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雨晴 《老友》2013,(7):57
明清时期的许多竹雕作品,在当时就是供人清玩的,或被置于客厅,或被摆设于书房。人们既把其当器物使用,又在空闲时,捧握于胸前,摩挲中把玩端详,作消遣之娱。这些古旧竹雕器件,流传到今天,便成为一件件艺术珍品,具备了一定的收藏价值。专家建议收藏竹雕要把握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2.
竹雕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最早的品类之一。虽然竹雕多为小器,但一器之微,往往穷工极巧,精雕细琢,所以竹雕历来是收藏者的珍爱之物。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这样概括:“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言简意赅,却颇为精妙。  相似文献   

3.
徽州竹雕手工技艺现有四种传承模式:师徒传承、父子传承、职业学校教学习艺、雇工式传承,这四种模式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与挑战。在当今社会语境下,要完善徽州竹雕手工技艺的传承机制,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建立竹雕行业专业技术鉴定与管理组织,确立行业行为规范;颁布学徒合格标准,颁发证书,完善考核制度;规范学徒培养程序;政府对带徒师父和学徒给予经济支持,减小其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4.
竹雕送清凉     
自古以来,竹子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尤其文人雅士更是把竹子看作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就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的身价之高由此可见一斑。作为雕刻艺术的一种,竹雕艺术则是在竹子的基石出上进行一番艺术加工和创作,使之成为形态各异的竹雕艺术品,给人们以美的情趣。 居住在金陵城北的民间竹雕艺人韩风颖,就是一位被人们称之为“竹痴”  相似文献   

5.
由于竹雕艺术熔书法、绘画、雕刻艺术于一炉,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一向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奇葩,饮誉海内外。当下明代竹雕艺术品的拍卖成交价格很高,因而对其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做一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养心寄情的竹雕、方寸之美的印章、清音雅乐的古琴以及古老珍贵的牙雕无疑是文玩收藏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企业资讯     
吉品坊温州市“吉品坊”传统工艺精雕艺术商品商行位于民航路71 -73号。是一家集木雕、竹雕、根雕、石雕、玉雕、景德镇陶瓷、龙泉青瓷、黑陶及现代装饰,仿古工艺于一体,采用世界  相似文献   

8.
新书简讯     
倪道善编著的《明清档案概论》一书,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2月出版。该书共分12章,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论述了明清档案的历史变迁,国内外存藏明清档案的情况,明清时期的文书档案工作制度,明清档案的种类、格式、特点及价值,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的关系,明清档案的检索,以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近20年来明清广告史研究在不同学科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并由此梳理出不同学科明清广告史研究的特点.在对明清广告史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研究特点进行简要概括的基础上,通过反思明清广告史研究的现状,认为此前的研究重点大多放在这一时期广告发展的表征上,缺乏对于明清广告发展的实证研究,研究成果相对抽象、空泛.研究者可以在明清广告与明清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区域比较、广告个案、广告人物以及广告理念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笔者专程拜访了北京军区原政治委员刘振华上将。走进将军宽畅明亮的客厅,书卷气扑面而来。中堂上挂着一幅气势磅礴的国画——《泰山》,上书"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靠近窗户是一个精致的竹雕"琴音清若水,诗梦暖如春"和一幅"春到神州"的牡丹画。左墙上挂着中国贫困地区文化促进会敬赠的条幅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明清关中书院与文学之关系,从社会文化史视角对明清关中地区书院的复兴、书院的学术、书院与科举、书院与文人之风气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明清关中书院对明清关中文学发挥着促进作用,为科举人才的培养和文学环境的营造创造了条件,成为明清关中文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受到现代学制的支持,对明清戏曲的经典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文学史书写使从前难登大雅之堂的明清戏曲“成了大学生的必修课”,获得了以中文系学生为主的大量读者,培养了许多明清戏曲研究专家,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另一方面,文学史对明清戏曲的阐释成为明清戏曲经典的次生层,随着明清戏曲一起流传,主导了社会大众关于明清戏曲的认知。以20世纪的现代教育为背景,考察中国文学通史在明清戏曲经典化方面的特殊作用,有助于重新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明清戏曲叙述,对文学史的文化建设功能获得更加深切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特色主要有:一、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空前发展;二、明清时期占绝对优势的海外贸易受西方排挤,但仍有物美价廉的竞争实力;三、明清时期,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以禁为主,实际的海外贸易不乏出现高潮;四、明清时期把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发展到了极点。  相似文献   

14.
明清商人文化在明清主体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但同时又是明清商人商业实践的产物,它具有重利尚义、崇人文重自然、迷恋权力,僭越礼制四个特点。其成因极为复杂,主要如下:(1)明清封建教育制度的发达;(2)儒士经商;(3)传统社会中官本位的存在;(4)传统经济结构的制约;(5)商业活动自身的需要。明清商人文化的这些特点对明清商人的历史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明清两代,文化高度繁荣,诗文别集大量刊行,相关研究表明,明清诗文别集总数达数万种。诗文别集的繁盛,源于明清两代都非常重视科举、教育,科举、教育进而造就了众多的诗文作家和诗文别集。今天,经过几百年自然、社会淘汰后劫后遗存的诗文别集,为我们深入研究明清社会和明清士人留下了最重要的第一手文献。在汗牛充栋的明清诗文别集中,择其要者,吸收和反映今人整理研究的成果,编写提要,可以较全面地呈现明清重要诗文别集的面貌、揭示其特色,为读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6.
“情”的阐发是明清戏曲批评家热衰谈论的重要话题.笔者以明清关于《牡丹亭》的评点为中心,通过考察“情”在明清两代的嬗变,揭示了汤显祖所标举的“情”在明清士人那里经历的三重变奏,而这种变奏既与明清时代思潮的潜变相表里,又与文人士大夫的思想观念、精神气质的不同倾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的中国文化艺术,是属于北京师和南苏州的时代。明清时期苏州诗人群星灿烂,几乎占据了中国诗坛的半壁江山。在明清繁盛的市民文学中,吴地民歌是鲜活生动的一种样式,受到文人的喜爱。明清时期苏州园林鼎盛,对园林的各种记载描写也逐渐增多,其中有不少文字精美,揭示出苏州园林构建人居环境艺术之美,显示出苏州城市文化中诱人魅力。苏州的戏剧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对明清文学和苏州城市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与明清商人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文化构成了明清商人经营之道的思想来源。明清商人在商业经营中所遵循的诚信原则、缘又取利的原则都是在儒家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形成的,是儒学伦理规范的转化,儒家思想在经济发展中是一种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经营哲学也成为明清商人的经营之道。明清商人所奉行的勤俭、预测市场、运用市场规律的经商原则,都是明清商人汲取春秋战国商人经商智慧的结果。佛教教义对明清商人的经营之道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呈现出一派繁荣、多姿的景象,明清学术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辑论文就涉及到明清时  相似文献   

20.
明清矿业史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近三十年来明清矿业史研究发现:上世纪80、90年代的研究集中在矿业政策和矿冶业研究两个方面,但侧重点不尽相同:80年代的矿政研究聚焦于明清矿业生产关系性质的争论,90年代的矿政研究向纵深发展,着眼明清政府矿业政策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80年代的矿冶业研究侧重个案研究,90年代的矿冶业研究开始和区域经济相结合,探究明清时期不同地区的矿冶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新世纪以来的明清矿业研究呈现多元、多视角的趋势.明清矿业史研究存在研究选题过度集中、矿业管理思想研究缺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