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哲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康德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康德哲学完成了一次“意味深长”的“哲学转向”。其意义不断地被提升——在现代哲学的理解层面上加以开掘。因此,从新的角度理解康德的“转向”实质,就不是没有意义的工作。康德首次明确地将主体能动性原则引入... 相似文献
2.
叶秀山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1,48(5)
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目的论判断力批判”是康德从《纯粹理性批判》就开始构思好的“批判哲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康德限制知识,为信仰留有余地,实际上意味着为“目的论”留下了余地.人作为“感性的存在者”属于自然,就“自然合目的性”来看,可以说人是一个“目的王国”的成员,是一个“追求幸福者”.然而,人还是“有理性者”,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王国”的成员,而且是“道德王国”的成员,不仅仅是“幸福追求者”,而且更是一个“自由追求者”.人在本质上是一个自由者,以至善为自己的终极目的.在“目的论”意义上说,“道德一自由”的王国是一个单纯的“目的王国”,它无需靠外在手段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实践理性”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强以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396-400
康德通过理性的扩张亦即"人为世界立法",完成了从古代哲学到近代哲学的转换;同时,他又通过理性的限制亦即"纯粹理性批判",开启了近代哲学走向海德格尔哲学的道路。因此,康德哲学成了古代哲学与海德格尔哲学之间的"桥梁"。尽管哲学家们大多承认康德哲学这一桥梁作用的"哲学"意义,但他们并未充分认识到康德哲学这一桥梁作用的"社会"意义,这种认识的欠缺长期以来妨碍了人类对于理性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4.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1):28-34
对于做学术工作来说,"博"和"约"的"结合"要有一个"过程"。哲学家康德,却是一位"吾道一以贯之"的大哲,他的思想严密到具有"不可撼动性",他50岁以后各种著作、思路之间的照应和应对都严丝合缝,这样"过得硬"的思想学风,是我们效仿的楷模。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是一个内在关联的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罗建平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3):18-20
该文主要对康德的"自然"范畴进行系统的分析,进而解析康德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康德认为:自然就是"经验的一切对象的必然的合乎法则性"。康德对"自然"范畴的界定,充分彰显了认识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其批判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对其后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开辟了人类哲学认识论领域研究的新视野,使得我们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其哲学主体性思想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供了理论来源,对当代哲学领域内认识论研究仍富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艳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4):398-404
“理知世界”是康德根据理性的理念所形成的实践法规而设定的一个道德世界,它只能从“超验理念”的角度而不能从“先验理念”的角度来理解。“理知世界”在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三部分论证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时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第一,“理知世界”使康德走出道德律和自由相互归因的恶循环;第二,“理知世界”论证了“定言命令”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7.
雷达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4):20-29
"直观"在康德数学哲学中占据核心地位,其既是数学学科知识来源的基石,又能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极大便利。然而,数学及一般自然科学需要超越感性直观,迈向知性建构,进而迫近理性的本体世界。介于知性与理性之间的"判断力"是连通科学与美学的重要桥梁,其深刻揭示了以美启真的可能性,也是解释科学美问题的极佳理论资源。"直观"源于感性而又超越感性,其在"判断力"的层面完成了向更高层次的复归。康德哲学以认识论为起点,以审美和目的论为纽带,最终指向道德伦理,营造了一个真善美一体圆融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朱立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1):65-77,156
本文针对刘为钦先生《“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反思》等文章对康德“自然”概念的误解,引用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了多方面的补充和商榷.指出刘文对康德“自然”概念的阐述,没有区分康德在认识论与伦理学、自然科学哲学与道德形而上学两个大领域内对“自然”和“自然规律”问题完全不同的界说,从而将其认为属于“人学”范围的“心灵的自然”即“道德性的自然”仅仅归属于认识论,而脱离了伦理学范围;进而将只适合于认识论的“普遍规律”套用到伦理学领域,形成了对康德“自然”概念的极大误读;最后,对康德关于艺术创造的“另一个自然”的丰富含义作了较深入、全面的探讨和阐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说明对"纯粹性"的追求是康德哲学的根本特性之一,而且是其先验主义与批判主义的理论前提.康德从自然科学方法论对"纯粹"的追求出发,以其范畴学说与先验主义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这两种哲学传统都进行了进一步的纯粹化,从而对这两种哲学传统进行了某种综合,在哲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也导致了自身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10.
郭淑新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14-16,,39,
朱熹的理气关系说,虽然有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倾向,但由于朱熹看到了“理”这一精神本体的既“尊严”又“无能”的二重性,因而在解决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时所阐述的理气关系学说,无论从理论和方法、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对传统儒学的丰富、发展和更新,也是对人类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张庆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8-105
1913年胡塞尔发表了《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时至今日,如果要追问这部百岁著作的历史意义,最好从它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对比说起,确切地说,是从胡塞尔对先天综合知识的理解说起。胡塞尔现象学在这个问题上改进了康德的先验哲学,解开了康德在先天综合知识的问题上的许多谜团,使之更切近于我们的实际认识过程。当然,他也留下了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6):72-77
康德哲学的影响,在于他那渗透于一切科学之中的批判精神。康德的批判不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否定意义上的批判,而是一种对理性的分析和审查。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具体体现在他的哲学追问之中。康德所奠定的那种理性批判精神,具有永恒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晓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33(1):22-25
康德哲学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在那里哲学历史之整体把自身聚集到它的最极端的可能性中去了";康德哲学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开启,"从那一年起直到我们自己的时代,‘批判哲学'统治着欧洲的思辨哲学领域".然而,无论"璀璨星空",抑或"道德法庭","物自体"都贯穿其中;"物自体"更是二者的关节点."它是康德哲学认识论的归宿,又是通向伦理学的门户"在"感性论"中,它是感性的来源;在"知性论"中,它规定了认识的界限;在"理念论"中,它作为理性概念,亦是道德哲学的公设. 相似文献
14.
俸军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9):5-13+94
“诸条件的总体”和“无条件者”是理念基于纯粹理性的逻辑运用和实在运用的区分而呈现的不同意涵,前者是纯粹理性始于知性知识进行推论的必然结果,后者是纯粹理性自我设定的综合的最高原则。这两层意涵意味着纯粹理性跨越并连接了经验领域与理智领域。“诸条件的总体”在经验领域内既是理性构建知识总体的引导性原则,也是理解“先验幻相”何以产生的关键。“无条件者”,既是“诸条件的总体”何以成为引导性原则的绝对根基,同时也为第二批判中论证自由之实在性提供先验前提。 相似文献
15.
刘苏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2-34
康德在认识论的"哥白尼革命"中思维方式的转变,是通过其树立人的主体性来实现的,而其主体性的树立,又是通过重新理解客观性概念来加以论证的。获得了客观有效性的主体性才是真正树立起来的主体性。因此,客观性概念才是理解康德"哥白尼革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李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47-49
一直以来,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标志着康德在哲学史上的伟大贡献。因此,理解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是进入康德哲学体系的最好途径,而研究康德哲学也必须从这里开始,因为“哥白尼式革命”显示了康德所面对的问题和他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最集中地体现了康德哲学的基本原则、特征和趋向以及康德哲学的基本精神。本文将对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的产生原因、具体内容以及它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雪花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2):36-39
通过对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的阐释,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论述了康德的基本的自然宇宙观,从而揭示出康德自然宇宙观的伟大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宇宙的神秘及其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18.
19.
傅永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5(5):14-21
康德将宗教信仰局限在纯然理性界限内进行诠释,他批判"教义性诠释",肯定"真理性诠释",从纯然理性出发,提出自己的哲学释经原理。主张对宗教信仰的诠释只能理性地进行而不能诉诸诠释者内在的主观情感,诠释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和深化人们的道德情感,让人获取真正的信仰。康德的"哲学释经原理"放弃了信仰主义立场,将对基督教的诠释完全架构在自己的理性分析结构和诠释框架之中,解构了文本和作者的价值,把文本的意义解释为诠释者自己已有理念范型的投射,有导致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之危险。而事实上,诠释活动是诠释者、文本以及作者之间互为主体的交往行动,这种交往行动以趋向真理为诠释的责任,它借助诠释者、作者和文本共同处身其中的历史文化传统所提供的社会交往规范和知识范型,将文本所负载的意义昭示出来,而意义的真理性就存在于交互主体的理性共识之中。 相似文献
20.
外通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2)
从四月分以來,外文系教师連續举行学朮討論会,結合教学实踐,就外語教学中“听、說、讀、寫”的关系問題,开展爭論。在上一階段討論的基礎上,于七月一日提出《怎样处理外語教学中“听、說、讀、寫”的关系》的論文报告。这篇論文認为,“听、說、讀、寫”的关系应該通过“口語与書面語”、“領会与复用”的关系來認識。从“口语与書面語”的关系來看,在外語教学入門階段,口語应当是主導的(应当“从語到文”),在一定条件下,書面語才逐漸取代口語的主導地位。从“領会与复用”的关系來看,在整个外語教学过程中,复用应当是主導的,但这并不排斥在某个短时期內把領会当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