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宁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新社会的所有问题联系在一起。根据列宁的思想在我国进行的文化革命用新的理论丰富了社会实践,推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群众创造活动。我国文化的深刻变革使人民的文化水平空前提高,它不是为变革而变革,而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劳动活动的环境,完善人们相互关系的环境和日常生活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成熟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物质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正日益加强。社会生产的迅速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物质前提。充分满足劳动人民的物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宣言》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全面阐述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思想.《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思想包括阶级斗争理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所有制理论、主体理论、道路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思想包括历史使命理论、斗争性理论、先进性纯洁性理论、人民立场理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引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保证无产阶级社会革命,两者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共同统一于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相似文献   

4.
苏联确立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是劳动人民获得的一个卓越成就。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是人与人、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部族与部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新型的相互关系的典范。这种新型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集体主义、共同合作、人道主义、社会公道、真正的民主、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没有剥削和压  相似文献   

5.
人民的根本利益仍然是劳动解放.劳动价值理论是劳动解放必须深入认识和研究的理论.确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是人的本质活动的必然要求.代表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确立带动者的主体地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应以劳动解放和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前我国社会存在不和谐因素较多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非公有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在企业管理上的矛盾,以及党政机关公务员与普通公民在社会管理上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及领导干部牢固确立和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在执政活动中加强制度建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积极构建人民调解机制,大力宣传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力求实现人民内部相互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居住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藏族文化宝库中,藏族谚语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高尔基说,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就不可能知道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藏族谚语作为藏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富于哲理、通俗易懂,表达了藏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爱憎和追求。 谚语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通过研究谚语可以了解各民族、各地区的发展历史、相互关系、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和名胜古迹。各个地区的谚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了由妇女承担的人口生产的社会历史意义,同时又指出由于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妇女生养孩子的活动沦入了私人领域,所以妇女的解放需要依靠她们参与公共领域中的物质生产活动来实现.西方女权主义者因此批评恩格斯没有把妇女的生养孩子的劳动与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等量齐观.现代妇女在争得了与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之后,陷入肩挑工作和家庭两副重担的困境,并没有获得实质上的平等.妇女的真正解放还有赖于她们担负的繁衍人口的任务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并从而获得社会的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坚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前提下,探讨了作为认识论范畴的主体和客体的规定性、主客体范畴的关系结构及其历史性质。文章认为,人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是从他的社会本质、社会联系中获得的。人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社会本质和本质力量,从而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认识论意义上的客体,并不等同于物质或物质世界,而是指那些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为主体对象性活动所现实地指向的客观事物。文章还指出,在认识论范围内,主体和客体作为对象性活动结构的两极,其相互关系是复杂的,并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文章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表面上排斥本体论而实际上又把认识论中的主客体关系本体论化的倾向,作了批判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公有制观,首先必须准确理解生产资料社会化的若干含义及相互关系,其次必须准确理解生产资料的法权占有与劳动占有,区别劳动占有与劳动人民占有,马克思的公有制是劳动占有的公有制(劳动公有制).基于这一理论前提,作者讨论了若干热点问题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公有制与生产力水平,重建个人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个体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与计划市场,马克思的"失误",等等.  相似文献   

11.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西方古典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都对劳动作过论述.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时代,劳动形式多样化、劳动内容复杂化,过去人们对劳动的认识已难于全面概述当代社会的劳动问题.  相似文献   

12.
苏联文献中,长时期来领导仅被视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和法律活动;现在则把领导人的活动看作是一种具有社会心理特点和审美与教育特点的职业管理活动。领导人的活动,是权力关系领域中的一种职业性的执行与指挥的劳动。领导就是能够管理为完成计划而向组织提供的人员、经济资源和时间。苏联社会中,集体的领导人是劳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学十分重视的基本课题。这种研究并不只限于人们的生产活动领域和仅具经济方面的意义,而是涉及人们的生活一切重要领域和具有最广泛的社会意义。因为劳动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它一方面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另一方面又决定和制约着社会生活一切方面。每一社会人们的自身状况,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14.
论人民教师     
人民教师的社会作用人民教师的社会作用,表现在人民教师的劳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一、人民教师的劳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部门是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部门。然而,教育部门再生产社会劳动力的任务是由谁来承担的呢?主要的当然是由教师来承担的。所以,教师是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者。说教师的劳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关键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5.
一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学术社会的一切财富,都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但自从阶级社会出现以后,统治阶级或剥削阶级却剥夺了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不劳而食,尽量享用.一切财富如此,一切学术也是如此.艺术如雕刻,建筑等,由劳动人民直接或间接创造之后,统治阶级无不尽量享受,尽量利用.自然科学,亦即在生产技术发展过程中理论化系统化的结果,一经成为科学,无不直接或间接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为他们自已服务.至于哲学或社会科学等,更是统治阶级用以巩固统治,用以麻醉人民的武器.中国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是人类历史上"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定义时,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特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考虑,即只有合理、合法和社会必要并且能满足劳动人民或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的劳动,就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出发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创立了以劳动本体论为基础的劳动哲学体系,实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哲学的革命。马克思劳动哲学将劳动工具纳入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发展史进行考察,揭示了劳动工具作为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手段的本质,认为劳动工具既具有主体性又具有客体性,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阐明了劳动工具的制作与改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创造劳动工具是人类真正属人活动开始的标志,而劳动工具的改进不仅提高劳动生产力,也改变着物质生产劳动组织形式、物质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劳动工具机械化的社会历史影响进行了专门分析,认为劳动工具的机械化是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使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劳动效率快速提高,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更丰富的物质基础,机械化劳动工具取代强体力劳动,为减轻劳动者劳动强度以及妇女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机械化劳动工具被资本家垄断,致使劳动主体异化,劳动财富的创造者成了无产阶级。马克思把劳动工具的发展演化与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演进统一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阐发了劳动工具发挥社会历史作用的具体路径,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塑造和自我确证,因此构成了人的本质性活动;阿伦特将人的生存活动分为:劳动、工作和行动,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她贬低劳动和工作,推崇行动,认为行动作为人们在公共领域中的政治活动,是人的个性的自我展现。阿伦特批评马克思的劳动理论,虽然有着现实的时代语境,但既在学理上有失偏颇,又是从道德普遍主义立场上的倒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需要和生产劳动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阐述了生产劳动对满足物质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双重作用;分析了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中二者相互关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着重揭示了货币占有成为商品经济中需要满足的尺度以后,所引发的诸种经济社会现象,并指明从中可以得到的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不同,在当代经济社会中,人类劳动领域大大拓宽了,劳动方式、劳动形态以及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我国劳动法学界对劳动关系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早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畴,劳动法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必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概念必须进行理论上的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