国有资本的保护,放松对民间投资的门槛限制,消除国有正规金融对非国有资本投资企业的歧视,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防止政策"逼退"民间资本。无论政府、学者还是公众,都要树立真正市场经济下的价值标准,对"国企"、"民企"、"外企"不应带有感情和主观的偏向。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整体社会的驱动性力量,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断地改变着国家和个人的生活图谱.然而,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功利特征,正将文化与教育的发展推向持守本真与流于异化的十字路口.在向左转还是向右转的争辩与抉择中,持守文化与教育的本真似乎已显得力不从心,而拒斥其走向异化的道路亦呈现出了重重阻障,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正日趋强化着文化的商业化、教育的消费化、教师的世俗化.这深刻影响着优秀文化和优质教育的传承与弘扬,亟待以冷峻的眼光向内挖掘,以清明的头脑正本清源,以务实的方略防微杜渐.  相似文献   

12.
蓝色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名词与传统的海洋经济,在内涵与外延上均具有很大的差异。蓝色经济发展在为全国经济建设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对我国产业政策法提出了挑战,为此,应坚持海陆统筹一体发展的原则,在蓝色经济产业优化和布局中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把与蓝色经济有关的产业政策上升为法律,实现产业政策的法治化,并处理好现有法律与新设法律的关系,同时,通过明确政府作为产业政策法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规划机制的作用,达到强化法律法规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批发商面临着来自生产商、零售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自身缺陷等各方面的挑战,批发商的地位已经遭到严重冲击。只要批发商积极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在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巩固和延伸原有职能,仍能找到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出现重大转折,从此陷入长期萧条之中。时至今日,日本学术界有关萧条成因和政策选择的争论一直未停歇过。争论还涉及《前川报告》、国际政策协调、泡沫经济、资产价格减缩和日本银行的货币供给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关于萧条成因的争论给人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周期演化的新特点;国际政策协调难以在参与国间对等进行;结构改革与宏观调控相辅相成;理性的经济政策选择应超越一般社会观念;应提高对通货紧缩的警惕性等。  相似文献   

15.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对我国传统的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人员流动、产品和服务、企业直接参与社会活动以及各种媒体等途径迅速扩大,在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维度上对原有的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其结果表现为正负两方面的效应。而通过加强非公有制经济文化建设、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重视优秀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可以扬长抑短。  相似文献   

16.
四川个体私营经济在电力、电信、铁路、公用事业等领域面临市场准入的“玻璃墙”,这主要由融资支持、办事态度和核准待遇上的不公等、不健康因素所导致,对此笔者提出了改变观念、扩大准入领域、落实公平待遇和依法行政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后危机时代,低碳金融逐渐成为抢占低碳经济至高点的关键,这将对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已被普遍认可,各国都在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发展低碳经济.本文探讨了当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金融机构和政府的政策、责任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低碳金融体系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更要联系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特点,在法规制度、资金筹措、工作程序、低碳意识教育等各方面,采取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以构建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相应的政策体系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海洋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对后者的健康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采用数量统计的方法从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就业效应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山东、浙江和广东三省的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山东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山东海洋产业结构相对落后,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进而为山东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若干建议:以优势产业发展为核心,拓展产业链条;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以人才培养为基础,打造高素质海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全面、重大、系统化创新发展是"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学术范式的重要标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主要体现在用中国话语讲中国故事,从实践话语到学术话语,从零散性的理论话语到系统化的学说话语等方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创新发展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化、当代中国化、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并从学科研究内容上进行全面、重大、系统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