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孑”、“孓”、“好”、“孔”、“字”、“巳”诸字是一组同源字,其同源母体是殷周古文之“子”字。古子字象襁褓之幼儿形,因其成形较早,又是个常用字,所以随着时代的推移,它所兼负的记词任务相当繁复。“子”的一字多用现象在殷周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简牍出现时代的确定,学界尚有争论:或认为与殷商甲骨文同时代;或认为更早;或认为晚于殷商甲骨文时代。依据对董作宾“册六”之辞的商榷释读,对甲骨文、金文“册”字造形依据的再探讨,以及甲骨文的功用等来综合判断,可以进一步推定,甲金文中“册”字的造形依据不是甲骨而是简牍,“册”字的本义是指简牍文册而非甲骨文册,简牍在殷商甲骨文时代即已出现。  相似文献   

3.
简论同源词和同源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同源词和同源字张兴亚同源词和同源字是汉语语言学中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术语。同源词是音义结合关系有同一来源的词。词是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推寻词的同源关系就不能离开词的这一本质特点。最原始的一批词,其音义结合关系是语言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是...  相似文献   

4.
“典”“册”考源王蕴智从考古发现的各种早期书写浆来看,早在原始时代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时期,处于不同地区(主要见于黄河和长江流域下段)的华夏先民、曾有意进行过使用书写符号记录语词的一些尝试_(1).古汉系统大概即形成于有史社会时初期阶段当文明社会发展到了...  相似文献   

5.
汉语同源词刍议孟蓬生一、定义汉语同源词是汉语语源学的研究对象,但什么是同源词,大家还没有一致的意见①。下面是四种有代表性的看法:1、陆宗达、王宁:“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的词叫同源派生词,简称同源词。”②2、王力:“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  相似文献   

6.
释“俞”     
刘凌 《兰州学刊》2013,(9):175-179
对《说文》所释“俞”字本义,学界颇多争议.文章从“俞”字早期形体,“俞”声符字的声符义,各组声符义间的联系,以及“俞”的同源字等方面,分析“俞”字本义.并因“俞”、“余”之关联,谈及对“余”字初形本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说“冥”     
说“冥”贾文甲骨文字,或作,或省作,①如卜辞:丁丑卜贞,翌庚寅、妇好(合集154,·典116)壬午卜争贞,妇,。(合集14314,·典118)……妇鼠,、五月。(合集14020,前7.14.4)……[妇]姓其。(合集14027)辛丑卜争贞,子不其。(...  相似文献   

8.
刘瑞明先生《吐鲁番出土文书释词》(载《西域研究》1999年第4期)引《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册第189页《义熙五年道人弘度举锦券》:“民有私要,要行二主,各自署名为信,沽各半。”第181页《北凉承平五年道人法安弟阿奴举锦券》作“故各半”,编者校“故”为“沽”。第三册第71页《高昌章和十一年某人从左佛得边买田契》作“沽各半”,谓:“故各半”的“故”使句意不通,因而被校为“沽”。但这仅是以多见的“沽”来校正少见的“故”,实际也不成文意。今议,“沽”应是“占”字之误。“占各半”是说同一契约文本,在同一纸上写成一式二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新编《辞海》中注释语“通”和“同”的用例考察,发现“通”主要用于指称本字和假借字,另外还用来指称同源字及其它关系,而“同”用于指称异体字的用例最多,同时还用于同源、假借等现象。新《辞海》中“通”和“同”在运用上存在着交叉和混乱现象,给读者带来了一定阅读困难,有必要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0.
肃慎的后裔,辽金元明时的女真,又称作虑真、朱先、珠尔真、朱理真、诸申或珠申。《满洲源流考》认为:“国初,旧称所属曰珠申,亦即肃慎转音。”孟森《满洲名义考》认为:“女真即肃慎,古音相同。盖‘女’字古音‘汝”,‘汝”字古音同‘肃’,而又与‘殊’字、‘诸’字皆相近。”由此可知,肃慎、女真、诸申等,乃同一语词的不同译写。《清文总汇》有“诸申”一词本意的满文注释。刘厚生先生有考释(载《史学集刊》1990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捕蛇者说》最后一句说:“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古文观止》云:“观人风,谓观民俗之善恶也。”《辞源》释“人风”为“民风、民情”。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初中第五册语文教材则解释道:“‘人风’应作‘民风’,唐朝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作‘人’字”,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初中语文第五册注评》亦作如是说。对上述说法,我们未敢苟同。  相似文献   

12.
早于桐城“六尺巷”的李锦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城“六尺巷”故事,典出自清朝张英,虽是高官.还颇有气度,懂得谦让。据清《桐城县志略》:“张英.字敦复、乐园、溢文端.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文端公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遂成六尺之巷。”“六尺巷”今为桐城古迹。现城西后街,巷内竖有两米见方巨石,上镌有“六尺巷”三字。近年见诸报刊,也有作郑板桥,或何绍基、曾国藩和纪晓岚诸人。此等记述…  相似文献   

13.
邢丙彦 《社会科学》2004,(11):99-104
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市档案馆藏民国时期松江地区地主收租组织“典于记”松江与青浦租册的收租记录,探讨了1918-1936年间“典于记”的地租形态趋势变化与货币折祖及其与佃户的地租负担问题。“典于记”的地租形态以实物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极少,货币折租的比重亦不大。该时期,“典于记”的地租形态经历了一个从实物地祖向货币折租转变又到以实物地租为主的趋势变化。同时,“典于记”的货币折租尚不具有向货币地租转变的明显趋势。通过比较“典于记”1929年-1934年松江地租的货币折租价与松江米市的米价后可知:“典于记”的货币折租价基本上低于米市上的米价,因而很难说货币折租是加重了佃户的地租负担。  相似文献   

14.
《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的“永”,就笔者所见,有两种注释:(一)永,长,“歌永言”,“谓歌是延长诗的语言,徐徐詠唱,以突出诗的意义”(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第1页);(二)永,通“咏”(新版《辞海》上册第209页),声调抑扬地念诵,歌唱。《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咏”(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301页)。我认为,“歌永言”的“永”应作第二种解释,根据如下: (一)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詠其声也”。本书与《尧典》同是战国时代的著作,它把“永”引作“詠”,可见当时的人是把“永”解作“詠”。  相似文献   

15.
陆机<文赋>开篇有一段著名的话,谈到作者在创作之前的准备:“但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认为作文之由,总归两途:一感于物,一本于学。下文紧接着就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干劲秋,喜柔务于劳春。心凛凛以怀霜,志沙妙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投笔,聊宣之乎斯文。此数语即是就上文“玄览”“典坟”二端分别铺陈而言的。其中“遵四时以叹逝”至“喜柔条于芳春”明显就是上文“但中区以玄览”的演绎;自“咏世德之骏烈”至“嘉丽藻之彬彬”无疑是“颐情志于典坟…  相似文献   

16.
“清谈”考释范子烨“清谈”一词常见于中古时期的文献。它不仅具有多义性,在同一层面上,还有许多同义词。本文拟对此加以考述,或可成为读史者之一助。“清”字的本义是水澄澈与“浊”相对。《说文》云:“清,也,澄水之貌。从水,青声。”《诗·郑风·溱洧》“漆与洧...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三册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有一个长句,一百九十八个字。这样的一个长句,放在这样的一篇文章里,用来批驳这样的一名反动文人,真是再好不过了。这个长句是: 他终于不讲“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了,在《答鲁迅先生》那一篇里,很巧 妙地插进电杆上写“武装保卫苏联”,敲碎报馆玻璃那些句子去,在上文所引的一 段里又写出“到××党去领卢布”字样来,那故意暗藏的两个×,是令人立刻可以 悟出的“共产”这两字,指示着凡主张“文学是有阶级性”,得罪了梁先生的人,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里,“作”与“做”,不仅同音,而且意义上也有某些微妙的联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少人常常将它们混为一谈。那么,这两个字究竟有无联系,它们的区别又表现在何处?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谈谈这两个字的历史渊源和用法,并祈大家指正。一、“作”与“做”的历史渊源“作”字的字形出现较早,它在上古时代的《论语》、《诗经》、《楚辞》等经典著作中已经出现。《说文解字)}中“作”的字形是聪,基本义是“起也”,就是站起来的意思。随着词义的发展演变,“作”的意义概括的范围有所扩大,可以分为两个大的义项①:(-)起…  相似文献   

19.
有作者撰文说:“古人对文稿的校对十分重视,把校对称为‘校雠’,意思是说,要把文稿中的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和颠倒字当做‘仇敌”,通过校对,一一查出,不使漏网”.显然,作者是根据“雠”,有时同“仇”这一现象,作出“雠”就是“仇敌”这一臆断的.“校雠”中的“雠” 字解释为“仇敌”,是不妥的.最初“雠”字是什么意思呢?东汉许慎写的《说文解字》上说:“(?)双鸟也.”清代训诂学家王念孙说:“(?),与雠同.”这说明“雠”字最初写作“雠”,本义是双鸟.王力先生写的《同源字典》引《尔雅·释诂》道:“雠,匹也.注:‘犹俦也’.”再引《玉篇》道:“俦,侣也”.这说明,“雠”字  相似文献   

20.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的《孔子诗论》部分三处出现“■”字。第11简“鹊巢之归,则■者……”和第13简的“鹊巢出以百两,不亦又■乎?”关系密切。由于第1l简残缺,所以对于这个字的隶定和解释都存在着分歧。马承源先生以为此字当释“疐”,指匹配义。现代学者们多把此字隶定为“■”,“■”的字形和竹简上的字形有不合之处。“■”字郭店和包山简均不见。古文字中只有“鬯”的古文形体和“”里面的形体是最为相似的。将这一形体隶定为从鬯声的形声字较为合适。何琳仪先生即持此说,但就“辶鬯”释为“荡”未作进一步论述。[1](P2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