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9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税务》杂志社联合公布了2004年度中国纳税500强企业排行榜.数据显示:2004年度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纳税百强贡献税收为627.77亿元.与2003年的627.65亿元基本持平.纳税百强的总纳税额几乎没有增长。不仅如此,此次参评外资企业的入围门槛还由2003年的2.21亿元下降为2.02亿元。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在深圳社会调查中了解到有些外商投资企业避税严重。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特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是在其开业后获利年度起,先享受“二免三减”的优惠税收政策,然后按15%的税率纳税.这个税率比起有“避税港”之称的香港税率还低3%。但是深圳仍有40.8%的外商投资企业不能按时进入纳税期,在其帐面上呈现“零利润”甚至“亏损”。可  相似文献   

3.
民生     
12家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杂志社日前联合公布2006年度"中国纳税500强"排行榜,福建这次共有12家企业入选"中国纳税500强"。其中,福州市共有4家企业入选。分别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以缴纳税款8.20亿元排名第223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缴纳税款7.98亿元,排名第232位;福建水口发电有限公司缴纳税款4.19亿元,居第444位,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上榜,居第500位。  相似文献   

4.
眼下,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逐年增多。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国已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7.4万户。与此同时,对外税收也逐年增加。1991年为70亿元,1992年为105亿元,1993年为206亿元,增长幅度在50%左右。可种种迹象表明,外商偷税、漏税和避税的问题仍十分严重,且花样繁多、高招叠出,令人不容小觑。这些逃税高手,让中国的税务官们揣上了一本难念的经。1993年,港台一些歌手们在大陆尽情地展示了他们偷税漏税的本领。舆论愤怒,对外税收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们纷纷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越来越多。从1980年以来,我国已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1.9万余家,办理税务登记的有15万家。1994年以来,虽然我国实行了新税制,取消了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以往事受的一些优惠政策,但具有战略眼光的外国投资者仍纷至沓来。新开的外商投资企业增长迅速。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从1980年到1993年,我国的涉外税收累计达520亿元,涉外税收每年都以较高的速度递增,仅1993年就达200多亿元。 就外商在我国投资热情日益高涨的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亏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1993年度15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年度报告来看,该年度外商投资企业亏损面高达51%,(而国有企业亏损面则为30.3%),累计亏损额137.5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蓬勃发展的速度与每况愈下的经营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状况已引起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 笔者认为,造成外商投资企业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管理混乱,市场行情预测不准;有的属于先天不足,投资规模过小,投资方向不准;有的属于资金不到位;有的属于过河拆桥。但更多的是属于蓄意制造的假象,是虚亏实盈,目  相似文献   

6.
资料表明,2007年广东省有244家外商投资企业撤离;在珠三角,8万家港台企业中,目前有37.3%计划搬离;而在北方,已经有103家韩资企业"无故撤离"山东。外企的新动向引起了中国官方和普通百姓的关注。按理说,资本的本性是逐利,就如同当初外商资本蜂拥而入来到中国主要是利用中国的成本优势而获利那样,当中国市场成本发生变化进而侵蚀到外企的利润时,选择撤离就成为了外资最原始的商业冲动。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现状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从1980年建立第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到1992年12月,我国已累计批准举办外商投资企业达90710个,协议外商投资金额达1104.6亿美元,外商实际投入金额达343.55亿美元,今年1~6月,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3632个,协议外资金额587.5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3.96亿美元。从总体上看,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具有如下特点: 1.投资形式由合作转化为合资,独资企业数目开始上升从1979年到1985年,在批准建立的6286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合作企业占60.8%,  相似文献   

8.
避税是国际商业活动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任何一个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的时候,都必须追求最大效益、最高利润,这是商业活动内在的基本规则。为趋利避害,避重就轻,避税问题的就必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被置于重要地位。我国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增长迅猛。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已投产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中,绝大多数经营情况良好,也有少数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但奇怪的是,有少数企业在长期亏损的同时,又不断增加资本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其实,在这种…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资涌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迅猛增加,他们不但带来了新思维、新的管理理念,而且还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随之出现的洋人避税问题也日趋严重,一些外商和来华人员见利忘义,不择手段,大肆逃避应纳税款,使得我国涉外税收大量流失,成为一个难以估量的“黑洞”。外商投资企业六成报亏损据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发展很快,截止2001年底,累计已批准外商投资企业有38万多户,其中开业投产的近25万户,实际利用外资额已达3700多亿美元。《中国财经报》今年5…  相似文献   

10.
一、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16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1994年底。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2.17万个,协议外资金额3033.0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55.7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开业将近10万家,就业人数达1400万人。其中,1994年我国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75万个,协议外资金额816.0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相似文献   

11.
到1998年底,全省外商投资企业达6041户,投资总额171.51亿美元,注册资本108.16亿美元,外方认缴注册资本63.14亿美元,其中98年度,全省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322户,投资总额8.8亿美元,注册资本5.6亿美元,外方认缴注册资本3.8亿美元。据统计,外商投资企业中,已投产开业企业2271户,98年度纳税总额2.68亿美元,同比增长55.45%。内外销总额35.02亿美元,其中外销额1.63亿美元,同比增加0.69亿美元,;服务营业额5.86亿美元,其中外汇营业额1.08亿美元,同比增加100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有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当年登记企业资金到位率较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截止94年底,外商投资企业累汁注册数已达17万多户,协议投资总额达3824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额累计达416.3亿美元,来华投资办企业的客商分别来自146个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解决了1000多万人员的就业;已投资、开业的8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1993年实现利润205.8亿元人民币,为我国创造了丰富的税源。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一、税收方面 1、鼓励外商兴办工农业生产项目。凡外商投资我市鼓励类的工农业生产项目,且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获利年度起,第1年至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第6年至第10年按规定全额纳税,经企业申请,县以上政府批准,由同级财政部门返还50%。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三资”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零”利润现象或亏损现象.但即使如此,部分“三资”企业却还在扩大其生产经营规模.究其原因是这些“三资”企业在有意识地进行避税活动,其结果是部分外商的母公司(跨国公司)大量获利,而我国的税收大量流失.因此,对“三资”企业的避税手及、影响避税的因素及反避税的对策等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截止1993年9月底,我国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53580家,协议外资金额1929.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95.5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1992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出口总额的25%以上。据海关统计,1993年前三个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1294.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9.8%上升到26.4%。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呈现出加速度增长、高层次升级的良好势头,一些国际知名跨国财团开始大规模地挺进中国投资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一些国有企业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根本原因都是管理不善。一个企业的管理问题,说到底是企业厂长的管理水平问题。经济专家们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缺资金、缺技术,但最缺的是企业家。在中国最缺乏的资源也是企业家。据有关部门对1993年度200多家亏损企业调查表明,其中政策性亏损约9%,客观原因亏损约占9%,而经营不善造成的亏损高达81%;从1982年到1992年流失国有资产5000亿元,其中有3300亿元是因企业经营不善造成的。1994年在企业大叫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年底积压产品价值比年初增加1000个亿,这其中不少也是由企业经营不善、管理不力造成的;全国近300个中小型企业投产后,约1/3生产能力没有发挥作用,如全国棉纱的生产能力约有1/3闲置,相当于150亿元资产未发挥作用。数据虽然枯燥,但它说明:真正的企业家的缺乏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正> 国营商业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批发企业同工业企业,都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国家财政收入50%来自工商企业,在支持工农业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等声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近两年来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1990年全国商业系统亏损1亿多元,其中批发商业企业亏损2—3亿元(零售商业盈利)。1985—1990年上海、天津13家批发企业经营规模大约下降50多亿元,1990年上海6家批发企业利润比1989年下降  相似文献   

18.
近十多年来,我国在吸收外商投资方面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外商来华投资之踊跃,外商投资领域之宽,外商投资企业经济效益之好,是前所未有的。据1996年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截止到该年6月底,中国在17余年的改革中,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为1584亿美元,已替代巴西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大外商投资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外资输入国。 随着政府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取消其商品内销的种种限制,许多国货名牌纷纷被外商收购、控股,外国投资者对国  相似文献   

19.
论外商投资的第三次高潮与我国的外资立法朱崇实,赵俊荣至1993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74056家,协议利用外资2172.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600.72亿美元。①外商在华投资分别于1984、1988、1991年出现了三次投资高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沈阳市外商投资企业税收现状,指出企业存在亏损严重,所得税比重过低,税源行业发展不均衡,涉外税收发展速度较慢,对地区GDP拉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通过对沈阳市2003年度财政检查的样本企业的问卷调查及检查结果从政策性原因、税收部门管理性原因、企业行为以及企业管理原因四个维度分析了影响外商投资企业税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