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是一部哲学著作 ,但为什么用形象思维加以阐释 ,本文以唯物史观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庄子》相对主义的内容、宋楚文化的陶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庄周的文化修养以及先秦文章的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也点出对《庄子》研究的分歧是与《庄子》用形象思维阐释其哲理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神与物游”可以说是“神思”的精论要语,“意象”说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论的创作思维理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志气”与“辞令”在创作构思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秉心养术”则提出了作家提高思想修养锻炼写作技巧的条件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共五十篇,自《神思》至《总术》十九篇着重讨论了写作的构思、风格、结构、修辞等问题。刘勰将《神思》称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列置全书“下编”创作论的开始,由此见出该篇的纲领性质。《神思》篇历来备受瞩目,总体讲,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神思”与“灵感”之关联,与“物”之关联,与“想象”之关联,与“虚静”之关联,与“写作主体素养”之关联的探索;对“神思”篇辨疑、考释;对“神思”篇美学意蕴的开掘;对“神思”篇于《文赋》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作阐扬等方面。本文将众家研究成果一一梳理、分析,以期全方位把握《神思》涉及的相关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丰富参阅资料。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做为那旗帜性的著作,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从齐梁人沈约赞其“深得文理”以来,多被历代作家和学者所品评和征引,并以刘氏的观点做为评论作家作品的理论根据,足见影响之深了。《文心雕龙》关于形象思维的理论,也是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前辈著述不过是“各照隅隙”,而刘氏论断则“弥纶群言”,具有创见。事实上,对形象思维问题的探索,是同文学艺术并生的。见于文字的《易经》爻辞中的古代歌谣,就是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活动的明证。从《诗经》中,更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  相似文献   

5.
写作活动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思维。但是,它们具备有共同的生理基础,本质是同一性的。它们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可以互为转化,互相渗透,在相互作用下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应当在写作活动中对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融合进行很好的把握,既要顾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抓住它们融合性特点,使得这两种写作思维能力都能在写作者身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神思>对写作思维这一个体精神活动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对什么叫思维、思维的本质、思维的基础、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及其特点、如何进行思维、思维与语言、思维与情意、构思的快慢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见解精辟独到,在诗意化的理论中闪烁着非凡的智慧;从对直觉感悟以及主体情感投入的研究中,显示出古代文论家的那种"散文式的理智".正是这些直觉领悟和引喻化的经验描述能引导我们切入写作主体思维的内化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从而把握写作思维,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是一篇专论艺术构思与想象的著名论文。其"神与物游"说形象地阐明了"心物交融"的过程,开创了形象思维理论的先声;而形象思维的结晶便是"意象",即"人心营造之象",作者要像"窥意象而运斤"的"独照之匠"那样,迅摄意象,运笔于纸。而意象的酝酿与定型,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又"贵在虚静"。"虚静"是创作之前的作者所需之境静与心静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是一篇专论艺术构思与想象的著名论文。其“神与物游”说,实即形象地阐明了“心物交融”的过程,开启了形象思维理论的先声;而形象思维的结晶便是“意象”,即“人心营造之象”,作者要像“窥意象而运斤”的“独照之匠”那样,迅摄意象,运笔于纸。而意象的酝酿与定型,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又“贵在虚静”。“虚静”是对创作之前的作者必须保持境静与心静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9.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重点讨论的是如何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问题。然而他对于文学鉴赏问题的论述,客观上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与要求:文学作品俨然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创作必须蕴含创作主体的性情和心灵,作品在外部风貌上要达到"文"与"质"的统一,同时在作品内容上也要体现出"文"与"情"的统一和"文"与"心"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刘勰《文心雕龙·诔碑》一文,言简意赅地表述了他对于碑文撰写的基本观念,对碑的起源与流变做了梳理.他从碑文的创作、标准、目的与创作原则等角度对碑文的文体特征予以较为明晰的概括.  相似文献   

11.
魏晋时期,人们对形象思维的认识已有了较大的发展。陆机的《文赋》是这个时期一篇突出的论文。艺术创作并不是自然主义的复制,它必须集中、概括、典型,这一进程就要靠想象、联想、虚构来完成。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艺评论里,想象和形象思维是同一语。陆机却早看到了艺术创作需要想象的现象,在《文赋》里第一次较明确地阐述了艺术想象的重要。他概括想象的能动性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的《知音》篇,是讨论文学批评问题的专篇。它论述的究竟是文学批评的什么问题,或者说,它论述的是哪一方面的问题,很少有人深究。即使有一些看法,也是说法不一。比如,《知音》中提出:“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有人说,这是刘勰提出的六条文学批评标准(如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如是说);有人认为这不是批评标准,因为它不是“评价和衡量文学作品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3.
南北朝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的巨著《文心雕龙》,留给人们太多的探求。仅阐述古今文体之间的区别、论述古今文体演变的情况以及提出对古今关系的处理方法等方面探讨刘勰的古今观,肯定其“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等观点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勰对谶纬的态度,研究界曾经给予了较多的负面评价。随着谶纬研究全新视角的开启,两汉谶纬之学的文化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它与远古先民“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有内在的承继关系,在汉代的文化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心雕龙·正纬》直面这一文化现象,并把它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肯定,表明刘勰对谶纬的认识超出了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15.
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对前人风格理论有两个发展,一是对风格理论的形成,通过才、气、学、习四方面,作出了比前人更为深入的论述;二是首次提出了风格的分类理论,对于风格的整体把握以及提倡风格的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知音》篇是刘勰论述文学的鉴赏和批评的专篇,是《文心雕龙》的重要篇章之一。“知音”本来是对音乐有正确理解和评价的意思,这里借用来指文学的鉴赏和批评。《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  相似文献   

17.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内容涉及文章学、写作学、古典美学、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同时,也是一部我国古代修辞学的传世之作,它的修辞理论,尤其是修辞的原则对中国传统的修辞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梳理《文心雕龙》的具体内容,来探究刘勰运用修辞的一般性原则,以便更好地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一部杰出的文学理论著作,全面论述了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主要问题.刘勰在前人的基础上,在著作中对于结构体系、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等方面都提出了创新性的观点,其严密的理论体系、丰富的文学思想、创新的理论见解,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被视为文艺批评鉴赏理论中的体验论的典范,故而对“知音”一词及其理论的深入理解不仅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国古文论其它范畴,也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及文化思想。本文在详细分析和论述了《知音》篇的基础上,提出对“知音”一词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20.
"神思说"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神与物游"说、"虚静"说、"杼轴献功"说等组成。"神与物游"说阐述了心物交融而后生文的道理。所谓"神与物游",就是指内心世界与外在事物相互交流无碍的一种状态,其实质是情与境的结合,而这两者的结合,促发了文思的涌出。"虚静"说讲的是作者构思时所应具备的一种心态。"虚"、"静"两语得自道家。虚则能纳,静则能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