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使我们党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的束缚,从而拉开了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序幕。10年来,在这样一条马克思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一个幽灵,科学辩证法的幽灵,在西方心理学中徘徊.科学世界的支架正在动摇;改造它的时刻临近了."这是美国心理学家C. F·里格尔最近在他的《人类发展的辩证法》一文中提出的《辩证法心理学宣言》的第一句话.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对“供给”与“需求”这对经济学范畴及其相互关系作一番再探讨,以求得对“供给”与“需求”及其派生出的种种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正确理解。一、供给与需求的本来意义通常,人们把供给当作一方,把需求当作与之截然对立的另一方,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这种把供与求二者割裂开来的见解是不对的。因为,供与求二者,就其本来意义讲,是对立的统一。二者(供与求)相互贯通,不过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简便地举例说明如下。假定农夫生产出X量小麦,铁匠生产出Y量锄头,并且假定X量小麦恰好可换取Y量锄头。显然,在这里,不论是农夫的小麦,还是铁匠的锄头,都既是供给,又是需求,二者都是供与求的统一——农夫只是因供给X量小麦,才产生出对Y量锄头的需求;铁匠也只是因供给Y锄头,才产生出对X量小麦的需求。农夫不会因铁匠“需要”(不等于需求)小麦而将其无偿供给,铁匠也不会因农夫“需要”(不等于需求)锄头而将其无偿供给。需求必须以供给为条件。离开了供给,需求就不见;同样地,离开了需求,也不会产生供给。(需求,总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这种。支付能  相似文献   

4.
《求是学刊》2019,(2):162-170
朱利安的间距/之间植根于法国解构思潮,它是当时法国哲学家共同关注的理论问题。间距如何在精彩纷呈的法国理论中脱颖而出?这得益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启发,异质思想的催化使间距点石成金般地获得了全新的理论意义。间距意味着拉开一段距离,在未思之处发现他者,反观自身。间距的能量为何?它可以破:破二元对立、本质主义、形而上学等一切僵化固定的思维模式。它更可以立:可以游刃有余(通畅)、迂回进入(自由)、气韵生动(生成)。中国古典文化经朱利安的调剂加工,成为批判西方思维的理论资源,同时,中国古典美学也因此被重新照亮和发现。  相似文献   

5.
刘宗周(公元1578—1645年)是明末著名的儒学大师。他所创建的蕺山学派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学派。这个学派的中坚人物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刘宗周的学生,他们对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的兴起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刘宗周学问渊博、气节高尚,素为当时和后世学者所称道。刘宗周的思想学说,有唯物主义的光采,也有主观唯心主义的阴霾。他的一生,在政治上因关心国事、刚直敢言、抨击腐败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于“差异就是矛盾”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维护传统的说法,即“差异就是矛盾”,把它作为普遍的原理,对它全盘肯定;另一种意见,则全盘否定“差异就是矛盾”的命题。这两种意见,都各有合理之处,但又都各有值得商榷之处。现在就“差异就是矛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及它是否是矛盾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差异就是矛盾”,这是多年以来,不仅在我国哲学界,而且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兄弟党的理论界中,颇为流行的观点。“差异就是矛盾”是怎么来的呢?它既不是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发明,也不是出  相似文献   

7.
<正>吉原治良生于日本大阪,1954年成立了前卫艺术组织具体艺术协会,因而被誉为具体派之父。所谓具体,意在强调这种艺术形态的物理性与材料性。在协会成立的18年中,吉原治良领导具体派在战后全球艺术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具体派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吉原治良也是  相似文献   

8.
前言1978年度经济理论学会提出了把工人阶级主体形成论作为共同研究的主题.这样做是考虑到这样两个背景:一是近年来由富泽贤治、山口正之等提出了工人阶级主体形成论.这个论点着眼于"劳动社会化",认为劳动社会化一方面通过分工协作赋予工人以管理的能力,一  相似文献   

9.
甘锋 《唐都学刊》2007,23(6):38-42
康德发动过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么?科恩的质疑和否定回答使这一已成定论的说法再次成为问题。事实上,正是康德在形而上学领域发动的"哥白尼式革命"才彻底改变了主客体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先验论。也正是先验方法在美学领域的运用,才使康德得以超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从而独立系统地批判主体的审美能力,形成独特的美学思想,扭转了当时西方美学的研究方向,成为"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在当下美学转型的语境中,重温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问》2015,(3)
高句丽西向扩张因汉末以来中原持久的动乱、分裂和对边地控制力的锐减而具备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同时辽东郡、玄菟郡区域始终存有相对强大的敌对势力,给高句丽西进甚至生存造成直接威胁。然而,高句丽西进的内在动力强烈而持久:5世纪初进占辽东、玄菟二城使高句丽国力跃升、发展空间扩大,中原王朝册封高句丽的爵号也反映出高句丽西进后东亚格局的变化。高句丽进占辽东一是招致6-7世纪隋唐的军事进攻,二是高句丽的辽东防线受到牵制使其无法全力南进。  相似文献   

11.
在养老方式研究领域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我国养老方式为双向的“反哺”模式,西方为单向的“接力”模式。笔者通过对最新的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由于现实条件发生了重大改变,以上的有关国内外养老方式的划分方法已经不能准确地概括现实情况。从代际关系角度看,中西方养老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用“相互依存模式”代替“反哺”和“接力”更能准确地反映养老方式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论“趣”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趣”是与腐、板、呆、俗等相对立的一种存在。它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态灵活多样 ,本文从“生趣”、“机趣”、“谐趣”、“奇趣”、“天趣”、“远趣”、“拙趣”、“雅趣”等八个方面对之进行概括和把握 ,以期对“趣”这一中国美学范畴作一个比较深入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西方哲学史第一个系统化的伦理学体系,其伦理学思想呈现出三方面的特征:伦理学强调实践对理论的相对独立性,注重从生活经验中总结伦理学内容,采取分析理性的方法整理多样性的经验,把经验上升到实践理论。孔子的中庸思想虽然和亚里士多德的适中思想有相似之处,但是在这个相似的论题上鲜明反应出两种伦理学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以后的中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孙晨纲 《社科纵横》2008,23(10):56-58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探索当中,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本文主要以大跃进和改革开放为事实依据,以解读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去工业化进程与美国的再工业化进程几乎同时起步。美国再工业化的雄心壮志及其初期所显现出的良好效果,促使日本开启了模仿美国理念和政策的再工业化进程。日本的再工业化政策呈现出在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之间摇摆的混沌特征。这不但使日本的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偏离了正确轨道,而且使美国再工业化政策的失误在日本被放大,成为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临难以走出泡沫经济崩溃的阴影、产业空心化日益加剧以及日本制造出现质量问题等巨大挑战的共同根源所在。日本的经验教训值得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国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强调朱光潜是一个有很深传统文化底蕴的人。他在留学西方之前已初步形成了艺术是对现实苦难的一种观照的观点 ,尼采不过是朱光潜审美人生观在西方圣哲中的一个“道具”。文章指出 ,朱光潜美学的根基是立在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之上的。因此 ,当他后来皈依马克思主义时 ,他很注意把马克思关于人生、人情、人道和这种传统精神结合起来 ,从而对马克思如何将实践观运用于解决美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当然 ,作者也认为朱光潜美学体系存在矛盾 ,但这种矛盾根本上讲还是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冲突在他体系中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关于解决“法轮功”问题的正确决策,得到了全国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坚决拥护和积极响应,取缔“法轮功”非法组织的斗争进展迅速,夺取这场斗争的全面胜利是无庸置疑的。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我们不能不付出一定代价,也不能不从这种代价中记取深刻的教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从讲政治的高度对此进行反思,从而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工作,有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增强面向新世纪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依然会以多种方式客观地存在。…  相似文献   

19.
由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环境发展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人文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2001年10月17日至21日在西安召开。围绕“美学视野中的人与环境”这一主题,与会学者抱着推动中国的生态美学研究、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准备的目……  相似文献   

20.
荆懿 《探求》2010,(5):67-69,75
"受众中心论"认为"受众"是整个大众传播活动的中心。从美学角度看,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与"受众中心论"存在同样的"一元论"问题,忽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在受众审美范畴中,处于消费时代的受众正经历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泛娱乐化与受众个体化演变,这使得"受众"这一概念本身受到质疑,"受众中心论"更无迹可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