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温肺荔枝益肝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青睐,它不仅是重要的滋补果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珍贵礼物。诗人白居易说它:“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又云:“剥之凝如水精,食之如绛雪,其味之至,不可得而名状也。”其果实生时肉色白,干时肉色红。根据我国传统医学的记述,荔枝味甘、酸、温,无毒。其果肉具有补脾益肝,止咳,养心神,止烦渴,发痘疮的功效。其核善于疏肝理气而治疝痛,也用以治脾胃气滞引起的胃脘疼痛。新鲜果肉汁多味甘,能生津止喝。《食疗本草》载云:“益智、健气”。《玉楸药解》则…  相似文献   

2.
《左传·僖公二年》提到晋国有“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两件至宝。汉儒解经,多主“屈产”为地名,结合上古汉语构词机制,可知“屈产”之“产”为动词,“屈”为地名,即晋公子夷吾之封地。屈邑有南北二处,《左传·僖公二年》所言“屈地”乃北屈,位于今山西吉县一带。地方志多主张“垂棘之璧”与山西曲沃的吉(棘)璧村有关,有说法以水晶簇的三种形态和六种颜色,分别附会“三棘”与“六异”。据《墨子》相关条目及《说文》《尔雅》等训释,可知“三棘六异”即为“三翮六翼”,亦即“九鼎”,吉(棘)璧村与水晶簇实为附会之说。综合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及清人沈钦韩的考证,可以确定“垂山”即为“垂棘”,位于今山西高都镇境内。  相似文献   

3.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其文采风流冠绝当时,诗文书画皆开一代之风气。但他以宋宗室出身(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而仕新朝,以致后人对之褒贬臧否都颇费周折。批评者认为他的仕元于“名节”有亏,因所谓“名节”问题而贬低其作品者也大有人在。建国以来文学史、艺术史论及赵氏多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有关他的研究文章极为罕见。其实,对于主要以文学艺术成就传世的赵孟頫,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伦理价  相似文献   

4.
资讯     
《中国农村》2009,(10):77-78,80
RIMOWA推出——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限量版复古水晶箱 为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RIMOWA推出60只限量版复古水晶箱,选用ClassicFlight经典复古系列登机箱,以Swarovski的火红水晶重新演绎,每只箱体醒目的“60”字样由838颗Swarovski水晶镶嵌而成。  相似文献   

5.
声音     
《人生与伴侣》2014,(4):55-55
★求万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邀万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怒。 ——李嘉诚办公桌上水晶相框里一幅自己写的小笺  相似文献   

6.
吴晓辉 《北京纪事》2014,(9):102-103
解放前,京剧行里的“角儿”一般都叫老板。老板要是有应酬,多选择在鸿兴楼请客。到了不看菜单随口报出:“清蒸鸭子、火腿煨冬笋、糟蒸鸭肝、红烧鲍脯”,外加水晶饼。酒上的是“莲花白”,结尾又来了两碗核桃酪。单看叫的这几份菜,有点阅历的食客大多也猜出了这位“老板”的身份。  相似文献   

7.
【背景介绍】东海县是闻名中外的"中国水晶之都",有着丰富的水晶资源。县城内建有水晶城、水晶博物馆和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东海水晶"这一特色产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并形成了特色浓郁的"水晶文化"。为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以"水晶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8.
清人沈复,字三白,生于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卒年不详。沈三白一生沦落不遇,46岁时有感于“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负彼苍之厚。”乃作(浮生六记),详细真实地记录下半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浮生六记)写成后湮没无闻,直至一百多年后才被发现,此后便广为流传,为近世文人击节称赏。林语堂、俞平伯等人都给予它至美的赞语。林语堂将它翻译成英文介绍到西方,俞平伯称它“严如一块纯美的水晶”。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仅为残本的(浮生六记)具有如此强烈的想力呢?这就是本文作者试图探析的问题。一、(浮生六…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9,(3):52-54
美国动作巨星哈里森&;#183;福特领衔主演的大片《印第安纳&;#183;琼斯与水晶头骨王国》上映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人们对水晶头骨探究的热潮。全世界最著名的水晶头骨,为英国探险家弗雷德里克&;#183;阿尔伯特&;#183;米歇尔—黑吉斯所拥有,被称为米歇尔一黑吉斯的水晶头骨,它同时也被称之为“厄运头骨”。在弗雷德里克&;#183;阿尔伯特&;#183;米歇尔—黑吉斯的众多探险经历中,很多次冒险之旅都是由大英博物馆资助的,这说明在当时他的确是一位受到社会承认的探险家。在1928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谁是谁的入口》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的众多探险经历。关于发现“厄运头骨”的前前后后,你可以在电影中看个究竟。在这里,我们想说的是,关于水晶头骨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水晶头骨究竟是什么?它所隐藏的神秘力量是什么?它从哪来?让我们跳过电影胶片,回归到真实世界吧。  相似文献   

10.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的烁愁成水。” 水晶是大自然的绝妙杰作,唐代韦应物咏赞美妙的水晶,唱出了世代绝名。 大自然将水晶这份倍受世人崇爱的宠物赐予了东海。东海人没有辜负大自然的厚望,如今东海几乎成了水晶的代名词,特别是近几年,东海人瞄准国外市场,大力开发水晶产业,东海水晶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仙子东海撒水晶 传说,东海境内有一座普普通通的房山,这里住着一位下凡的仙子,她与村里一位小伙子相爱了。后来水晶仙子被缉上天庭,她撒落的泪珠宛如倾盆大雨,落地成晶。 还有一说,东海之所以盛产上好水晶,是因为好人赵二的缘故。说的是一年除夕,赵二从外地赶回东海家中,路过海州时,发现一位贫病交集的老太婆。赵二将辛苦一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水晶看作是灵性之物,很多时候被赋予许多美好的含义。黄、绿色的水晶主财运,紫水晶能化解烦恼,玫瑰红色的水晶则会带来爱情。家居中水晶的运用可华贵到璀璨生辉,亦可平静到安详柔美,何种风情全在主人点睛手笔的高下。高雅的水晶饰品逐渐成为很多人家中靓丽的一道景观,尤其是在这个春意盎然的五月里,一盏盏有着雪花般感受的水晶饰品,能让家的气氛显得更加浪漫与温馨!  相似文献   

12.
在韩非之前,“法”、“术”、“势”并非孤立,这在先秦典籍中多有反映。通过对比荀子与韩非关于“法”、“术”、“势”的思想,发现:荀子以“法”为“治之用”,韩非以“法”为“治之体”;荀子突出“术”之价值理性,韩非彰显“术”之工具理性;荀子重“人设之势”,韩非则重“自然之势”。荀子将“法”、“术”、“势”进行了道德化的改造,而韩非则整合“法”、“术”、“势”,完成了法家学说的系统化。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介词“之”的形成杨雅丽“之”在古汉语中是常用字。“之”可以表示动词、代词、结构助词,也可以表示介词。“之”记写动词,含“前往”、“到”之义。“之”记写代词,可以指代人、事物、处所,多用作宾语或定语。“之”记写结构助词,可用于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与伴侣》2007,(4):16-16
用水晶餐具盛装食物、饮品,看上去华美绚丽,令人爱不释手,但很多人想象不到,若用含铅的人造水晶制成的杯子盛放蜂蜜等酸性饮料,会造成铅污染,严重危害健康。因此,有人说——  相似文献   

15.
以“体、用、造、化”的“四字诀”所阐述的文化遗产“格致论”,包括“体”之“名、形、质、色、饰”,“用”之“人、地、事、用、价”,“造”之“材、具、序、诀、仪、艺”和“化”之“天、地、人、变、生”。“四字诀”是对“生生遗续”之概念体系所囊括的“生命礼仪、生态亲和、生计方式、生产技术、生业组织、生养制度”的“六生”体系的再阐释。“四字诀”和“六生体系”,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智慧的发掘,也是我们对符合中国文化思维方式的文化遗产传承体系的一种探索,期许此文化遗产“格致论”,对文化遗产之“传家”方法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章法结构”是以“阴阳二元”之互动为基础,经其“移位”、“转位”与“包孕”之作用而形成整体之“多←→二←→一(0)”之螺旋结构的。这种历程,可归本于《周易》,提升至“普遍性存在”之高度,亦即用方法论原则或系统加以确认。而其中“二元”之“移位”与“转位”所推拓的是各层之“章法结构”,而“二元”之“包孕”所连锁的是上下层以至于整体之“章法结构”,它们功能虽不同,却都是构成“多←→二←→一(0)”螺旋结构之主要内容,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轻易说“不”者之懦、之蛮、之怨;而不轻易说“不”者之智、之勇、之高洁、之顽强等;对比论证出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的深刻道理。以内容项评价,这篇文章准确地把握“不轻易”和“不说‘不'”这两重意思,切合题意,全文中心突出,材料丰富,论证深透,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相似文献   

18.
古代训诂材料主要保存在训诂专书(辞书)和注释书中。黄侃先生谈到训诂内容时,提出了“本有之训诂”、“后起之训诂”、“独立之训诂”、“隶属之训诂”、“说字之训诂”、“解文之训诂”、“小学训诂”、“经学训诂”诸概念,即对上述两类材料或作动态分析,或作相对静止分析而进行的系统分类说明。古代辞书属“说字之训诂”,而经、史、子、集部书之注释则属“解文训诂”。对二者的差别、特点,黄先生作了精辟阐述。黄先生研究辞书训诂的最重要成果是他的《尔雅郝疏笺识》  相似文献   

19.
庄子在总结、甄别春秋战国“百家之学”的基础上,继承老子学说,批判孔子及墨家学说,以“任其性命之情”“安其性命之情”“不失其性命之情”为核心和标志,对“道德”和“善”作出了独特的解释与界定。以此为“内圣之道”,庄子提出了卫生全德、养形养神的修养要求和“真人”“圣人”的人格理想;以此为“外王之道”,他提出了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基本原则和“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在方法论上,他从“自适其适”出发,主张亦此亦彼,无可不可,齐一是非,不主故常。在承认是非相对性的基础上,肯定、强调无为适性是天下最大的道德善,庄子学说是百家之学中最完美的学说。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管理哲学·实践精神·实践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1.“允执其中”是孔子的管理哲学;2.“虚以控实”、“静以制动”是其管理的实践精神;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孔子管理实践的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