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对于美的发生与创造有一个较为一致的看法,即认为它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但在具体解释这个唯物史观美学命题时,常常见到一些简单化的说法。比如,不少同志用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创造了美”作根据,认为人类一开始劳动美就创造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在近几年的美学问题讨论中,有不少论者提到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创造了美”,如,有人说,马克思提过“‘劳动创造了美’,这说明《手稿》认为劳动可以创造美,美是劳动创造的”;也有人说,“所谓‘劳动创造了美’,是从美的产生的最后的终结的根源上来说的。”如何理解才符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把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的确立看作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实践活动使对象具有了转化为美的可能性。是劳动实践使人获得了人的感觉 ,是实践塑造了审美主体 ,是实践造就了人的本质的多样性、丰富性 ,进而使人类实践创造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对象、事物不断地转化为美 ,同时 ,人们对美的发现 ,又使人的感觉和审美意识得以塑造和升华。美在审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辐射 ,在时间空间上张扬  相似文献   

4.
异化劳动是否能创造美呢?部分同志是持否定态度的。有些人认为,人类社会开始到现在,还没有产生人的对象化劳动创造美的条件。马克思是在“私有制的扬弃是一切人的感觉和属性的完全解放”的前提下,谈到“人化了的自然界”和“对象化了的人”这种话的。人的对象化,“就是按马克思当时的想法,说明人的生活和精神完全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私有制扬弃之后,共产主义实现”时才能实现的。马克思到底怎样看待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这一问题呢?马克思说:“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了畸  相似文献   

5.
舒也 《浙江社会科学》2012,(1):93-102,158
对于美的理解,大致有认识论美学和价值论美学两种路径.价值论美学是对认识论美学的挑战.与将美认识论化的倾向不同,价值论美学主张美是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一种审美价值属性.价值论美学主张美是主客体关系的统一,认为审美价值是人类在长期的主客体审美活动当中确立起来的事物属性之一,作为主客体统一论美学,价值论美学是一种相对论美学,只有在确定的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审美实践当中,审美价值属性才表现为有条件的客观性.价值论美学主张,审美价值并非是与功利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等其它价值完全割裂的,而是一个开放性的复合价值构造,它主张审美价值是一个开放的、融合了多方面要素的综合性价值构造,需要从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出发综合各方面要素来探讨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断测美     
<正> 美的争议延续数千载,迄今还是一则谜。而美,是美学的核心范畴,不能准确论证它的存在,美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就缺少坚实的基础。从哲学高度俯瞰美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老在空中盘旋而不接触美的丰富多彩的创造实际。因为马克思早就从哲学高度开辟了探索美的正确途径和特殊观察点:从人类改造主客体、主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以劳动生产为基础的一切创造活动中寻觅美。美是人类按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而当前美学界对美的规律这样一个关键问题极少关注,争论仍停留在马  相似文献   

7.
美的本质问题的困难,离不开美学理论自身的矛盾性、日常思维的机械性和审美现象的复杂性。美是自由的形式,认识和实践对自由的实现、审美的发生具有不可抹煞的重要意义。它所表达的是真实的自由,是创造和超越、进行和无限、多样和变化。“劳动创造美”与“劳动创造丑”并不矛盾,不能因酸涩的果实也是来自同一颗大树而否定其为甘美果实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技术美的创造问题,是技术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的理论所具有的实践意义,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的关注。这里说的技术美的创造,主要指的是美的技术产品的创造。但是,由于美的技术产品的创造必须进行技术操作,因此,美的技术产品的创造问题,也就必然包含着美的技术手段的创造问题。技术美的创造,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既包含科学设计与制作中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各种复杂问题,又包含艺术构思与艺术传达中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各种复杂问题,还  相似文献   

9.
浅谈图书馆工作中的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生活的领域是广阔无边的,现实生活中的美也是丰富多彩的,在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中,到处都存在着美的事物、美的现象。人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无穷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在改造和利用大自然的同时,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社会美和艺术美。图书馆工作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同样也是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那么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就必然蕴含着美的创造,馆内人员的日常工作具有不可否认的审美价值,能给自己,也给他人带来审美的愉快,满足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图书馆工作同其它一切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样,…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要把科学技术优先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当作经济规律来探讨,也就是从经济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规律。(一)科学是人类精神的产物。科学并入生产过程意味着科学在工艺上(或者说在技术上)的应用。这种应用会物化为具有指定性能的生产资料。按照指定性能设计的生产资料特别是其中的现代机器设备(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表现为固定资本)本质上是人类智力的物化,是以劳动社会化为条件的科学技术的物化,因而也是人类劳动器官的延长、扩张和升化。马克思说,任何机器都“是由人类的手所创造的人类头脑底器官;都是物化的智力”。又说:“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  相似文献   

11.
美之本质及其价值,八十年代在自然人化论、本质力量对象化和主客体双向建构论启迪下,主客体统一说获得广泛迅速发展,几乎是国内占主导的新模式。美为主客观或主客体之统一,美发生于主客体双向建构活动之中,审美价值是主客体交互作用产生的美感愉悦价值,或审美客体所具有的为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中领悟与评价的一种物质等,无一不是其表现或变通的运用。这个模式与认识,有上述理论支持下,且近实际、易为人理解和苟同,确实较以往各种美学观(主观说,纯物客观说,社会性客观性合一  相似文献   

12.
在美学史上,美学家分别从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统一的对象之中探索"美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客体"中探索美,美化了人类使用的工具、物品及生活环境,使"日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生活日常化"成为可能。在"主体"中探索美,张扬了人类的个性,使人类最终挣脱宗教的束缚,从而促使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探索美,促使人类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从而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地以生态学的眼光检验自身的实践行为,使生态文明的建构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3.
生殖崇拜与艺术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起源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目前流行的说法是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当然,如果就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个最根本意义而言,未尝不可以说艺术起源于劳动。但主张艺术起源于劳动说的论者大多只从劳动工具、劳动过程、劳动产品如何从物质功利价值演变为审美价值来谈艺术起源,这就很不够了。因为大量考古发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我国主要有四种意见。有的认为美在主观(如吕莹),有的认为美在自然,美在典型(如蔡仪),有的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如朱光潜),有的认为美是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如李泽厚)。我觉得这四派学说,虽各有其不同的根据和道理,但也各有其缺陷和不足。关于美的本质(审美对象的属性或对象的审美属性),我认为既不在主体(主观意识或主客观在意识中的统一),也不在客体(自然或社会),而是由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相对应的本质力量所形成的审美关系来规定的。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关系说吧!当然不同于狄德罗那样的旧唯物主义的关系说。这种审美关系规定说是根据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的。马克思在这部重要著作中,从劳动实践出发,论述了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形成(人与自然对象一切自由关系的形成,包括审美关系),揭示了对象世界(包括审美对象)和人类主体(包括审美主体)之间互为前提互相确证的辩证关系,这就为美的本质的研究指出了科学的道路。本文就以此为理论依据,在与审美主体特定的本质力量的联系中,在现实的独特的审美关系的规定中,来阐明审美对象的本质属性(广义的美的本质),并以此就教于朱光潜、蔡仪、李泽厚等同志。  相似文献   

15.
刘纲纪是我国自成一派的著名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60年代初已具雏形特征,近十年来又有突破性的发展,成为实践派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下面就他美学思想的几个方面,作一粗略的述评。一美的起源美,从何而来?这一斯芬克斯之谜的解决,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无法实现的。刘纲纪认为,人类的劳动(即物质生产实践),既是解决物质需要的功利活动,又是在对自然有意识有目的改造中显现主体创造性的自由活动。前者创造了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后者创造了劳动产品的审美价值,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正  相似文献   

16.
“劳动创造了美”的伟大思想第一次将美的本源问题移入科学的方法论中。劳动作为中介,它沟通的是人类与物质世界,使它们不断达成新的本质统一.主观目的与客观规律的统一.并不断地创造美.在审美发生问题上.西方近现代美学对审美主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但由于它们一般都忽视、或不能正确认识“物质世界”的作用,从而使其理论产生这样那样的失误.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审美价值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实践美学探究审美价值的属性时,更为强调它的实践维度,不论是审美价值主客体统一性的属性,还是审美价值主客观统一性的属性,都不能缺失实践这一具有本体意义的重要维度.审美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对象性关系中形成的,在审美过程中,人只有通过对感性对象的实践.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才能产生美感,美只能在实践中才能完成,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构造美.  相似文献   

18.
"劳动创造了美"是马克思<手稿>中的重要美学命题.从哲学人类学的高度,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视为该命题的逻辑起点.美与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世界的产物,美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即劳动实践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美的本质疑析——兼与刘纲纪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刘纲纪同志在《关于马克思论美》一文中说: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美”。这在美学史上,是一个标志着美学的重大变革的命题。如果我们同意这个命题,那么要认清美的本质,就必须研究劳动的本质。而劳动的本质正在于它是人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活动,也就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所以,主张“劳动创造了美”的马克思无疑是以“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作为他对美的本质的认识的基础的。这段话把“劳动”作为研究美的出发点,实际上,“劳动创造美”的观点虽能解释一些审美现象,说明它有合理成份。但相当大量的审美现象却不是这个公式能说明的。就是说,它不能解释所有的审美事实。  相似文献   

20.
企业政工干部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有的人说 ,一种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取决于这种劳动的生产性质 ,只有生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 ,企业政工干部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 ,因此不能创造价值 ;有的人说 ,企业靠市场 ,职工收入靠效益 ,政工干部的劳动一不能增利 ,二不能增薪加奖 ,价值怎样体现 ;还有的人说 ,现在我们搞的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讲金钱、讲等价交换 ,思想、精神、道德能交换什么 ?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交换转移到其需求者的手里实现其价值 ,等等。这些观点反映了部分人认识上的误区 ,同时也说明怎样看待和评价企业政工干部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