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做人的思想转化工作的,其基本的手段,一是靠口头的和文字的说教,二是靠以身作则的人格力量。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首先是在“说”字上,包括善于说话,善于谈话,善于讲话等。以下仅就思想政治工作中“说”的艺术作肤浅的探讨。 一、善于说话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说话是人之口腔的基本功能之一。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必须说话的,而说话是有学问讲究的。“口若悬河”“舌如簧’是形容一个人能言善辩。“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一句话可以使人笑,一句话可以使人跳”,是表明话有会说与不会说之分。这是由于汉语词汇的极其丰富,对于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词语加表情来表达所致的。例如某公爱好下棋艺不佳,一日与人对弈三盘,  相似文献   

2.
陶军 《社区》2015,(15):39-39
他,曾同时吹响16支唢呐,并在2013年全国社区网络春晚上一“吹”成名。现如今,他一门心思扑在公益巡演活动上,每天早出晚归……在采访中,河南省洛阳市社区艺术团团长、54岁的曹建淼说:“我要把文化志愿服务当成事业来做。”  相似文献   

3.
管辉 《今日南国》2008,(13):9-11
跨时空亮相哈佛商学院 有人说,在外国人眼中,Mr.Pan是个典型的中国企业家。因为他永远温和从容、处变不惊,说话充满中国哲学的逻辑。但在中国媒体眼中,潘刚却不尽如此。因为他锋芒内敛,谨慎低调,这并不是这个时代“明星企业家”的作风。几乎所有采访过他的记者,没有一个敢轻易否认,当潘刚忽而凝视你时.总能分明地感觉到一袭来自北国草原的冽风:不见寒光,却生锐气。  相似文献   

4.
“当李光耀说话时,谁会听?总统、总理、各级行政长官以及所有关心全球战略的人们”——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了几位美国智库学者通过采访李光耀而合成的著作《李光耀:大师洞察中国、美国和世界》.在推介新书的网站上,出版方这样写道.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半个多世纪中,李光耀是从尼克松到奥巴马的每住美国总统的顾问.同时在中国,他也是自邓小平以来的中国领导人最重要的国外顾问. “他对东西方地缘政治的见解具有独到的权威性视角,尽管他的针砭从来不会手下留情.”美国媒体评价说.这是李光耀个人魅力的重要特色之一,更是李光耀和新加坡在世界政治舞台特殊角色的表征.  相似文献   

5.
“第一个宣扬雷锋的人现在还健在……”“如果不是他,也许雷锋就会被淹没在众多普通英模人物中,根本不会成为全国人民竞相追逐的‘星’……”。6月底,笔者在采访新疆军区组织处干事苏宗义时,他绘声绘色向我们讲了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故事。 第一个宣扬雷锋的人名叫郑恩庭,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作战,是新疆石河子军分区离休干部。1959——1960年,他在雷锋生前所在团政治处任干事,曾在雷锋  相似文献   

6.
说话,是人与外界沟通的主要形式。会说话的人,能把话说到人的心里去,就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不会说话的人,说出的话别人不爱听,不仅达不到沟通的目的,还会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很多老年朋友经过几十年的历练,善于摸准人的心思去说话,易于达到沟通,达成问题的解决。但也有些人,因为一句不该说的话,成了引发祸端的导火索。近来,笔者就亲  相似文献   

7.
张学良恢复自由后,开始接受媒体和专家学者的采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张学良口述历史.张学良口述历史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其中谈历史人物占有较大的比例.张学良评论历史人物,既不像一般政治家那样强调政治,也有别于学者的咬文嚼字,具有鲜明的个人的独到见解:他注重实际,评论人用事实来说话;他强调做人,看人不以成败论英雄;他对不同人物,采用不同的标准;他认为兼具雄才大略者,才能得天下.张学良对中国近代史上诸多人物的评论,对我们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老万 《可乐》2008,(4):45-45
顾宜君的妈妈是一所中学的教务主任,工作认真,为人低调。她怕儿子不和同事主动打招呼,怕同事说儿子没礼貌。儿子在跟前时,她总爱说:"我儿子就是有些内向,不爱说话。"顾宜君从小聪明懂事,学习努力,妈妈很疼他。每次考完试,好多同事都当面夸奖:"你儿子真懂事,每次成绩都这么  相似文献   

9.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一篇不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文献.这个重要讲话,科学地总结了我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精辟地阐明了社全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特别是民主集中制的问题.毛主席强调指出:有些同志已经作了几十年的共产党员,对马克思、列宁所说的民主集中制,还不理解,还不懂得.他们怕群众,怕群众讲话,怕群众  相似文献   

10.
莲思 《新天地》2017,(9):24-25
人到老年,本来应该安享晚年,不需要考虑太多事情,但是,很多老人都患有焦虑症. 隔代抚养、子女晚婚引发焦虑 今年68岁的老张,当了几十年的企业干部,性格倔强.6年前儿媳怀孕生产,他彻底从工作岗位退休,打算和老伴一起含饴弄孙.却遭遇种种不如意,细究起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他不允许孙儿吃饭看电视,必须随手关灯,不许沾垃圾食品……他要求孩子严格执行,但儿子和儿媳却觉得这类细节无伤大雅.他心里明白自己不该承担父母之责,但又怕长期下去孩子被毁."我什么都做不了."老张说.他开始不再说话,不再发表任何意见,不再参与任何和孙儿相关的活动.矛盾积在心里,渐渐成了死结.  相似文献   

11.
在采访程泾教授之前,已久闻其名:教授,硕、博士生导师;生殖医学方面的名医与专家;温州市中山医院院长。熟悉他的人都说,他人很好,乐呵呵的,专注、敬业,也谨慎、随和。但第一次见到他,在没开口说话之前,他看起来有些威严,60岁的他有着古铜色的皮肤,双眼皮分明的眼睛,挺直的脊梁,一件白大褂罩着,做起事来步履匆匆的样子。我说明了自己的采访意图,他随即就开始回答我的问题。在开口说话之后,那种之前对他的印象就有了些变化。他真的是专注,你会发现那些你在意的与小心的,在他这里完全没有必要,他的内心与他的外表是一致的,有什么说什么。他还有满满的自信与乐观,可以夸自己十分的他说八分,但却一定不会酸溜溜的谦虚,你会觉得他本来就是那样的。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久未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张楚,即将推出他间隔11年的新专辑。在他的新歌中,细心的歌迷能感觉出张楚依旧是那个纯净简单的声音,但却不再像11年前一样尴尬挣扎,取而代之的是温暖和清新。而媒体也惊喜地发现,现在的张楚更爱笑更爱说话也更容易打交道了。是什么改变了这个曾经愤世嫉俗的年轻人?张楚在接受采访时,坦承了他埋藏心底多年的秘密:让他长大的,是一段长达11年刻骨铭心的爱情……  相似文献   

13.
针对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偷拍和暗访现象,本文从受众和媒体两个方面,通过对电视新闻报道中所采用隐性采访手段的研究,对隐性采访及其特点、应遵循的原则和隐性采访的禁区,以及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应防止的误区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位在国内较有名气的“海归”对我说:“你一定要采访胡力中,他做得很好啊!”胡力中,北京英智眼科医院——一家民营医院的院长。胡力中很忙,但他还是在两个大手术的间隙接受了我的采访,他个子很高,不到50岁,头发已经花白,胡子茬也挺长,一副沧桑的样子。胡力中不愿意讲他的故事,更愿意讲他的理念,无论你如何引导,他总会回到他的思路上,显示出有话要对人们说的一种愿望。他说医生是有思想的匠人印象中我对好医生的评价标准,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评价,说他这位战地医生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是一个高尚的人,一…  相似文献   

15.
和古典交流从中午十二点开始的,我匆匆吃了点东西,就拨通了电话,此时他正在街上开车,而他执意说“没关系,我们就这样谈”。这天阳光明媚,春风正在城市楼宇间吹拂,我猜想不到他的座驾如何奔跑在水泥丛林里,但他的思路敏捷、流畅,还十分善于鼓励交流对象。这个采访对象太刺激了——我不知道该夸他精湛的车术还是通透的学习智慧。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6,(5)
如今采访王小丫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即使是配合《开心辞典》选男主持人的活动,她也坚持“人间蒸发”。央视经济频道总监郭振玺为他的下属解释说:“像小丫和李咏既是员工,又是公众人物,记者可能会问和工作不是很紧密的问题,我们得考虑她自己的情况,她怕媒体炒她的绯闻,这种顾虑可以理解。”一直以来,只有央视的知名主持人可能拥有做公众人物的权利和脾气。在他们自己的员工看来,男女有别,基本上男主持人会配合采访,而女主持人通常会比较“难搞”。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他们含糊地说,多是因为女主持人在一些比较重要的饭局上也有表演才能,从而形成更广阔的人脉,在台里成为特殊阶层。另一个因素如郭振玺所说:老百姓对女主持人好像更关注,像《开心  相似文献   

17.
沙奎尔·奥尼尔是个高个子,比身边的人高出好多。但他很孤独,因为人家与他说话要仰着头,没有多少人愿意仰着头与人说话,甚至有人笑他是“傻大个”。他为此加入了一个帮派,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混混。他的父亲得知这个情况后,十分严肃地对他说了两句话:“你只有尊重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  相似文献   

18.
张作霖演讲     
陈仿 《可乐》2008,(5):72-72
张作霖在东北有个"干部摇篮"——东北讲武堂。一次,学生毕业,要他去讲话,但他不善演说,只好让人先准备演讲稿。张作霖大步走上讲台,见下面挤满人,全场鸦雀无声,竟有些紧张。"作霖戎马半生,饱经忧患……"他一会儿便背不上来了。这时,气氛紧张,大家为大  相似文献   

19.
人生三问     
马上就要毕业了,同学们心情浮躁,来上课的人不多,而且似乎都心不在焉。班主任许老师来了,但他并没有带书。他站在讲台上,半天没有说话。同学们一边低声说笑着,一边有些诧异地望着他。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中采用现场声报道,让新闻事件当事人说话,让群众说话,不仅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而且可以使电视新闻摆脱单调乏味的解说配音形式,从心理上、形式上更接近现实,更贴近广大电视观众。但在实际的采访工作中,因采访的对象脾气性格、文化修养、思想认识等各不相同,因此采访中,如何提问,从而使对象说话,并说真话,实话,就成了一个十分关键的课题。通常在非特殊情况下,较多采用的是直截了当的提问方式。这种采访往往是记者事先对所采访的新闻事件已有所了解,在思想上作好了准备,采访中要问几个问题、先问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