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料的考订     
传闻容易失真,典籍记载未必确实,先秦学者,早有所见。孔丘主张“多闻阙疑”。子贡曾指出“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孟子》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韩非子·显学》篇强调实证,对于儒、墨争相称道而又各不相同的“真尧舜”全  相似文献   

2.
两宋杂剧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2月18日,是著名戏曲史专家、文艺评论家戴不凡先生逝世十周年。有关单位在其故乡浙江建德县召开了戴不凡学术研讨会,贺敬之等同志题了辞。这里发表他生前的一篇遗稿,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3.
武继平 《东岳论丛》2011,32(3):119-125
郁达夫是唯一访问日据下台湾的中国大陆作家。时值"七七"事变勃发6个月前的郁达夫访台究竟属于什么性质?在台滞留期间他有过什么活动?访台与之前的访日又有何关系?台湾的官方报刊传媒当时对郁的访问反应如何?访问前后在台湾他又是怎样被阐述、怎样被想象的?关于那次访问,郁达夫有无留下相关著述?这些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日关系史上必须弄清的问题,可以说过去研究界由于资料匮乏而未能把握。本文通过根据发掘于台湾和日本的原始资料进行的详细考证,实现了对该段史实的总体如实把握,从而获得了进一步丰富文学史书写的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4.
关于这个问题,除了不少著述提法笼统之外,还有两种错误的说法。一说是四川省绵竹县,叶兢耕在剖析《在其香居茶馆里》(见叶兢耕《短篇小说剖析》,开明书店1953年出版),台湾省学者刘心皇先生在《一九三二年中国文坛鸟瞰》(载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东亚季刊》1983年7月第15卷第1期)中,均持此说;另一说为四川省安县睢水关场镇,  相似文献   

5.
两宋无内朝论张邦炜综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不少朝代大多形成内朝,而两宋时期却大体无内朝。这个值得重视的历史现象尚未得到学界认同。有鉴于此,本文拟加以揭示,并进而探讨其成因、剖析其意义。这些自然都仅仅是初步的,加之篇幅有限,下面只能说个梗概。一、什么叫内...  相似文献   

6.
正一、籍礼的起源相传周天子有田千亩,归他亲自耕种,以为天下表率。因为实际田作全藉(借)民力完成,故称这种土地为籍田或藉田。在周代,每年春耕前夕,朝廷要举行一个盛大的礼仪:天子坐在载有耒耜的车上,率三公、九卿、诸侯至田头,然后将耒耜置于田中,"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1],象征性地进行耕田,人称这一礼仪为"籍礼"或"耕籍田"。籍田得到的收获,归天子作为供奉宗庙之费,以表虔诚。周天子为什么要行"籍礼"?《国语》卷一的一段记载,对此有着清楚的回答。其云:宣王即位,不籍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夫民  相似文献   

7.
三、如何考订 考订史料中的记事,是为了实事求是,去伪存真。在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社会中,史料主要是出于剥削阶级之手;他们各派所制造的虚伪记事并不相同。而在污蔑劳动人民和歪曲历史方面却是一致的。关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不先辨明史料的阶级性,就做不到实事求是的考订;而剥削阶级的历史工作者为阶级偏见所限制,不能也不敢去辨别史料的阶级本质。因此,过去的考订在和阶级斗争无关的问题上,在封建统治阶级互相倾  相似文献   

8.
关于周恩来到中央苏区的历史情况,大致是:1931年12月上旬,周恩来离开上海,乘坐客货混装的小火轮到达广东省汕头,改乘火车到潮安,再乘汽电船溯韩江而上到青溪沙岗,然后在我党交通员和手枪队的护送下,沿着秘密交通线,趁黑夜通过国民党军警驻守的封锁线,进入闽西苏区的永定县境,再往上杭、长汀,于12月末到达当时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开始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9.
关于沙汀的出生时间,除了一些著述谈得不够具体外,还有两种不正确的说法。其一认为是1905年。香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司马长风在他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 1978年12月初版)中,以及台湾省学者刘心皇先生在《一九三二年中国文坛鸟瞰》(载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东亚季刊》1983年7月第15卷第1期)一文里均持此说,中南七院校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长江文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徐中舒先生借鉴前人古书年代考证方法和理论,穷原究委,综贯会通,高度重视古诗著录、拟作、称引、诗体、文字、特别名称的同时,积极寻绎历史、地理、习俗、思想、天文、历法等多方面的证据,建立起以文史互证和多学科知识相互配合印证为特色的新的研究范式。徐氏古诗考订方法论迄今仍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值得中国古典文献学界和史学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一、考订的传统 史料经过鉴别,真实可靠;经过校勘,文字不误;而其记事并不一定正确。文字史料和口碑史料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主要的记载是阶级斗争的事迹,记载本身也是阶级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叙述会发生错误;更主要的是受阶级偏见的限制和受集团或个人利害关系的限制,叙述会出现歪曲、隐讳或伪造,甚至记述和阶级斗争无关的事迹也带上一些阶级烙印。所以,从史学出现的时候开始,运用史料就要辨别记事的真伪。  相似文献   

12.
赦宥早在我国上古时就已经实行,长期以来,赦宥仅作为权宜制度,发展到两宋时,则被定为常制。"三岁遇郊则赦",从而呈现出与往朝不同的特点,两宋之所以如此热衷赦宥,其主要原因是:统治者法律思想的转变;"内忧外患"的压力;士大夫的推动。赦宥在缓和两宋社会矛盾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两宋书院藏书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书院自诞生之日起,就和藏书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宫廷中有丽正书院、集贤书院,实际上就是当时国家图书馆,它的主要功能是藏书与修书。虽然,其中也聚集一批饱腹诗书的高儒,以便顾问,为帝王讲学,但并非士子肄业之所,与以...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史学发展历程中,两宋史学在理论上的成就十分突出.在历史观念方面,表现出深刻的忧患意识;在史学观念方面,表现出广泛而深入的史学批评意识,把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推向繁荣阶段。其特点是具有自觉史学批评意识的史家赶来越多,提出的理论问题越来越深入,开展史学批评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几方面的“合力”,造成了中国史学在多速发展之后又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文史哲》2018,(6)
都督府在北宋、南宋都存在,而且在宋金战争中,曾经发挥过未可忽视的作用。两宋都督府有显著不同的职能,北宋为州格与虚衔,南宋为宰执兼领的统一前线诸路军马指挥的军事统帅机构。对两宋都督府的三重职能进行比较研究可知:其一,北宋都督在地方行政区划上,它既是六等州格都督州、节度州、防御州、团练州、军事州的最高一等;又是五等府京府、陪京府、都督府、次府、余府中的一等。其二,与州、府相联,北宋所设都督,有大都督、中都督、小都督之别,其实这时都督为亲王、宰执遥领之虚衔,无实职。其三,南宋初期,因宋金战争形势严峻,于是有宰执兼领都督诸路军马之置,发挥了战时区域最高军事指挥的职能。自绍兴后,都督诸路兵马府的设置,贯穿南宋七朝中的六朝(唯光宗朝例外),逢战必设,成为常态。通过两宋都督府的比较,得出结论:北宋大都督、中都督、都督之设,是沿隋唐诸路总管府、都督府之制,与州郡建置相联,属"都督州建官"体制,非统兵作战体制。而南宋以宰执兼都督诸路军马,传谕皇帝调动军队部署的旨意,节制前线诸大将,统一号令,保障军队供给,以便宜行事,属统帅作战体制。  相似文献   

16.
两宋时代(960年~1279年),在中国大地上,多个政权并存,角逐争雄不已,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政权之间,时而修和结盟,时而兵戎相见,势力此长彼消,外交活动成为影响时局的重要因素。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活动中,北宋联金(前期)灭辽、南宋联蒙灭金(后期)的外交(以下简称两宋联盟外交)尤为引人深思。 在对这两次联盟外交进行评价时,产生一个重要问题,即:二者是否同出一辙?围绕这一问题,自南宋灭亡以后,历代纷争不已。要言之,一种评价是;强调外交前的宋  相似文献   

17.
两宋道教政治伦理思想包括三方面基本内容即以“敬神与德治”为要义的君王政治伦理思想,以“忠君”为核心的臣民政治伦理思想,以“积善成仙,积恶致祸”为特色的政治伦理控制手段。通过对两宋道教政治伦理思想的研究,可以看出两宋道教以宗教特有的方式服务于两宋政治体系,从而对赵宋政权的稳定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秦观是北宋文坛上的重要作家,“苏门四学士”之一,诗、词、文俱佳。秦观诗在宋代享有较高声誉,当时学人对其诗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两宋时期研究为后世秦观诗研究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后代对其诗的定位和评价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两宋妇女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两宋妇女的历史贡献张邦炜引言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妇女的历史贡献,长期以来几乎被排除在研究者们的视野之外,这既有资料方面的因素,更有观念方面的缘故。就观念方面的缘故来说,60年前,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奠基者陈东原从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尊重女权的美好愿望出发,下...  相似文献   

20.
两宋时期佛寺藏书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宋时期佛寺藏书考略□王河一两宋时期,佛风丕显,除宋徽宗外,宋历代诸帝对佛教一般都采取宽容的政策。太祖建国之初,不但中止了北周毁寺抑佛政策,而且批准僧人行勒等157人去西域取经,并赐钱三万以助其行,而后又由政府主持,开雕了最初一部汉文大藏经———《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