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意象隐喻是一种常见的隐喻,大量存在于诗歌中。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主要通过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来分析意象隐喻,从而引导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2.
“死水”和“静夜”是闻一多《死水》诗集营造的核心意象 ,它隐喻了现实和文化环境中的阴暗 ,表现了诗人直面丑恶和否定传统的人生情趣与美学情趣的心态 ,这种与《红烛》不同的情怀和心态 ,实际上也孕育着闻一多后来全面反思传统文化 ,并进而对它进行尖锐的理性剖析的契机 ,由此使他的《死水》诗集成为五四以来启蒙主义传统的诗性赓续。  相似文献   

3.
“石头”意象的民俗学指向使新时期贵州少数民族诗歌形成基于个体艺术创造的、重构的民族民俗信仰文化系统.通过民俗仪式在远古人类内心与现代人的心灵体验之间获取贯通,通过“石头”意象寻回诗歌文本呈现给我们的多民族文化记忆,这对我们体悟人类艺术创造精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民族文化精神展露的窗口。海意象展示出英美民族在同海打交道时生发强化的对生命人生及人世间美好事物的感情,折映出其自然观中对大海的驾驭征服感;海意象也反映了英美民族的爱情观,海的风物特性引发诗人畅言爱情强烈感受,是其抒发爱情话语时惯用的意象,其与爱情交织在英美诗歌中的丰富多彩、新奇变幻,体现了其文化精神中勇于开创进取、热情外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王维的诗歌中大量使用"云"意象,或用"云"来衬托周围景物之高远,仙气霞举;或用"云"来抒写性情,情景交融;或用画笔摹"云",抒写山水之乐;或用"云"入禅理,寄托遥深。这些"云"意象虽变化无穷,但是都与王维清秀淡远的整体风格相契合,如"水中着盐"般服务于王维诗歌的空灵境界,使诗歌蕴含了无尽的景外之景、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6.
7.
李白三教兼容的思想的复杂性、特立独行的人格精神特征及游历、求仕、归隐的典型文人生涯,通过对月这一原型意象的审美创造,使笔下的月亮呈现出鲜明的人格精神美、意象美和哲理美.  相似文献   

8.
使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对玄学派诗人邓恩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进行研究。邓恩对意象和隐喻娴熟的运用导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须进行反复思考和推理,这是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来源。意象和隐喻的"陌生化"制造出独特的玄学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诗歌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是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的。意象是隐喻思维的产物,是读者了解诗歌精神的载体。通过研究以“夜”为意象的诗歌,揭示源语域和目标语域之间联系美的隐喻思维,这也是读者了解诗人情怀和寓意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0.
王志清 《南都学坛》2007,27(1):73-77
“闲”是王维诗意存在的外在形式,更是他人性深处的精神表征,是其身心一无挂碍的绝对自由的表征。王维往往以全身远祸的机智,以摆脱物累心役的超然,积极顺乎自然而寻求当下精神自由的享受,以自由生命之“轻”来拗救严峻功业之“重”,把庄子的美学境界变成具有更广泛实践意义的人生行为。这种以庄、禅为心灵本体的生命精神,这种以“闲”的方式享受当下的愉悦闲心,一旦遭遇山水外物时,其观照中之山水则常常被其闲适的心灵之光所烛亮,是物皆著“闲”色,皆作“闲”态,皆具“闲”情,表现出“闲”之享受所赋予的福祉的超逸。  相似文献   

11.
华北平原中部存在着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乃至春秋时代的古代文化的空缺区,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从古文化空区的地理分布和地形地貌特征分析,造成这一古文化空缺区的原因可能不是黄河水患。近年来提出的全新世中期的陨石雨撞击灾害比较圆满地解释了古文化空缺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主流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对外关系中非常重视文化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崇尚贯注王道精神的大一统政治理念,主张以文德教化为主要战略手段构筑华夏文明主导的和谐的天下秩序。这种文化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华夷之辨”与“华夷共祖”的文化族群观念。“尊王攘夷”与“用夏变夷”是具体的战略手段。“亡天下”与“王天下”表现了文明的自我警示和最高理想。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文化战略思想,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对中华文明的延续传播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团结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离魂故事在古中国代小说、戏剧中,屡见不鲜,已经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这一现象隐含着丰富深邃的审美文化意蕴.离魂故事植根于古老的灵魂信仰,产生于对桎梏人性人情的封建婚姻礼法的叛逆,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男性的文化心理;而离魂故事所具有的哀婉、缠绵的浪漫色彩,也是其受人喜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对古蜀文明的解读,至今还为西方史学的阐释体系和话语权所束缚,本土文化立场缺失,本土文化失语,缺乏本土文化自身的学科术语.本文认为以古蜀仙道为核心的仙源文化是蜀人文化想象力的核心,它的神髓在道藏里,它的最高结晶是仙学,故鲁迅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循着仙化思维.不难找到古蜀文明的本土解读,找到古蜀人精神家园解读的钥匙,不难建立本土特色文化体系,摆脱"文化西来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立法解释与法律相伴而生 ,并在法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解释主体实际上是最高统治者———皇帝。由于中国古代立法解释技术的日臻成熟 ,解释的方法亦多种多样。这些都突现出了历代中国对立法解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婚姻是诗歌的重要题材,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解读可以发现中国婚姻史上存在四种基本形态无偶婚、寻偶婚、配偶婚和择偶婚,这四种形态各有其流变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尊尊"是中国古代礼学中的重要观念,一般指由血缘关系衍生出来的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多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来诠释其意义。本文认为,这样的理解无论是从最早提出"尊尊"的《礼记》一书的文本内容来看,还是从"尊尊"本身的含义来看,都是一种误读。"尊尊"观念的形成,渊源于古人的鬼神信仰,是古代社会中生者与逝者人伦关系之间对话的集中体现。随着后世对经典不断地诠释,将"尊尊"理解为"尊君",导致了最终将其归入到政治制度的框架内来理解,这个过程典型地反映了"尊尊"观念的内涵由原先的崇尚鬼神转变为专尊人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在注重字词讲授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历史文化的讲授,这样才能更充分的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也可以使更准确的理解词义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先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培养他们的人文修养,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名物训释是词典编撰的重点,《说文》的名物词说解很有特色,它在抓住被释物的外在特征时,还十分注重阐释其文化内涵,而这种阐释恰是先民思想认知的真实记录,这就使后人可以据此窥探到古人的诸多文化观念。通过对《说文》少数几个动物词虞、乌、易、螣、鳳、蝄、莺、雇、雀、鸡的剖析,阐述其所反映的儒家的仁、孝、贞节观、神灵鬼怪观及天人合一观。  相似文献   

20.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古代文人用以研墨的工具。但是,中国古代文人不仅在文学写作与书画创作中使用砚台,同时还将其视为收藏、品评与记载的对象。而中国古代文人之所以积极地投入到用砚、藏砚、品砚与记砚的文化活动中,其原因在于砚台是中国古代文人不可或缺的书写工具,并且藏砚、品砚、记砚的活动可以使他们在身心俱疲时得到放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