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直接理论来源。历史上的各种唯物主义思想最终都作为具体的发展环节综合和凝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革和发展的动态趋势,就必须更深刻地了解它的理论渊源,尤其要更县体深入地考察唯物主义物质本体学说的历史发展,再现唯物主义发展的各个具体环节,揭示它演化变革的具体方向。本文试图提出欧洲物质本体学说发展史上共有六个具体形态的问题,并对这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的规律性学说和理论体系,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方法的规律性为研究对象,具有自身独特的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对于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克服以往教育实践中的教条主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形成自己科学世界观时的一部关键性论著;它是马克思第一次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学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由此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因而,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源头。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问题上,一般以1841-1848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萌芽、形成时期。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种含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和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真理,其形成过程应当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的萌芽、形成阶段(1841-1848年)和科学真理的确立阶段(1848-1871年),相应地其形成时期应当是1841-1871年。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四维哲学,是以辩证的四维时空观为基础,以两类矛盾学说为主导的哲学体系.它是在继承传统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四维哲学是对传统流行哲学的创新,它继承了其体系完整性的优点,在唯物论体系和辩证方法论的核心--时空观和矛盾论上,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6.
“德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故乡”这一提法,起源于廿世纪廿年代的苏联,并被当作经典式的结论流传到现在。我国理论界和史学界也接受了这一提法。但是这一提法既未能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具有鲜明的国际性质:它是国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产物,是国际无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在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斗争中产生的,同时也是在与自然主义与客观主义历史观的斗争中产生的,不同时抓住这两条线索,就不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质,也不能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相关关系的学说,它的基本问题就是实践问题、历史问题、人的问题和自由问题。  相似文献   

8.
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说的影响楼凡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学说和理论。其思想渊流和理论来源极为广泛,广义地说,它包括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有价值的思维成果;而比较狭义地说,则主要是指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19世纪前半叶德国古典哲学和西欧...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了苏联传统教科书体系的研究视域,重新建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以人和实践为主题的新马克思主义。从表层看,关于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问题的探讨,但从实质看,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问题的研究。通过对"人道主义与异化"和"实践唯物主义"这两个问题的梳理,展示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路向,它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必须在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寻找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中创建当代中国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历经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正在继续焕发着科学的青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首先表现在从它产生之时起就同种种资产阶级的现代哲学和社会学说进行斗争,发展成为无产阶级胜利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学说。  相似文献   

11.
国内长期以来形成的把“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或说成是马克思学说的哲学灵魂,这其实是对马克思学说的误解。所谓“历史唯物主义”根本不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也不是社会历史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即“历史哲学”。它仅仅是揭示“史前社会”人被“物化”方面的事实之科学方法,主要是研究资本剥削所形成的总的科学观点,根本就不是哲学。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只能是“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和“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个科学的哲学命题 ,这一命题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蕴所在 ,它同精髓实事求是、精华社会发展规律学说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三个基本点 ;以人为本原则是共产党的根本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3.
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哲学学说。它作为工人阶级的"革命的哲学",对构成资产阶级社会整体的经济、政治、法律的社会结构以及艺术、宗教和哲学等意识形态进行总体批判。这种总体革命观要求把哲学当作具体的现实来对待,它的目的在于把消灭哲学作为消灭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现实的一个部分。柯尔施的这种"反哲学"为我们从本质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开拓了更为宽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哲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或称辩证唯物主义,或称历史唯物主义,或称实践唯物主义,或称实践一元论、实践本体论,或称实践哲学、或称实践人本主义,或称科学人本主义,或称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或称共产主义的人本主义……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理论问题,是可以研究和讨论或“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实践历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思想史的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实践历史观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历史观,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历史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人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而费尔巴哈的历史观是以人本思维方式思考有关社会历史问题的学说。因此,回到马克思恩格斯构建实践历史观的方法论道路上,反思两种历史观的本质区别及其根本原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历史观,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哲学人类学     
“哲学人类学”这一术语,在现代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中,既用于广义,亦用于狭义。在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哲学人类学系统分类者布吕宁(W.Bruning)①看来,它一方面是指称古今一切有关人的哲学学说,不论这些学说是否具有独立的人类学概念特征,还是仅仅蕴含着从某个哲学体系的基本原理中逻辑地引伸出来的对于  相似文献   

17.
目前应把“两课”称谓改为马克思主义教育课。马克思主义教育课 ,不仅体现了“两课”课程性质和内容的共同特征 ,全面、准确反映课程体系 ,而且有助于克服当前教学中的不良倾向 ,充分发挥课程功能 ,并避免“两课”称谓造成的概念模糊和与中小学德育课在名称上的雷同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种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丧失了哲学的特性也就丧失了其革命的特性;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提出过要"终结"和"消灭"哲学,但不能因此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关键在于必须用马克思的"不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就不能消灭哲学"的辩证思维来理解这些有关"终结"与"消灭"哲学的言词;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性,必须在两条战线上同时战斗,既要反对那种轻视与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容的倾向,又要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歪曲成"二元论的形而上学观"的倾向作斗争;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哲学的关键在于,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坚持总体性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内涵和特征的.  相似文献   

19.
冲破十九世纪三大学说相互隔绝的局面,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融为一体,进行开创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取得总体性突破的关键。从《手稿》可以看出,马克思运用哲学去研究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去深化哲学,用哲学—经济学说去研究共产主义,并用共产主义理论指引哲学、经济学的研究,使三大学说内在结合、相互促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方法的规律性学说和理论体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有着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