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张闻天在国际问题研究方面采取的措施,张闻天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治学精神和研究方法,以及张闻天对建国之初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独到分析的论述,指出研究国际问题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要只"唯实",敢于突破固有的理论前见;要立足于本国国情,正确借鉴别国经验,为本国服务;要树立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忠 《东岳论丛》2001,22(2):62-65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知识经济的严峻考验。党和政府如何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知识分子如何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 ,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的重要问题。面对二十一世纪 ,知识分子的伟大历史使命在于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创造物质财富 ;创造优秀精神产品。因此 ,知识分子要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 ,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 ,科学技术的开拓者 ,“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 ,同广大工人、农民一起 ,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3.
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在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也是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阐述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分析其融入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索融入进路,以期能够实现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融入.  相似文献   

4.
张闻天是我党的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在他不息奋斗的一生中,作出了多方面的理论贡献.本人拟对此作了历史陈述,以弘扬他的科学精神.一、宜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1919年—1922年)1919年,仅有十九岁的张闻天在南京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并发表了《社会问题》一文.该文较早而叨确地用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论述了人类社会的变迁和中国当代的社会问题.文章指出:当前革命的对象是“士大夫阶级”(封建统治阶级);革命的动力是“劳农界人”(工农大众),但工农需要“有知识的开导”(肯定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先导作用);中国革命应分两步走,即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文末还全文列举了《共产党宣言》的十条纲领.《社会问题》是同一时期国内青年中仅有的一篇谈论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1990年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思想蜕变的年代.作家的写作立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精英意识被市民意识所取代,日常生活成为作家的关注对象;欲望追求和由此而来的人格裂变,构成了对知识分子神性的"祛魁"书写,其独特的精神特征所延伸出来的生命状态、价值立场表征了知识分子精神的沉沦,世俗言说得到了极度释放.  相似文献   

6.
崔晓麟 《兰州学刊》2005,4(1):248-251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中共党史上重要的政治文化运动,它的发生有着复杂而深刻的背景和原因.文章认为冷战时期美苏的对华政策是影响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国际因素;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政策是思想改造运动发生的政策依据;知识分子的亲美、反苏、疑共倾向是执政党加快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步伐的内在原因;而高校知识分子对中国高教体制改革的强烈抵触成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发生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7.
张闻天晚期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德涛 《江汉论坛》2001,2(12):54-56
张闻天晚年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理论观点,即张闻天晚期思想。张闻天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是其晚期思想的起点。张闻天晚期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思想史上,顾准的诞生首先是中国人的一个精神事件,特别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精神事件.思想顾准成为精神事件,是其在当代中国思想学术界的地位及其内容所致.随着顾准的诞生,争论也随之而起是否有"两个顾准"?顾准思想中的学术性问题?顾准是怎样的思想家--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抑或民主社会主义?学术争论是应该的,但,那些脱离历史的、简约而单向的表白不仅无助于对顾准的研究,更无助于对当下思想学术界讨论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论20世纪4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特征认知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建华  李伟 《北方论丛》2005,(3):95-100
20世纪40年代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是典型的"批判型知识分子".他们具有坚定的自由主义信念,是"言论干政"的积极参与者、怀疑精神和批判态度的倡导者.尽管他们的努力昙花一现,但并非意味着这种探索毫无意义.思想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真理与谬误的标准.20世纪4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以及对民主、自由的追求还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论语》理想人格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研究<论语>文本可以发现,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其实并不是后世儒者所称道的"圣人"而是"君子"."君子",既是孔子<论语>言说的主体,也是孔子<论语>的理想人格追求.而"君子"作为一种区别于"圣人"人格的理想人格类型,主要相对于知识分子而言.知识分子人格问题的提出,既与知识分子阶层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崛起有关,又与对其作为社会和谐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的充分显现有关.君子人格的理想构建,既基于对"礼"的合理性与"仁"的主体性的价值认同,又是对通过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使知识分子在思想和行动上达到对"礼"的自觉维护的一种预期.立足于现实性生活实践,完成对君子人格的模式设计和对知识分子的现实人格的价值提升,既是孔子<论语>思想的基本点和着力点,也是其所以能够引领儒家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和民族精神前进方向的深层原因.科学地继承孔子人格理论的合理内核,发扬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崇高追求,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柯华庆 《学术界》2012,(11):126-136,279,281
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中的"自由之思想"既无意义也属多此一举。"自由之思想"不值得作为知识分子追求的价值,因为任何人的思想在消极意义上总是自由的;即使"自由之思想"是有意义的,也是多此一举,因为"自由之思想"完全可以从"独立之精神"推出。西方人所说的思想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和理性思考。在西方语境下的"自由之思想"实际上是"理性之思想"的别名,在接续古希腊理性精神的西方文化传统中,这是天经地义的。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实际上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言论"或者"独立之精神,自由之学术"。只有通过逻辑和实证为基础的理性思想才可能是知识,具有力量,所以精神独立的前提是理性思想。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所谓知识只不过是各种主观意见的汇总,不具有独立性。精神是一种主体性活动,"自主之精神"比"独立之精神"更好,所以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应该"理性之思想,自主之精神"。  相似文献   

12.
张闻天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无论是党内还是学界对延安时期张闻天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成效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张闻天在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重点抓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五件实事,而且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列原理和方法。虽然当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但张闻天十分注重实践教学,并尽可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地、动态地、多维地评价张闻天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对抓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极端重要的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一贯十分重视研究和解决中国知识分子问题,提出和贯彻了一系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和政策,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发展,充分地动员和发挥了知识分子的重大作用。其中关于对知识分子实行“团结、教育、改造”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和政策就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和政策,是解决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沈睿 《社会科学论坛》2012,(12):233-235
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就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面对西方的巨大的精神资源:古希腊以来的政治、艺术、哲学精神思想;文艺复兴以来的哲学和思想潮流诸如人本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基  相似文献   

15.
王明强 《理论界》2009,(5):149-151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一个独特的群体,有着自己独立的特性和品格.人格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正是知识分子的第一品性.而直面现实,高扬批判精神,以审视的眼光和批判的视角致力于美和善的社会的构建,则是知识分子的使命和责任.长期以来,知识分子的这一特性遭到了遮蔽,使得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日渐模糊和迷茫.面对社会现实,中国亟需凸现知识分子的独特性,并亟需形成一批真正的知识分子群体.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之后,合江获得了解放,回到了祖国和人民的怀抱,但是刚刚获得解放的合江,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秩序十分混乱.合江的广大知识分子(包括敌伪遗留下来的各界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一方面由于深受日本帝国主义14年的残害,渴望获得翻身解放,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勇敢的斗争精神,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日伪的奴化教育和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对共产党及其军队的认识十分模糊,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国民党政府的身上,期待着国民党给中国带来繁荣,思想上存在着较严重的盲目正统观念.长期的革命实践使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懂得:“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在建设巩固合江根据地的过程中,怎样同国民党反动派争夺广大知识分子,是关系到合江根据地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我党在对合江广大知识分子的问题上,认真贯彻党的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积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思想改造、吸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参加了革命队伍,在与国民党反动派争夺知识分子方面打了一个大胜仗,使这些知识分子在建设合江根据地乃至全国解放战争中,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论江泽民同志的知识分子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一直十分重视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知识分子问题。他关于知识分子的精辟论述,为我们党进一步完善知识分子政策、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的知识分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有: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在全社会进一步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为知识分子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知识分子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18.
"反右"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大浩劫,知识分子当时经历了惨痛的肉体和精神折磨.尤凤伟的小说<中国一九五七>写出了知识分子灵魂的丢失与坚守的痛楚,给今天的知识分子留下了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历史、逻辑和价值的统一中分析知识分子与先进文化的关系。首先,概述不同时期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探寻其始终引领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主线;其次,通过分析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文化自觉的内涵和意义,揭示知识分子与先进文化的内在逻辑联系;再次,从知识分子是先进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基本承载者和有力传播者入手,评述知识分子作为先进文化中坚力量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用"另一种描述"尝试去揭示早已在现实中真实存在,却从未被清晰描述的世界."从精神到身体"开辟的是一条新的理路,用身体去思想,照亮的是一个已被隐藏了太久且更真实的世界.以中国现代作家为个案的研究则表明:现代知识分子正是以打破由语词教义所构筑的精神世界为起点,后来才一步步走进更真实的人生世界的.描述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一个重要的临界点就是对语词世界的反思;一代知识分子的"行路史"表征的正是现代教义启蒙神话破灭的历史;然而,如果能丢弃幻象,敢于正视,新的生路也就隐含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