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隔壁陈老太,年近六十,儿女成群,孝敬的补品常年不断,早上吃西洋参,晚上喝汇肾宝。而她的三餐很简单:早上一碗白粥酱菜,中午二两阳春面,晚上一小碗米饭豆腐汤,天天如此。问她为何如此节俭?我天天吃补品,饭菜不用讲究了。  相似文献   

2.
何国铃老太太的丹田气足,如果只听她洪亮的嗓门,你绝想不到她已经102岁。她67岁的女儿岳惠英说,我娘不光说话底气足,饭量也大,比我还能吃,除了吃菜,每顿的主食至少半个馒头或一小碗米饭,还要喝一碗稀的,鸡蛋汤、稀饭、小豆粥等等都行。  相似文献   

3.
她自小父母双亡,惟外婆非常宠爱她,总在她的碗里盛满米饭,再层层叠叠铺上香浓的肉片蔬菜,堆得像一座色彩斑斓的小山。但是她的饭量一向不大,总是剩下半碗,而外婆每次都会笑着帮她吃掉剩饭。有次他请她吃饭,她习惯性地剩了饭。结果他不假思索将她的饭碗端起来,从容吃掉,吃得那么  相似文献   

4.
田野 《老年世界》2008,(6):21-21
同事张楠是一个苗条的时尚美女,为了保持身材,她每顿只吃少许清淡的蔬菜,大鱼大肉根本就一口不吃,米饭也只吃一碗。 一个周末,张楠约我去她母亲家吃饭。老太太足足在厨房忙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端上来满满的一桌子菜。本以为张楠还会像平时那样挑三拣四,细嚼慢咽,没想到,她却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简直与平时判若两人!而且我发现,她足足吃了两大碗米饭。  相似文献   

5.
罗西 《老年人》2013,(2):36-36
几个女人一起吃饭,聊男人,各自的男人。女人扎堆吃饭的时候,也喜欢谈论男人,只不过,多是列举自己男人对自己的好。20多岁的那个说,最初被他感动,是因为失恋,他陪她逛街,散心,然后在一家"面对面"菜馆里一起吃面,一人一碗。她只吃一半,就搁着,看窗  相似文献   

6.
30岁时,她便失去了丈夫。 身材窈窕,姿色动人的她,竞没有再嫁。为养活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她没日没夜的为别人缝洗衣物,甚至拮据到自己吃一碗素面都要默默盘思半天。虽然疲惫,但是一看到活泼可爱的孩子,便心满意足。  相似文献   

7.
一次,在姐姐家吃饭,她烧了萝卜排骨汤,香味很是诱人,家人都吃了,就我没吃.我一直不敢吃萝卜,吃了泻气,她们说,不至于像你说得这样严重吧,吃一些就会不舒服?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我只好喝了一碗.也就下肚10分钟左右吧,我的鼻子就不通了,讲话就开始闷声闷气了.  相似文献   

8.
正L流言冷空气来袭,又到了吃火锅的季节。但微信上近来有这样一篇爆文——营养专家含泪说出真相:吃一顿火锅的热量至少1700千卡,一碗米饭大约是174千卡,吃一顿火锅就等于吃10碗米饭;如果一顿火锅吃到饱,可吃下3900千卡,相当于20多碗米饭。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9.
三个爸爸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她被判给了母亲,是由姥姥一手带大的。她这里说的"三个爸爸",一个是姥姥口中的爸爸——太好,一个是妈妈口中的爸爸——与姥姥描述的完全相反,另一个则是她自己见到的爸爸——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姥姥因为我没有"父爱"而格外地心疼我。看着邻居的父母双双拉着孩子的手  相似文献   

10.
张军霞 《老年世界》2014,(21):27-27
这天,又轮到外婆来我家住了。她迈着细碎的步子,背着蓝格子包袱,银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她依旧住在母亲准备好的卧室,一张小床,干净的被褥。午饭时,母亲特意做了韭菜馅饺子,外婆胃口还行,吃了一碗。然后,她拿出大大小小的药片,服了下去。  相似文献   

11.
那时她还在大学里读书,矜持,羞涩,话不多。他是她大哥的同学,常跟着大哥到家里来玩。第一次在她家里吃饭,母亲煎了几个荷包蛋招待他。她伸出筷子,只夹些葱,没敢动鸡蛋。他看在眼里,便从她母亲夹给他的鸡蛋中,抠出一个圆圆的蛋黄来,放在她的碗里,笑笑说:“蛋黄最好吃,你喜欢吃吗?”其实她更喜欢吃蛋清,只是她不忍心说出来。他一直对她那么好,比她大哥还要好。  相似文献   

12.
偶尔发生打嗝 (呃逆 ),消耗身体能量不多,对身体健康妨碍不大。但要是持续时间长,打个不停,人就受不了,尤其是对患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人,体力消耗更大。老伴在病中经常打嗝,我摸索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推荐给老年朋友们。   取一小碗开水,加入两汤匙红砂糖,两汤匙陈醋,再加点胡椒粉,调拌后趁热吃下,若打呃仍不止,再按上方法又吃一小碗,一般即可止住。 我治打嗝用糖醋@吴纯珍  相似文献   

13.
我小时候吃东西比较挑食,爷爷奶奶总是满足我,做我喜欢吃的菜。我特别爱吃鱼,但从不吃鱼头,而奶奶总是争着吃。有一次,奶奶做了我喜欢吃的油炸小鱼,外酥内软,棒极了。我用筷子夹起小鱼,先把鱼头拧下,全扔在桌子上。奶奶见了,马上用筷子把一堆鱼头赶进自己的碗里,还笑眯眯地说:“好吃,好吃!”奶奶爱吃鱼头,我真弄不懂,小鱼头有什么好吃呢?奇怪的事还不止这一件。我爱吃肉,但只吃瘦肉,对肥肉一向不沾边。奶奶则正好相反,她总是喜欢吃肥肉。我打趣地说:奶奶最爱吃我不爱吃的东西,真是好奶奶。”可是,我也看见奶奶把肥肉夹到爷爷碗里,就问爷爷:…  相似文献   

14.

  乔米的生活总是呈现两种局面。白天,她穿着剪裁合体的职业装自信满满地出入事务所和法庭之间,优雅而大气。坐在办公室里喝拿铁,午餐也是精致可口的。下了班以后回到家,她换上休闲装或是长裙和罗浩去吃街边小吃,牛肉面或是馄饨也或者是简单的炒菜。烟火气息浓重,很有生活的味道。罗浩总是习惯性地将面里菜里的肉夹到她的碗里。尽管她常常说自己要减肥,可是他永远改不掉这个习惯。有时罗浩自己在家里做饭,他的厨艺很棒,熟知她的口味,做的菜都是她喜欢吃的。家里的她是个被宠爱的小女人。  相似文献   

15.
最近微信上流传这样一篇惊人文章:白米饭几乎不合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只有淀粉,只有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垃圾食品的定义:高糖、高热量、低蛋白质、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纤维,白米饭是最符合垃圾食品标准的食物,其升糖指数高达87,与油炸马铃薯条一样危险。对糖尿病病人来说,一碗一碗吃着白白的米饭,相当于吃一碗一碗的糖……  相似文献   

16.
外婆又来了,背着蓝格子的小包袱,银白色的头发。她住到了母亲给她准备好的卧室里,一张小床,干净的被褥,新鲜的水果。午饭是韭菜馅的水饺,外婆吃了一碗后,拿出那些花花绿绿的药瓶,吃药。然后,她闲坐在胡同里,邻居们打招呼说:“来啦?多住些日子!”外婆就笑了。而后,又该吃晚饭了。  相似文献   

17.
曾卓贻  唐珍 《老年人》2003,(10):23-23
平江县虹桥镇天岳关村二组有位叫熊酱凤的老人,老人生于1890年12月24日,现年113岁。别看她年龄这么大,除了耳朵有点背,平时鼻子有点发炎外,身体没有其这毛病。她饮食起居正常,一日三餐每餐能吃一碗多饭,饭后能拄着扔棍在房内外、地坪里  相似文献   

18.
老张上班时,是工厂的劳模。每次得的奖品,能吃的吃了,能用的用了,唯独剩下一只搪瓷盖碗还摆在柜子里。这碗有两层,上面装菜,下面装饭。碗盖上有一个大大的红色“奖”字。儿子参加工作时,老张用这碗给儿子装饭菜。儿子在工厂倒了10年班,这碗陪了他10年。后来,儿子结婚了,再上班就嫌自带饭菜又麻烦又不好吃,便在外花钱吃盒饭。老张将这碗细心藏了起来。添了孙子,老张当上了爷爷,高兴得不得了。他将搪瓷碗找出来,说给孙子买牛奶、豆浆用。这一用就是好几年,搪瓷碗除了有几处掉瓷外,依然白白净净。孙子很聪明,一见有红“奖…  相似文献   

19.
5月23日晚10时许,北京首都机场,周德文抽空吃了一碗简单的面条.这是周德文当天的晚餐,他说:由于长年在各地奔波,在机场、车站吃碗面条或是盒饭充饥是常事.  相似文献   

20.
穿心米线     
乔叶 《金色年华》2007,(6):50-51
对于一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而言,如果家庭生活水平很一般,那么爱情生活的消费自然而然就会显得有些拮据。所以他和她每天散步时最大的享受,就是去校园东门口的那个卖米线的小店里吃两碗米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