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正2017年11月,胡歌主演的《猎场》在国内热播。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时,胡歌却选择暂别娱乐圈,出国深造。一个人的异国漂泊之旅,远比他想象的艰涩。首当其冲的是大洋彼岸的简陋美食,令挑剔的中国胃实难恭维!于是,在想念中华美食的日子里,胡歌在美国苦练厨艺,最终“吃”出了新事业!当红时按下“暂停”键,赴美留学苦了中国胃  相似文献   

2.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经常参加社交活动有助于人在年老时维持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流苏 《女性大世界》2006,(4):129-129
男人和女人都爱吃藕。 从结婚的那天起,他们就经常买藕做了吃,两个人还常在一起研究藕的吃法,他们丰富的知识几乎可以编一本怎样做藕的书了。他们不光爱吃藕,也渐渐喜欢上了莲花,两个人在阳台上放了个大缸,专门养莲花。有人说,看人家夫妻活得多有情趣。他们也确实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分开一会儿就觉得想念。  相似文献   

4.
出生在北京的米歇尔·刘曾在中国拿到硕士学位并工作过两年。之后她便只身前往美国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她一毕业便在纽约金融中心找到了一份工作。如今,尽管想念在中国的家人,心爱的事业还是把她留在了美国。  相似文献   

5.
我来中国后让我吃惊的一件事是中国的人口。中国人经常夸大自己的人口.人们总在这一点上嘲笑美国人。与中国相比,即使是夸大了的美国人口也是小巫见大巫。我们再来看一下具体数据:中国大陆的移动业务增长简直令人惊讶。  相似文献   

6.
咱们有些同胞看到美国好的一面,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美国生活。且不说中国人到美国签证不容易,就是有机会踏上了北美,活得也不可能像老美那么舒坦,尤其初来乍到时更是麻烦不少。——我所认识的中国人在美国的生存状态(Ⅰ)  相似文献   

7.
女儿朵朵在美国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我非常想念她。多亏我这个老太太也赶了个时髦———会电脑,想念她的时候发个“伊妹儿”(电子邮件)也就解了思念之苦。我会电脑,得感谢女儿,几年前她还在北京工作时就要我学电脑。我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因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数学和音乐教师,而且一大把年纪了,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女儿决心大,坚持要我学。她说:“妈,你不是常常提醒我们:21世纪的年轻人要会电脑、会英语、会开车吗?我现在马上去学开车,您就学电脑,好吗?”“我又不是年轻人。”我找理由宽慰自己。她调皮地说:“妈妈,您…  相似文献   

8.
仁悟 《老年世界》2011,(21):8-10
在改革开放后,不少中国人移民取得外国国籍时。人们也应知道.当年曾有一个美国人来华参加革命斗争并取得中国国籍,并在现代史册上留下了英名。他就是被毛泽东誉为“完全的中国人”的马海德。  相似文献   

9.
想念你的歌     
燕燕  小弦 《女性大世界》2006,(4):157-157
等待两年,Saya的歌声,渴望重新被你听见,想念唱歌的单纯感动化成想念你的歌。我们再次听到了SAYA用歌声带给我们的那份感动。《想念你的歌》是众多歌迷对Saya的内心告白,《想念你的歌》就是Saya送给所有的朋友们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世界上很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总是千方百计,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而设法偷渡进入美国。据资料显示,目前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超过1100万,他们在美国同普通人一样打工、生活,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就是美国公民了。实际上,在美国,非法居住与合法居住的最简单的法律辨别方式,就是看有没有持有美国绿卡。  相似文献   

11.
刘亚伟 《当代老年》2008,(12):16-17
北京奥运会期间,美国总统布什一家都喜滋滋来北京看奥运。34年前,中美还没有建交,老布什出任美国驻中国办事处主任。他和夫人芭芭拉从1974年到1975年在中国居住14个月。他们经常骑车在北京的胡同转悠,试图了解中国普通人的生活。老布什说有时想给中国领导人打个电话都很难。  相似文献   

12.
马寅 《中外书摘》2008,(10):4-7
在奥运会倒计时300天时,郎平甚至还无法确定自己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角色。那时如果和她谈起北京奥运会,她肯定会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北京人,2008年在家门口的奥运会,她一定会回来。但是在带领美国女排拿到奥运会入场券之前,她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不过无论是作为美国女排主教练带队来北京比赛,  相似文献   

13.
不来也罢     
不来也罢郑伯魁我老了,又多病,虽然不如陆游所说"老来唯好静",但也不喜应酬了。可是,有时清静得无聊,又想"风雨故人来"。这大概也是一种心理矛盾吧。对于想念的亲朋旧友,我是极希望他们来做客的。但也发现,有的人在我在位时来往频繁,而今却不屑驾临寒舍使我蓬...  相似文献   

14.
只会埋头做学问在美国也吃不香──题记在美国波士顿采访时,一天晚上我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几位中国留学生聊到夜里两点多.他们到美国都有七、八年的历史了。他们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刚到美国时,有一种轻松的感觉.明显地感到,这个国家特别重视人的心理发展,重视人的自由和创造性。所以每个人的感觉都是,美国的教育制度有许多优越性.可是在美国时间长了,人家好的地方也习惯了并觉得那也都是应该的,而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地方,立刻又强烈地感觉出来了。这时候以前觉得国内不好的地方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在世界第一流的学校里读书,并没有…  相似文献   

15.
“寂寞才说爱,为何你要那么坏,你根本就不爱,可我还放不开”,这首歌把一个伤心落寞的人的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有时候因为寂寞,不少人选择了随便找一个人在一起.当你寂寞时你是想要亲人的陪伴、朋友的安慰还是想念的人一个拥抱? 现在就来做个爱情测试吧,看看你寂寞时需要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美国人忌“老”王和政美国人最忌讳一个老字,几乎谈老色变。他们不论男子或妇女到了晚年,大都不愿透露自己的年龄,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帮助和救济。据报载:《中国老年报》记者访问美国时,就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记者的同伴刘某,一次在纽约地铁上,中途来了一位...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2010,(1):58-58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醉一场至少会带来24小时的免疫功能下降期。经常醉酒的人,感染各种疾病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中外书摘》2014,(12):41-41
本来,均贫富思潮就阴魂不散,大批富豪也的确经常不争气——不爱国,经常跑到国外抢购奢侈品,乐得急于扩内需、保增长的老外冲国人唱《感恩的心》的冲动都有,这些富豪便被道德绑架并钉在耻辱柱上,很是没面子。《人民日报》消息:中国赴美游客平均7000美元的消费能力让众多美国商家对中国游客十分期待,一些国家甚至为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而尽量简化入境手续。  相似文献   

19.
正她用有趣的方式,唤醒人们对海洋生命的关心,共同净化蓝色家园。摄影师变身"垃圾工"唐采伶是中国台湾桃园人,喜爱摄影,热衷旅行。大学毕业时,她选择澎湖作为自己毕业旅行的目的地。初到澎湖,那里的风景让她着迷,澎湖人的热情、乐于助人更是让她觉得温暖。后来,唐采伶成为一名旅行摄影师,去过很多地方,但她最想念的还是澎湖的海。于是,她经常带着新人到澎湖旅行、拍婚纱照,拍摄了很多精彩的影像故事。  相似文献   

20.
想念罗西     
想念罗西□杨彬彬罗西是谁?罗西是一个我不认识但经常能在报刊上见到他名字的大男孩儿。罗西的相片我从杂志上见到过两次。第一次见到的是他与弟弟及母亲的合影,身穿白衣白裤不太清楚,但似乎极其英俊;第二次见到他的相片则是一张有棱有角的脸,留着短短的平头。我惊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