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向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也是对中国社会发生深远影响的一次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广大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对侵略者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抵抗。在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影响和推动下,地主阶级内部儒法两家围绕着抵抗,还是投降的问题,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法家代表人物魏源(公元一七九  相似文献   

2.
魏源,原名远达,字墨深,又字墨生、汉士,晚年皈依佛门,自号“菩萨戒弟子魏承贯”①,湖南邵阳人,生于1794年,病卒于1857年。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涌现出的进步思想家,他与林则徐、龚自珍齐名,被誉称为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代表人物。魏源的主要著作有:《海国图志》、《圣武记》等,特别是《海国图志》一书,标志着魏源的爱国主义思想升华到最高阶段。魏源目睹外国资本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危机的日益加深,主张变革政治军事,富国强兵,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以便有效地抵抗外国侵略者,保卫祖国。魏源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在鸦片战争期间的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中,一部分具有进步倾向的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反侵略爱国思想,有的还亲身参加到抗英斗争的行列中去,这些士大夫的反侵略爱国思想和活动,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士大夫人数不多,影响不小,其主要代表有龚自珍、林则徐、魏源、黄爵滋、包世臣、张穆、陈庆镛等人,本文主要是介绍他们在鸦片战争时期主张禁烟、抵抗侵略的爱国思想。坚决反对英国的鸦片侵略,主张严历禁止鸦片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出现了三位学识渊博而又奋勇求实的爱国志士,他们是龚自珍、林则徐和魏源。龚自珍首开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气;林则徐是近代中国放眼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是近代中国力求“富国强兵”、倡言革新的先驱,明确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宏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给后人留下了大大超过自身业迹的宝贵精神财富。1839年已亥,龚自珍预言“九州声气恃风雷”。1840年庚子,果然风雷滚滚;林则徐虎门烧鸦片,大壮国威;三元里百姓抗英军,民族振奋;魏源也在镇海亲身参与抗英军事筹划。1841年,岁在辛丑,龚自珍忧愤…  相似文献   

5.
魏源是我国近代初期的法家,一生经历了封建社会末期和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两个不同的社会阶段。在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鸦片战争前后,他坚持革新、进步、爱国的路线,反对清朝统治阶级保守、倒退、卖国的路线。他的革新思想和活动反映了从鸦片战争开始的我国近代民族民主斗争的一个重要侧面,对近代历史思潮和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关于魏源思想的阶级基础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认为:魏源的革新思想虽有资本主义倾向,但没有逾越地主阶级的范畴;而且,当时还没有资产阶级,他只能是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因此,魏源的变革主张(包括资本主义倾向)都只能是对封建“末世”的补缀,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这种看法值得重新探讨,这不仅涉及对魏源思想的评价,对总结近代阶级斗争和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中国明清时期的传统教育是排斥科学技术教育的。 1 840年的鸦片战争的大炮打响以后 ,最先提出“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人士 ,通过抗击英国侵略军的斗争实践 ,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思想。魏源在《圣武记》中 ,呼吁“师外洋之长技” ,“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 ,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富国强兵不在一举乎 !”① 他以俄国彼得大帝的例子 ,进一步阐明了他的这一主张。他在《海国图志·筹海篇三》中说 :“西史言 :俄罗斯之比达王 ,聪明奇杰。因国中技艺不如西洋 ,微行游于他国船厂火器局 ,学习工艺 ,反国…  相似文献   

7.
中英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几次斗争赵文静作者:赵文静,焦作454150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的条约,逐渐把香港地区(香港岛、九龙、新界)沦为它的殖民地。英国的...  相似文献   

8.
从孔夫子撰《春秋》开始,到鸦片战争前夕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史学止,中国古代史学象中国封建社会一样,经历了一个持续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  相似文献   

9.
经世思潮的盛行,源于乾嘉年间常州学派的提倡,而至龚魏时则大为显耀,成为学术界的翘楚。传统观点认为.今文经学在常州学派的提倡下,转变为经世思想,后被龚自珍、魏源等接收,演变为道光年间的显学。然而,学术界对两者之间的承接却讳莫如深,或者牵强。事实上,包世臣扮演着中间者的角色,将常州学派的思想传递给龚自珍、魏源等,进而导致了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思潮的盛行。  相似文献   

10.
张际亮字亨甫,福建建宁人,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著名爱国、进步诗人。鸦片战争前后,他与林则徐、黄爵滋、龚自珍、魏源、姚莹、汤鹏等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有密切交往,相互问“激藏其意气,砥砺于学行”,“力挽颓波勉成砥柱”,共同被賛誉为“皆慷慨激厉,其志业才气,欲陵轹一时矣”,形成了开一代风气的进步思潮。在这一进步思潮中,张际亮虽无林、龚、魏等人影响之大,却也是“力振颓  相似文献   

11.
在1840-60年的二十年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清政府在这两次战争中由被迫应战到妥协投降,最后更与侵略者进行无耻的结合;和这相反,中国人民自始至终都坚持了英勇的斗争.二十年间,全国各地凡是侵略者足迹所到的地方,无不发生人民的反抗斗争,其中尤以广东沿海地区为突出.广东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面,在鸦片战争前它是中外政治关系和贸易来往的交接地,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则是全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最前线,因而,广东人民遭受到外来的侵略最为直接.资本主义侵略者那些穷兇极恶的暴行,可耻的鸦片贸  相似文献   

12.
浙江学人冯登府的《英吉利考》,是建立在1840年鄞县知县审问英国军官安突德口供基础上写成的。与魏源《英吉利小记》相比各有特色。它是清朝地方官员审问英国俘虏而成的英国国情报告,体现了鸦片战争初期地方官员对英国的关切点。  相似文献   

13.
二十九年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魏应麒著《林文忠公年谱》,提出了林则徐与龚自珍、黄爵滋、魏源等人结宣南诗社的问题。该书于一八三○年(道光十年)条下这样写道: 是时,公(则徐)更与龚自珍、潘曾瑩、(潘)曾沂、黄爵滋、彭蕴章、魏源、张维屏、周作楫等结宣南诗社,互相唱酬。注中说明,这条史实根据张维屏的《南山集》。林则徐、龚自珍、魏源、黄爵滋、  相似文献   

14.
龚自珍(一七九二——一八四一年),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先驱者,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封建社会面临解体,整个社会孕育着一场大变革的前夕。清王朝已进入行将灭亡的“衰世”,上层统治阶级腐朽到了极点。大官僚大地主拼命吞并土地,敲骨吸髓地剥削压迫人民,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在外来侵略压迫下,民族矛盾不断加深,危机四伏,农民起义和市民运动层出不穷。龚自珍和抗英派代表人物林则徐以及进步诗人魏源等,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守旧倒退,强烈要求革新前进,主张富国强兵,抵抗外来侵略,反对卖国投降,同封建顽固派和投降派的尊儒反法思想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龚自珍以诗歌为武器,深刻揭露当时的黑暗现实,提出一系列变法革新的政  相似文献   

15.
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各民族之间空前形成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也在各民族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达到了升华.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鸦片战争前后,是发轫阶段;戊戌维新时期,是大力提升阶段;辛亥革命时期,是进一步高涨并结出宝贵果实阶段.探索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内涵及其发展的阶段特点,不仅将推进中华民族精神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而且对于深化近代历史进程的认识,尤其是对于正确评价近代史开端时期杰出思想家龚自珍、魏源的建树,正确评价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时期,政治危机在对外关系方面突出地表现出来.是站在传统的“尊王攘夷”.锁国内守的立场上苟延以往的局面, 还是开始克服其束缚,争取逐渐有效地运用近代外交斗争的各种形式反击西方侵略者,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从速作出抉择.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致力于外交领域内的实践摸索和理论探索,对长期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处理对外事务的准则——封建内向性有所突破,从而为近代中国外交史写下了令人瞩目的第一页.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近代开始了艰难的文化转型。文化领域由封闭、单一、僵化的传统文化向开放、多元、理性化的近代文化转变。这一文化转型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文化的重要载体——知识分子以及文化的发展道路上表现尤为显著。在这一转型中,龚自珍和魏源高瞻远瞩,积极引导时代潮流,发挥了先进人物对历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起,中国曾遭外国资本主义一系列的武装侵略。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因此,历次中外战争除了后来的抗日战争之外,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广大中国人民从未屈服,始终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的反侵略斗争。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还有许多爱国官兵,进行了认真的抵抗,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林则徐就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这样的爱国者。他奉命在广东禁烟期间,对防务进行了积极、认真的整顿,使当地的国防力量有明显的增强,多次击败了英国侵略者的武装挑衅,保证了禁烟运动的胜利开展。对于他当时整顿…  相似文献   

19.
1840年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不义战争——鸦片战争,从此中国逐步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的影响却不局限于中国和英国等西方列强,因为中国在古代东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来是朝鲜和日本等国所崇尚的天朝上国,自古以来对邻国的影响颇深。中国的惨败引起了朝鲜进步人士的忧虑与警惕,为了避免鸦片战争在朝鲜的重演,朝鲜的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挽救国家和民族的道路,魏源的《海国图志》也使朝鲜产生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魏源(1794年——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早年崇尚程朱理学,后从经学家刘逢禄学今文经学。在学术上他提倡“通经致用”。反对逃避现实,埋头考据的学风。曾在江宁布政使贺长龄、两湖总督陶澍、两江总督裕谦、江苏巡抚林则徐等署中任幕僚。在此期间耳闻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英国侵略者的猖狂,受到很大刺激,立志发愤著书,以激发人们的爱国心。魏源一生著述很多,尤其是在林则徐的《四州志》基础上编著的《海国图志》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