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备课时,教师与作者“融情,汇情” 作者之情和教师之情合二为一,形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情感之潮,去席卷学生的情感之堤。 初读课文时,使学生“入情,汇情” 渲染与教材相一致的氛围,拨动学生“情”弦,与教材蕴含的情感及教师之情相沟通,相焊接。 3.精读、朗读中,使学生“移情,抒情” 在阅读教学中。导疑、导思、导创、动情、引情、激情;把课上得充满趣味,饱含情味,具有韵味,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共情研究将共情分为情感共情、认知共情和行动共情三个维度,并没有重点关注共情的获得方式。结合现象学和认知科学对于共情的研究,指出感知共情作为共情的第四个维度是其他三个维度的基础。感知共情的作用方式表现为:感知共情与行动共情互为协同,感知共情与认知共情互为渗透,感知共情作为共情整体的保障。四维共情内在关联的综合观摆脱了共情的分离观和一体观,解决了分离观的认知消耗以及一体观的他异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了学术界关于“共情”(empathy)一词的概念史,分析了共情的概念结构、作用、影响共情效果的因素,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探究传播活动中共情相关因素的作用机制。论文提出了共情传播模型,探讨了共情传播的主客体问题和基于共情的共通传播实践路径问题,并试图回答共情意识、共情实践与交往理性关系问题。研究认为,共情理论与数字时代的传播实践互相交织,形成了一种新的张力,共情传播是帮助理解社会综合因素的重要工具,但需要建立在对共情机制的充分理解上。  相似文献   

4.
共情传播与国家形象关系密切,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凝聚民心,激发民众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同时,共情传播也为破解国家形象存在的困境与障碍提供了情感支撑。但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共情极化、共情超限、“反共情”都会影响国家形象的传播与构建。社交媒体发展,为破解两者矛盾带来渠道和技术支持。通过共情融入国家形象传播平台建设、精准共情营造有利于国家形象的舆论环境、共情议题提升国家形象议程设置能力三个途径提升国家形象与共情传播的有机结合,塑造文明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5.
“诗缘情”辨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诗缘情”是与“诗言志”有着重要区别的文学观念。“诗言志”是志中含情,“诗缘情”则是情中有志。“诗言志”强调世情、群体之情,“诗缘情”强调物感之情、一己之情。“诗言志”所涉及的情,带有伦理道德的规范,而陆机“诗缘情”却未作相似的理论规范。“诗缘情”的提出,与魏晋重个体的思潮及文学创作重抒情的倾向有密切关系。本文还对“诗缘情”观念作了纵向考察,认为:到了南朝时期,文学观念基本上完成了由“诗言志”到“诗缘情”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情誓”与“情咒”是民间歌谣中表达爱情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考察中外民歌和客家山歌的一些个案 ,分别探析了“情誓”与“情咒”的不同表现形态、潜在心理、文化内涵、相互影响以及历史传承。  相似文献   

7.
汪道伦 《南都学坛》2002,22(3):51-54
“情不情”“情情”是情榜对宝黛二人具有结论性的评语。脂砚斋也认为宝玉有“情极之毒” ,此评不确 ,应予以辨正。因钗麝非宝玉情之所钟 ,而情之独钟是黛玉。弃钗麝为僧是宝玉的情极之变 ,亦是一种“情极之情” ,而非“情极之毒”。情不情的核心是儿女真情。宝玉对黛玉、晴雯之情就是天然情性去私净欲后的无瑕真情。“情不情”与“情情”不能分开 ,宝黛二人均可说是“情情”。  相似文献   

8.
词本艳科,在中国的文学道统里,要中心化就得将情感雅化。于是禀性与企图之间衍生了进退抉择———情的取向是雅? 是郑? 还是什么? 情与志、情与声、情与景的地位如何考量? 词学家们络绎相继,企图作答,其中就有刘熙载和王国维。  相似文献   

9.
李翱的《复性书》作为主要讨论"复性"之方的重要思想史文本,其性情观的思想渊源深远,特别是在"情"论、工夫论与境界论三个方面受到《荀子》的很大影响。对李翱之"情"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探讨"情"本身的善恶,而须引入人这一主体及其实践工夫,因为对"情"的内涵的界定不能脱离作为道德主体的"心"和扰乱人之情性的"物"。性、情之间并非只是对立的关系,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情"固然需要"性"作为自身向上提升的目标和动力,但是"性"也需要通过"情"从而在感性的现实世界中显现与落实自身。性与情的内在统一才能构成一个完整、丰富的人。因此,"性与情不相无"这一命题相较于"性善情恶"、"灭情复性",更能突显李翱性情观的特色。性、情关系的厘清决定了李翱的"复性"之方不是"灭情",而是通过"弗虑弗思,斋戒其心"与"本无有思,动静皆离"两个阶次来"止情复性"。"复性"成圣后便能"物格于外"而不应于物,"情应于内"而无情,达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心理学专业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疼痛共情能力的差异,对62名不同专业的被试,采用图片刺激范式考察其疼痛共情能力。结果发现:①心理与非心理专业学生的疼痛共情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19;②女生与男生的疼痛共情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39;③检验表明,心理学专业低年级学生与四年级学生、非心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的疼痛共情能力存在显著差异;④心理学专业学生所在年级与疼痛共情能力高低存在显著正相关,R=0.438;非心理学专业学生所在年级与疼痛共情能力不存在相关。认为心理学专业学生间疼痛共情能力强于非心理学专业,女性学生的疼痛共情能力强于男性学生。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内经》、道家、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融合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理论与本土现象学资源对《内经》“情-志”予以分析阐发。《内经》、道家的“情”“志”分别对等于海德格尔“遮蔽”“去蔽”状态的情绪。就情、志为一而言,情志是生命真实活动内隐与外显状态的统一;就情、志为二而言,《内经》、道家之“情”处于本原性地位,是“志”的上位概念;“志”源于“情”、属于“情”,是“情”的下位概念。那种将“情”置于“志”范畴之下,而以“志”作为中医心理学重要概念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叶燮《原诗》在中国古代诗论中具有独特贡献,本文抓住"理事情"这一独特观点,深入挖掘"理事情"与"天地人"、"气"、"通变"等的关系,客观事物必备因素"理、事、情"与主观必备条件"才识胆力"的关系,"理事情"与审美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情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对“情”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考察。上述三方面,从主体上展开了词情之论,使古典词情论在多维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与深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中“情”彰显丰厚意蕴,并常与人之“性”关联,同时不失“理”之调适。先秦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注重于以性说情,或以情释性,主张性、情一体;同时又主张以理调情、节情、制情,或以礼挈情、导情,而“礼也者,理也”。孔子“仁”学兼性与情,以孝弟(悌)的自然亲情为始,推己及人而泛爱众;主张以知利仁、因情以礼,以礼挈情。孟子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说仁义礼智四端性善,“心统性情”,四端之性亦为四端之情,并以之为人之“大体”;主张反求诸己求放心,理义调情,立“大体”之德以控制“小体”之情欲。荀子认为情不可免,从人的自然情感说性;主张以理节情,使情中理、中流,并主张化性起伪,称情而立文,以通“理”之礼养情、饰情、导情、兼情。先秦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有关性、情、理的思想构成儒家伦理中性情论与理情说的源初型态,其后儒学家大多专注于性、情、理阐释及其关系探究,由此影响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学术脉路,通情达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和国民性格的独特印记。  相似文献   

15.
人性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对人性问题的讨论又必然涉及“情”和“欲”的问题。先秦诸子关于性与情、欲的关系有以下几种主要的观点:一为以情、欲为性,认为人的情感、欲望是人的本性;一为以性为情的基础,情由性出,情是性的外现;一种将性与情相对立,认为情感的产生是性的丧失。这些观点对解决现代人的情和欲的问题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燮“理、事、情”说三者的客观性似已成为定说,但笔者认为其中“情”的虚位性正是破解三者非客观性的关键。本文从叶燮对“情”规定性的重新解释,以“情”的虚位以待性,“情”在诗歌中的实现性,“情”在阅读中的延展性,围绕诗歌意象的特点,情境再造中意象的释放,来说明“情”的通向性和在诗歌审美创作活动中不同阶段的不同指向,因之,客观“理、事、情”之“情”与中国古代抒情言志主观之“情”的背离一说,也似应该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17.
晋代玄言诗的美学取向,崇尚以情体道(玄理)、情道同化,既是对儒学的以理制情、“以情从理”的传统思维范式的有力反叛,又是与六朝尚情重情、畅情求美时代美学新潮迥然异趣。玄学思维和玄言诗的价值标向,在强调以情体道、情道同化中使情感作为人的自由本质真正返归自身,进入“神超形越”的人生审美境界,以达到情感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情",指人的各种感情欲望,是<红楼梦>中揭示得最为深透,表现得最为成功的重要内容.梦因情而生,曹雪芹在书中写了大小数十种梦幻,说到底都是为表现"情"服务的.情切切,情未了.梦是情的派生物,作者对书中人物的梦幻写得细腻、逼真、传神,变化多端,熠熠生辉.所揭示的情更是浓烈、厚重、含蓄、深沉,丰富多采,耐人寻味.情与梦浑然一体,梦与情对表现人物揭示主题可谓双峰对峙,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民国以来传统词学视野中的词情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的论说,三是对"情"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探讨。其中,第二个维面主要包括词情表现含蓄蕴藉与真实自然要求之论;第三个维面主要包括词作"情"与"景""意""辞"关系之论。上述几个维面继续多向度地展开了古典词情之论,标示出了传统词情论的有效延伸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开篇就宣称此书是"大旨谈情",脂砚斋也在批语中明确指出,<红楼梦>主要是写"情"的,是"一篇尽情文字".<红楼梦>中的"情",主要是指"儿女之情",作者的目的就是"要将儿女之情发泄一二","儿女之情"是"情情"与"情不情"的统一."情情",是指"谁对我有情,我即对谁有情."是对爱情的专一,情之所钟,一往情深;"情不情"是指对所有人和物都付诸真情,是一种博爱精神.<红楼梦>中的"情"又是一种悲情,揭示的是作者"情"的破灭、审美理想幻灭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