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则徐传论     
(一)林则徐字元抚,一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竣村退叟.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二十六日(8月30日),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一个比较贫苦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里.他的祖父林万选是一个"有稻谷三十挑,住屋数间,另有书田十担"的资财和县学生身分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但死前已下降为"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而需靠舌耕笔耘维生的破落家庭了.①父亲林宾日虽然力学奋发,仍是一个岁贡生,一面从事教读、讲学以维  相似文献   

2.
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写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一八三八年。当时中国正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大炮为后盾,到中国掠夺原料,推销商品,尤其凶狠的是私贩毒品鸦片,妄图进一步吞噬中国。鸦片的大量流入,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灾祸。由于白银外流,造成银价上涨,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由于官兵吸食和贿赂成风,也使清王朝更加腐败。中国面临这场灾祸,引起了各个阶级的注意。劳动人民坚决要求禁烟。统治阶级内部分成两派:以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为首的守旧人物(包括中央和地方上的守旧官僚)。主张守旧,反对禁烟,以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首的开明人士,主张革新,严禁鸦片。这种禁烟和反禁烟的斗争,实际是儒法两家的一场革新与守旧,爱国与卖国的两条路线的大搏斗。道光帝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命脉,勉强同意了严禁派的主张,召林则徐到京讨论禁烟事宜。一八三八年十二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令其赴广东查禁鸦片。龚自珍送给林则徐的这封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龚自珍在这封信中,向林则徐提出了三种决定义、三种旁义、三种答难义、一种归墟义。三种决定义是平稳银价,严禁鸦片,重兵防御。三种旁义是限制外货,限制外国人入境,整修军器。三种答难义是回击刁难者的无耻谰言。一种归墟义是期望林则徐这次南行,能使“中国十八行省银价平,物力实,人心定”。龚自珍提出的这些禁烟、御敌主张,是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他看到资本主义各国的猖狂侵略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灾祸,坚定地站在严禁派一边,积极主张禁烟、御敌,这是很可贵的。另外,在反侵略中,他主张对内重典刑,对外重武力。对食者、贩者、造者处以极刑;对破坏禁烟运动,力主对外投降的“儒生”,主张“杀一儆百”。这是多么激进的思想啊!正如林则徐在复信所说:这是“非谋识宏远者不能言,而非关注深切者不肯言也”。在当时清王朝血腥统治下。龚自珍敢于冒死向林则徐献策,跟国内外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真不愧为一个伟大的爱国王义者。龚自珍这些禁烟、御敌的主张,与严禁派首领林则徐当时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得到林则徐的赞赏。林则徐在复信中说:“归墟一义,足坚我信”。这说明,龚自珍的这封信,使严禁派坚定信心,激发斗志,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但是,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龚自珍的这个反侵略思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不仅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在禁烟和反侵略中的作用,反而把消除人民的反封建斗争(“人心定”即指此),作为这次禁烟运动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另外,在限制对外贸易上,又流露出农本主义思想。这是我们读《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3.
近日读史,看到龚自珍之子龚半伦的一段丑事,颇有感触。龚自珍是清代伟大爱国诗人,350首《乙玄杂诗》,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而且,他还是当时对帝国主义侵略野心看得最为清楚的人,曾著文指出:“近惟英夷,实乃巨诈,拒之则叩关,狎之则蠹国。”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时,他不但赋诗壮行,鼓舞士气,还出谋划策,多有建言。  相似文献   

4.
爱国是公民第一美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读史,看到龚自珍之子龚半伦的一段丑事,颇有感触。龚自珍是清代伟大爱国诗人,350首《己亥杂诗》,精彩纷呈,美不胜收。而且,他还是当时对帝国主义侵略野心看得最为清楚的人,曾著文指出:“近惟英夷,实乃巨诈,拒之则叩关,狎之则蠹国。”《(龚定庵全集类编》卷二)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时,他不但赋诗壮行,鼓舞士气,还出谋画策,多有建言。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去世后,逆子龚半伦却卖国求荣,成了侵略军的帮凶。据《圆明园残毁考》记,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所以焚掠圆明园者,因有龚半伦为引导。及英兵北犯,龚为向导曰:‘清之精华在圆明园。’及京…  相似文献   

5.
一、讥讽后儒盲目尊孔,剥去孔丘“圣人”画皮[原文]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儒先臆度而言  相似文献   

6.
唐朝后期,均田制遭到了破坏。地主阶级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盘剥农民,地主庄园经济迅速发展,以前的均田户大批失掉土地,沦为庄园地主的佃农,形成了“寓者兼田数万亩,贫者无家足之居”的严重贫富不均,很够农民流离失所,衣食无着。同时,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和尽情地吃喝玩乐,朝廷,官僚也日益加紧了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搜刮。他们“唯思竭泽,不虑无鱼”,拼命增加人民赋税,其他杂税徭役,更是有增无已。“州县不敢徭役,而征税皆出贫下”。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社会  相似文献   

7.
龚自珍(一七九二——一八四一年),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先驱者,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封建社会面临解体,整个社会孕育着一场大变革的前夕。清王朝已进入行将灭亡的“衰世”,上层统治阶级腐朽到了极点。大官僚大地主拼命吞并土地,敲骨吸髓地剥削压迫人民,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在外来侵略压迫下,民族矛盾不断加深,危机四伏,农民起义和市民运动层出不穷。龚自珍和抗英派代表人物林则徐以及进步诗人魏源等,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守旧倒退,强烈要求革新前进,主张富国强兵,抵抗外来侵略,反对卖国投降,同封建顽固派和投降派的尊儒反法思想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龚自珍以诗歌为武器,深刻揭露当时的黑暗现实,提出一系列变法革新的政  相似文献   

8.
对魏源生活在我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时期,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反他外国侵略的民族斗争,激起他倡言社会变革、振兴中华的满腔热忱。科学地分析和价评的变革思想,是魏源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1 魏源认为天地万物皆在变化不息之中,“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默觚下·治篇五》)并列举天变、地变、人变、物变的许多具体事例,论证宇宙万事万物变动不居的客观趋向。他同样认为,社会历史也在不断地变迁和向前发展,“租、庸、调变而两税,两税变而  相似文献   

9.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曾提出工商皆本的论点,有的同志认为这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有同志甚至因此认为黄宗羲是“市民阶级的”代表。这些都不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工商皆本论见于《明夷待访录·财计三》。在《财计三》中,黄宗羲认为统治者实行轻赋敛的政策以后,还有三件事是妨碍民富的,这三件事就是“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习俗”是指婚丧的讲究排场,“富者以之相高,贫者以之相勉”。“蛊惑”是指佛和巫,由于信佛信巫,人们浪费了许多钱财。“奢侈”他举出倡优、酒肆和机坊:“倡优之费,一夕而中人之产;酒肆之费,一顿而终年之食;机坊之费,一衣而十夫之暖。”针对这些情况,他主张婚丧“一循于礼”,“投巫驱佛”,而且“倡优有禁,酒食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然后他指出:  相似文献   

10.
朱熹出身在一个衰败了的封建官僚家庭,他的家世是“婺源著姓,以儒名家”。父亲朱松深受二程理学的熏陶。朱熹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学习儒家经典,也涉猎一些其他书籍。他后来回忆说:“熹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14岁时,遵从父亲遗嘱,拜当地名儒胡宪、刘子翚和刘勉之为师,其中“事籍溪先生为最久”。籍溪即胡宪,古书记载他既“会悟程氏之说”,“又好佛、老”。朱熹受到他们的悉心教诲,“虽释、老之学,亦必究其归趣,订其是非”。  相似文献   

11.
张际亮字亨甫,福建建宁人,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著名爱国、进步诗人。鸦片战争前后,他与林则徐、黄爵滋、龚自珍、魏源、姚莹、汤鹏等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有密切交往,相互问“激藏其意气,砥砺于学行”,“力挽颓波勉成砥柱”,共同被賛誉为“皆慷慨激厉,其志业才气,欲陵轹一时矣”,形成了开一代风气的进步思潮。在这一进步思潮中,张际亮虽无林、龚、魏等人影响之大,却也是“力振颓  相似文献   

12.
魏源在扬州     
十九世纪初,我国出现了一批爱国思想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魏源,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魏源(1974—1857),湖南邵阳人,名远达,字默深,晚年自取法名承贯。道光二年(1822)举人。1830年与林则徐、龚自珍结宣南诗社,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他曾长期生活在扬州,一生著述颇多。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出现了三位学识渊博而又奋勇求实的爱国志士,他们是龚自珍、林则徐和魏源。龚自珍首开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气;林则徐是近代中国放眼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是近代中国力求“富国强兵”、倡言革新的先驱,明确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宏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给后人留下了大大超过自身业迹的宝贵精神财富。1839年已亥,龚自珍预言“九州声气恃风雷”。1840年庚子,果然风雷滚滚;林则徐虎门烧鸦片,大壮国威;三元里百姓抗英军,民族振奋;魏源也在镇海亲身参与抗英军事筹划。1841年,岁在辛丑,龚自珍忧愤…  相似文献   

14.
西汉后期至新莽一世,儒学学术随社会发展与现实政治所需而变。王莽执政之后,其儒学政治赢得了多数儒家知识分子的支持,代汉立新以后,他依照儒经推进改制:一则建构儒经所述之理想世界;二则解决西汉后期以来现实政治之迫切所需。至新朝后期,困境频现,王莽及新朝儒生的高层遂援道家、神仙方术以救急,新朝儒学转型即体现为“崇儒用道”的变化,此时之“道”则呈现出与方术杂糅的状态,是原始道教的先声。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其一,述及汉家文化传统对王莽思想体系的影响;其二,考证新朝习老学、神仙方术者,探索此一传统对儒生群体的影响;其三,研究王莽的“崇儒用道”的政治实践以及此际出现的儒学转型。  相似文献   

15.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县(今杭州)人,生于一七九二年(清乾隆五十七年),卒于一八四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龚自珍生活的年代,正值清朝政治腐败、财政拮据、军备废驰,国势急遽衰落,不能有力地低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从而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处在这一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龚自珍,痛切当时的内忧外患,致力于“天地东西南北之学”,重视海防与边疆的研究,提出各种防御外来侵略的方案,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发动“尊法批儒”运动的直接原因在于利用法家厚今薄古的思想为“革命”进行辩护.“尊法批儒”运动的深层原因在于人类文化演进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尊法批儒”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一方面必须捍卫其现代性指向,另一方面应当追求现代化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17.
龚自珍的人才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龚自珍,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一名易简,字伯定,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对近代思想界影响很大,正如梁启超所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龚自珍极为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人才思想是其革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全面深入研究龚自珍的思想,有必要对其人才思想作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18.
孙春艳 《社区》2008,(10):35-37
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是“有资可投,有财可理”,怎样在“创造条件”推动“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同时,走出富者更富、贫者恒贫的怪圈?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是一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雨村词话》)的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作,集中反映了两宋交替动乱时期一个女子的身世境遇及其繁富多蕴的真情实感,以长于语言文藻而被赞誉为“词采第一”。李清照词以“靖康之变”(1127年)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前期由名噪闺阁之外的  相似文献   

20.
黄爵滋(1793——1853年),字德成,号树斋,晚又号一峰居士,江西宜黄县人。清道光间历官监察御史、给事中、鸿胪寺卿、礼部、刑部右侍郎等职。为官期间,对于“朝廷利弊、民间疾苦,靡不剀切指陈”,一时以“直谏负时望”。他与当时有志于经世之学的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过从甚密,互相酬唱,意气风发,力主改革现状,谋求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对鸦片泛滥中国,危害国计民生,爵滋挺身而出,力主严禁;及至鸦片战起,又力主抗战,且言战守方略。他一生著述不辍,晚年讲学育人,为名人雅士所称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