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试图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理论对近20年来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客家文学研究状况进行清理,对以下问题逐一进行考察:“客家文学”概念最初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个概念后来又是如何不断地被应用的?在应用过程中它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对客家文学的研究起了怎样的影响?“泛客家文学”现象的根源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广东梅州灵光寺,位于雁洋镇境内的阴那山麓,离梅州城45公里。唐代福建高僧惭愧法师(俗名潘了拳,自号惭愧)于咸通二年(861年)在此开山建茅寮,咸通七年(866年)圆寂后,为了缅怀他的德泽,由门徒及附近乡人兴建庙宇,初名"圣寿寺",明洪武 相似文献
3.
4.
论清代词史观念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历代对词体的理论反思之过程 ,论述了由清代周济提出的“词史”这一观念的形成因素。这些因素有很多 ,主要是词体本身的美感特质的因素、词体演进过程中明朝至清朝的世变因素以及周济作为史学家的背景因素等。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国时期,华侨之所以能够强烈而持久地作用于侨乡社会,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心理因素是重要方面.本文将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以全国著名的客家侨乡——广东梅州为例,探讨清末民国时期华侨影响侨乡社会的心理因素——地缘认同.客家华侨通过组织地缘化、居住地缘化、行业地缘化、信仰地缘化,将地缘认同渗透到其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祖籍国侨乡社会而言,华侨的地缘认同强化着华侨对侨乡社会的认同,从而推动了华侨与侨乡的各项联系.华侨基于地缘认同而产生的对侨乡的情感,为华侨作用于侨乡社会提供了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6.
廖开顺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10
中原河洛对客家民系及客家文化的形成具有全面、关键、决定性的影响。客家民系主体来自中原河洛,在闽赣边地开基创业奠定了客家文化物质基础。客家重构中原式宗法制社会,形成客家文化的社会基础。客家传承河洛文化刚健自强、厚德、文化和重礼的基本精神。成为客家思想文化的理学根源也在河洛。 相似文献
7.
作为万载移民客家的中心书院,东洲书院的建设具有起点高远、规模宏大、设施齐全三大特点.巨大的经费投入与全民乐输的形式,给捐纳户形成普遍的压力.灵活化解压力的方法彰显出客家捐纳不同与当地本籍捐纳这两大特点,即捐纳的广泛全民性而非世家望族把持下全民性与乐输压力的化解以家庭或家族为主体而非以宗族.万载移民客家通过书院建设培养人才,加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论"自然界"权利的人文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概念起源于人类共同体.非人类中心主义试图把权利共同体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自然界所有的存在物,由此认为自然界也具有权利.文章通过对非人类存在物不具备成为道德权利共同体成员的资格,不具有享受道德权利能力的分析,认为自然界权利概念的提出,只是表现了对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责任忧思,具有对人类自身关怀的意蕴. 相似文献
9.
10.
浙西词派发展至末期日趋衰微,渐为词坛所不满。嘉庆年间,先后有两个词人群体对浙西末流进行了批驳与纠正。常州张惠言注重词之内容,强调比兴寄托,意内言外,从而形成常州派;以戈载为首的吴中七子则从词之外在艺术形式入手,形成了与浙西、常州二派不同的声律派。本文从乾嘉学风的浸润、地域家族文化的熏染、词史风会等方面探讨其形成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11.
作为清代一种特殊的公文处理方式,"夹签"在刑案审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以"服制"类犯罪为主要对象的案件审断中,"夹签"制基于特定的情节,赋予了审断者超乎律例规范之外考量刑罚施用的机会,并为案件的最终裁决创造了相对自由的裁量空间.然而,由于过多掺入"入"的因素,"夹签"制度对律例规范体系构成的消极影响不断增长,同时也为司法舞弊打开了方便之门.以调和"情""法"关系为主旨的"夹签"制度,最终在不同情理价值的碰撞中陷入窘境,但其却为现代社会处理"情"与"法"的关系、"法治"与"人治"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镜鉴. 相似文献
12.
赣方言形成于何时?半个多世纪以来,不少学者进行过有益的探讨与论述,虽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但这使人们对赣方言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据历史文献与考古材料研究表明,赣方言是南方方言的一种多源结构体,其形成不单与汉代以后北民南迁的影响有关,而且还同秦汉之前的族群互动、地域语言文化传统等因素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钱奠香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2):124-127
近年来 ,客家方言研究紧跟国内外语言学发展的势头 ,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不断地向前推进 ,高水平的论文专著时有出现。继 1998年 9月韶关第三届客家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 ,学者们经过两年多的辛勤耕耘与努力 ,于 2 0 0 0年 11月 14日至 17日在梅州又团聚一堂 ,召开了第四届客家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提交和宣读的论文近 4 0篇 ,无论涉及的范围还是研究的深度 ,都较过去继续加强 ,比较充分地反映出学术界近来有关客家方言研究的总体进展情况。以下从四个方面对此次会议论文作出评述。一、方言调查的地域范围继续扩大 ,新点新材料不断发… 相似文献
14.
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参加革命的特色和优势。中央苏区以天足体健的客家妇女为主要动员对象,采用了正确的领导和方法,成功地把占人口一半的妇女动员起来并使其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为革命增添了巨大的力量,其科学理论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和谐道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一种道德共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和谐道德的重要规范;"八荣八耻"是"和谐道德"的总体要求."和谐道德"的形成要依据国家的推行和对公众的道德动员以及实现道德与法律的联姻等路径. 相似文献
16.
清代,盐业经营有利可图,盐商通过经营盐业发家致富后,成为地方望族,并进而凭借自身的财力和地位等参与地方社会建设.本文试以清代粤赣客家盐商的典型材料为个案进行分析,集中展现盐商对地方宗族的建设情况,从而揭示清代盐业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清人着眼于周邦彦与柳永均有雅俗二维复合的特质,均通音律、工长调以及在笔法、结构上存在承继关系而将这两位在宋代地位甚为悬殊的词人组合起来进行比较论述。这种合论实质上是清人借二者的某些共同特质来表达自己的词学思想,如对周、柳雅俗风格前后不同的评价反映出的正是清人雅俗观念的变化轨迹。比较合论的批评方法虽能展现周、柳二人的完整风格,但也把词人的非主导风格过于放大,从而影响词人在清代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刘加洪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8):117-119
严酷的生存环境,是客家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勤奋好学、崇文重教、忧国忧民、爱国爱乡、勤俭诚信、团结协作"等优良传统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些优良传统对闽粤赣边区的客家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传承和发展了这些优良传统,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法租界“花园洋房区”的兴起 ,及其在上海城市发展中历史特色的考察 ,揭示了上海城市建筑文化的渊源之一———上海高级住宅区形成的历史脉络。这一研究对当前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制定与优化 ,对方兴未艾的上海房地产业 ,尤其是新高级住宅区的开发与管理 ,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客家民居建筑是体察客家文化特质的重要视角之一,客家土楼民居是客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福建土楼是经特定历史地理环境的演进和发展,既保持中原汉文化古风,又长期与当地土著交融磨合而形成的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模式.它以其特有的景观美学价值、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科学实用价值完美结合,成为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由于古代i!kl西山区复杂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和客家移民一直恪守着祖宗留下的遗风,使福建土楼至今得以大量保存而具有重要的人居环境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