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紫砂艺术方圆造型是紫砂艺人共同传承、相互影响的创作法则,是紫砂艺术形态的审美主流。紫砂艺术造型的"方"与"圆"绝非仅是表示形体的概念,它体现着紫砂艺术的风骨和精粹,代表着文人的思想意识与艺术审美指向,方圆之间包容大地万物、亘世乾坤,聚合着中华民族的自然哲学、生命哲学与艺术哲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元尚 《北京纪事》2009,(1):80-82
在北京历史上,喜欢收藏古董的人绝大多数都可以被称为收藏家。而我这里要说的这位,历史上的地位虽不显赫,但也是奴才中的翘楚。称这种人为收藏人物,简直是抬举他了。其藏品流传到今天,竟然拍出了天价。一件"清乾隆珐琅彩荣华富贵灯笼尊"让  相似文献   

3.
元夏  秦杰 《北京纪事》2011,(8):20-21
在人们的概念里,收藏家大都有钱。可是金铁华却正相反,他上班的时候除了工资,没有别的收入来源;退休后,也是如此,只有退休金。但他却是一个尽全力收藏的人。他告诉我说:"我现在就3000来块的退休金,就这么个限度,全拿出来买藏品,能买的都买下来。"现在人们倡导收藏理财观念时,他说他的藏品,可以捐,可以赠,但从来不卖。  相似文献   

4.
有一年回故乡,余姚市的一位领导向我推荐了当地著名的"收藏大王"陈国桢。这位"瓷痴"先后收藏了6000多件的越窑青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越窑青瓷博物馆,馆内陈列的400多件高古青瓷,上至西周下至北宋,并且出版了从藏品中挑选的有代表性的"越窑青瓷精品500件"。  相似文献   

5.
月份牌是20世纪初随报刊赠送的一种商业广告画,虽然现在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由于它曾身兼"广告作品"与"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历史印记和艺术价值,成为当今收藏界、美术界、广告界和服装行家们的抢手藏品,本文对其艺术特色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金鉴 《北京纪事》2018,(2):109-111
我爱紫砂器,不仅因为它具有返璞归真的质感,更因为它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产物.日本人曾经多次处心积虑地研究紫砂材质的构成,想用日本的原料取代之,终究一败涂地. 山东黄县是民国时期古董聚集地,与河北的雄县、霸州等同,有机会来到黄县旅游,古玩市场我是少不了要看看的.几经周折,我来到东莱文化市场.随着全国收藏热的逐渐冷却,星期六的市场也显冷清.东莱文化街大概有20多个地摊,老东西是越来越少,不过并非没有,就看您找什么.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     
刘玉生 《北京纪事》2016,(3):101-103
朋友阿英对我说,你该写写大白菜,大白菜虽极普通,但它却像饱学的白衣书生,无名有品、无位有尊。其性虽淡泊,其味却无穷。  相似文献   

8.
"疯女人"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其中"精神错乱"在字典中被解释为由社会、经济和文化元素引起的精神疾病。因此,作家在作品中经常利用精神错乱的人物揭露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例如,汤婷婷在《女勇士》里塑造了多个"疯女人"形象,包括第三章的主人公"我"、河边的无名女人及第四章的月兰阿姨等。本文将通过分析《女勇士》中"疯女人"形象,揭示其背后的所指及含义。  相似文献   

9.
《论语》的两处"何有於我"历来存在四种解释,归纳分析《论语》同时代典籍中"何有於Np(Vp)"结构的句子,可证"何有於我"是"我又算个什么"之意。它与"於王何有"类句子形近而实有别:后者的"於"处在焦点位置,其残存的动词性得以凸显,因而是"‘对於’王有何难"之意。  相似文献   

10.
在《野草》中,"名"如"鬼打墙"一般弥散成"无物之阵"。"无主名杀人团"和"有主名假象"导致了"实"的本质被遮蔽和当下行动的缺席。通过"无名"身份与"共名"效应的比照、"有名"身份与"正名"困境的反讽等叙事方式的建构,"实"的本质被还原。鲁迅秉持弃"名"崇"实"的现世情怀,以"执着现在"为内核,强调当下之行,其文学史意义是不容忽略的。  相似文献   

11.
盆景收藏     
<正>盆景也能收藏?答案是肯定的。盆景不仅能收藏,而且收藏价值极高。它的收藏价值主要表现在增值潜力大和具有较高的欣赏性,并能绿化环境。当然,盆景收藏并非像其他收藏一样,有兴趣就可以参与。盆景不同于书画、瓷器、玉器等普通藏品,它是有生命的"活藏品",而且会不断  相似文献   

12.
谢方 《可乐》2011,(4):23-23
2010年6月的一天,阿姆斯特丹机场。行李早在德国科隆机场托运了,我来这里是转机。我欲前往荷航飞杭州的登机口时,有人请我去边检。荷枪实弹的荷兰军警问我:"你托运的行李中有可疑物品,是什么?"我说是一把德国军刺。他又问:"拿它做什么?"我说:"送给一位中国老兵。上世纪90年代,他去过伊拉克前线,是名战地记者。"荷  相似文献   

13.
我家有一只小黑狗,是舅舅从市场上买来的,我给它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叫"黑黑"。 "黑黑"全身长着棕黑色的毛。  相似文献   

14.
SHMJ: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接触到"岩彩"绘画? 梁健:一直以来我都在画"水墨",记得在天津美院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临摹"敦煌壁画"的课程,2008年我就和几个同学来到敦煌考察了半个月时间,当在现场观看"敦煌壁画"的一刹那我就被彻底打动了。以前接触"敦煌壁画"是在画册、媒体、文艺作品中,当真正融入到现场去感受它特别震撼。  相似文献   

15.
金鉴 《北京纪事》2016,(5):109-111
这块乾隆年制朱砂墨在我手中已经不少年了,它与我收藏的另一块乾隆“晋唐心印”古墨,成为我文房收藏的翘楚。翻开我多年前的日记,得到这块古墨的情形似乎就在昨天……。  相似文献   

16.
哲学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不同于西方哲学在语言方面对Being的探求,中国古代哲学对语言的思考开始于对"名"的反思。孔子首先提出了"正名"论;荀子提出语言的"约定俗成"论;老子提出"无名"论;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语言观;墨家首先把"名"作为一个逻辑概念提出;名家有关"名"的理论中含有辩证的因素。因此,中国先秦哲学思想的沃土能够诞生有汉语特色的语言理论。  相似文献   

17.
《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之作,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本文首先对"逍遥"本义及引申义进行阐释,从"逍遥"自身的内涵对庄子思想进行一个初步理解。其次论述了"小大之辩",只有理解了"小大之辩"的真正含义,才能进入庄子"逍遥"的境界,因此,小大之辩可谓"逍遥游"的前提。最后进入"无己"、"无功"、"无名"三境界,达到这三境界,就最终达到了"逍遥"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阎连科 《可乐》2011,(6):31-31
不管是正规还是非正规场合,每当有人问我:"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是谁?"我都会回答:"张抗抗。"问:"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什么?"答:"《分界线》。"我的回答从不迟疑,就如竹筒倒豆子般干脆利落。《分界线》是张抗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对我来说,它却是一部异常伟大和不朽的著作。它对我的意义,要远远超过《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那样的世界名著。三十多年前,  相似文献   

19.
张茜 《山西老年》2009,(6):34-34
一般私人藏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很难达到国家博物馆保管的标准,这就必须了解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影响的知识。任何不同质地的物品都有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温度  相似文献   

20.
"我的理想是当一个画家,把美丽的大自然画出来。" "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博士,发明一种能干的机器人,用它来造福地球。" "我的理想是当一位英语老师,和哥哥姐姐一样,教我的弟弟妹妹学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