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动词"以"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已出现,随着语言的发展"以"字逐渐虚化为介词、连词。本文以出土文献《战国纵横家书》为语料,分析研究其中介词、连词"以"的用法及功能,借以管窥战国中后期虚词"以"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依据《秦记》及诸侯史记,兼采“战国之权变”,记载苏秦、张仪事迹多有精确纪年;刘向校定《战国策》,亲见《苏子》、《张子》及诸子百家之书。《史记》、《国策》载苏秦合纵在前、张仪连横在后,无可怀疑。《战国纵横家书》所载“苏秦事迹”,则为后人假托,并不可信。苏氏三兄弟都主张合纵抗秦,其活动范围与对待燕、齐诸国的立场惊人相似。加上此类资料相关背景不清,多无主名,在流传过程中屡经窜改,为后人冒名假托提供了方便。司马迁、刘向都见到过类似材料,而且经过甄别毫不含糊地作出了否定的判断。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出土,又一次证实了司马迁“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的论断。  相似文献   

3.
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中的上行文书,其内容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撰写并呈献于君主的他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这些文书内容是经后人抄写整理编辑而成的,它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纵横家亲自上传给君主,由史官保存,后交与编写者;另一个是散见于社会上的部分纵横家上书,被门人弟子抄录或被追随者抄录保存,后又辗转到编写者手里。它的形成原因有两个:战国时期争霸活动的需要、选官制度的缺失、个体精神的释放等,应该是这些上行文书形成的主要社会原因,而为回复君命、为传递情报、为仕途升迁等,应该是这些上行文书形成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论语》中"于"字共出现了183次,其中由介词"于"所组成的介词结构的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灵活多样。在句法功能上,"于"字结构在句子中主要是用作补语,少数用作状语。在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以表示关联对象的为最多,表示处所和范围的次之,而引介动作的受事以及表示时间、被动的比较少。  相似文献   

5.
西周中期之后,古代文献语言中未出现介宾结构"於(于)之",这一现象迄未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从读音切入,揭示了"於(于)之"消失的原因:由于"於(于)之"的发音与表示悲切哀痛的叹词"■"呜呼噫嘻"等相混,故最终遭到弃用。  相似文献   

6.
"於"字是<马氏文通@介字>中论述最全面、最充分的介词之一.马氏主要从语法功能的角度对其作了系统而细致地分析.本文拟从语法特点、"於"字结构的位置、与"乎"于"二字的区别等方面来加以评述.<文通>对"於"字的研究,既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批判继承,又有所发展、创新,并且对后人也多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左传》的“徼福於 (于 )NP”句式中 ,NP是施福者 ,而非受福者。因此“徼福於敝邑之社稷”的正确训解 ,应该是“向我国的社稷之神求福” ,而不是“求福给我国的社稷之神”  相似文献   

8.
据《战国纵横家书》语言的稳定性和《战国策》语言的动态性进行对比分析,可知随着语言的发展,否定副词“不”使用频率在不断提升,使用范围也日趋普遍、广泛。  相似文献   

9.
《朱子语类》中介词"与"主要用作介引对象,用法较为复杂,在介引对象时有八种用法,有些用法是其独有的,鲜见于其他文献。  相似文献   

10.
《逸周书》是一部很重要的先秦古籍,其成书年代至今仍众说不一。我们就相关史料及是书内容,再次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并从词汇发展史的角度,对书中几个常用词的使用情况作了历时的考察,初步推断《逸周书》的成书年代宜在战国初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上魏公子信陵君、齐公子孟尝君、楚公子春申君、赵公子平原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从历史形象论出发,对四人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四人形象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历史对四人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2.
13.
(一)研究刘向编校工作的新设想有关刘向父子校书编目的研究文章,随处可见。这不仅因为他们把西汉以前的文史典籍作了一番全面而有系统的整理,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相对说来,虽然已事隔二千余年,直接和间接的资料都还比较丰富,给研究者带来不少方便。清代的辑佚大师们为刘向的《别录》和刘歆的《七略》做了大量的工作,唐宋类书和其他古籍中有关资料均已搜罗殆尽,至于《汉书》中有关刘向父子的史料更为大家所习见。现存资料  相似文献   

14.
“于”在《诗经》中用法很复杂,可归纳为五种用法,尤其以动词、介词、助词为盛,其中介词居领先地位,又分为引进动作的处所、时间、关注对象、涉及对象、专注对象、主动者六类。  相似文献   

15.
商周时期的"于"通常作连动结构的后项,同时也可用于非"去到"义的动词之后,这意味着"于"逐渐虚化为表行为方所的标志,由动词转化为介词。"于"除了可介引具体地点的名词,还可介引表抽象事物的名词或形容词。正是由于所涉及的参与者角色的更换,使得具有典型运动特征的语义场中相关联的、有限的几个题元角色关系可以向其它更多的语义场转移。谓语动词的改变,是"于"语法意义变化的主要动因,此外上下文语境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养士之风在战国的普遍盛行,这样,"托"便成为战国士人在"仕"、"隐"之外的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托"包括"托于诸侯"和"托于私门"两种.养士的权贵与寄食的门客之间有着复杂的"报"-"施"关系.本文尝试着梳理这一中国历史上有所本源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于鬯谙熟古代典籍及典章制度,于文法结构也颇有心得,所著<香草校书>校释<国语>常能引据古礼,验劾文法,佐证异文,洞察隐微,创发新解.然又好标新异,时有求之过深反成穿凿者.  相似文献   

18.
《论语》的两处"何有於我"历来存在四种解释,归纳分析《论语》同时代典籍中"何有於Np(Vp)"结构的句子,可证"何有於我"是"我又算个什么"之意。它与"於王何有"类句子形近而实有别:后者的"於"处在焦点位置,其残存的动词性得以凸显,因而是"‘对於’王有何难"之意。  相似文献   

19.
《日本灵异记》的原文中屡次出现"经/迳+之+时间名词"这一语法结构。其中的"之"不承担任何实际意义,而是一个用来调整音节、改善句子结构的语助词。此种用法鲜见甚至未见于中国一般的词典、语法书籍、古典文献中。或许是景戒及其周围的僧侣们由于经常诵读的佛经中出现"于/於"等词的此种用法,遂将上述用法错误类推至"之"所致。  相似文献   

20.
<坛经>中的"于"字主要用作虚词,也有为数不少的用作实词.在虚词的用法中大部分"于"作介词用;另有相当一部分可以看作句中助词,后跟"于"前动词(或个别介词)的直接宾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