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烤肉必备物品:烤肉当然少不了烤肉炉。除此之外,夹子、叉子、铲子,这三样餐具是烤肉中不可缺少的“三剑客”。  相似文献   

2.
方捕头 《可乐》2011,(3):63-63
韩寒写了那么多书,本本畅销,但是办上《独唱团》,马上就阮囊羞涩。最近又有人整出个作家排行榜来,看上去郭敬明比韩寒会赚钱多了,这便引发了到底谁更成功的热议。韩寒在赛车界有个"韩老四"的绰号,郭敬明号称"小四儿"。"老四儿"在捞钱方面之所以不如"小四儿",主要有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书下酒     
姜铁军  姜书航 《可乐》2011,(3):29-29
"《离骚》少所喜,年来久未温。姑作下酒物,绝胜肴馔陈。愈读饮愈豪,酒尽杯空存。"这首诗是称赞北宋诗人苏舜钦的。苏舜钦年轻时,到生活条件很好的舅舅家读书温习,准备考试。舅舅问他:"夜晚读书,给你准备点什么夜宵?"苏舜钦说:"给我准备一斗酒就好。"一斗酒按当时的计量单位算就是十斛,不是个小数。舅舅问:"一晚上你喝得了这么多吗?"苏舜钦说:"读书无酒,好像吃菜无味,有酒才会读得好。"  相似文献   

4.
雨儿     
我每天打一通电话,不管在世界上哪个角落。电话接通,第一句话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儿。"如果是越洋长途,讲完我就等,等那六个字穿越渺渺大气层进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点时间。然后她说:"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  相似文献   

5.
有户人家,两老双全,单个囡儿,十二月十六做新妇,按说十八九娘家要摆回亲酒。老老想:摆回亲酒要花费铜钿,还是叫囡儿和囡儿婿明年正月初五来,回亲酒、新年酒两桌并一桌。光阴如箭,转眼过了年。到了初五,老老娘对老老讲:囡儿婿要来了。旧年底货有剩,你再去买几样鲜的,炒几个菜;老酒舀个十斤,囡儿婿会吃酒的。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诗文与酒关系密切,史籍里记载了大量陶渊明和酒的故事。陶渊明也是第一个写作饮酒诗题材的诗人,从而进一步拉近了诗人和酒的关系。蔡松年将陶渊明作为异代知音,对陶渊明诗歌的意象做了全面接受,其中"酒"在蔡松年诗词中共出现了70次,足见其对"酒"意象的喜爱。在蔡松年看来,酒能助豪情,酒能浇忧愁,酒能寄闲情,酒与酬唱宴饮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7.
酒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产物,酒在日本产生以来,历经了从"神酒"到"天皇之酒"的演变过程,如今的日本,酒已经进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日本社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模式及其社交礼仪,酒文化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日本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本文通过追溯日本社会中酒的产生与酒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求其文...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人民自古好饮酒,有事必有酒,无酒不成席,世代传承着"家家会酿酒,敬老先敬酒,请客必有酒"[1]22的风俗。祝酒辞是土家族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为知客事或总管临"席"发挥,内容生动活泼,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土家人民喜爱。  相似文献   

9.
达洲 《可乐》2011,(3):1-1
对谁也不说,悄没声息地离家,悄没声息地离群。你脑海里是不是闪过这样的念头?这样想时,你是不是兴奋中夹着忐忑,甚至还觉得自己有点无耻?其实,这没啥,许多人做过了。看,词典中就有个专门的词条儿,叫"出走"。你是不是很担心碰到这事儿?怕冷不防,家里人身边人真有人出走了。别太纠结。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的酒名,出现最多的是一个"春"字,关于它的含义,历来缺乏考释。本文从固有名词的词语结构加以分析,认为"春"字在酒名中指代酒,这个用法是从《诗经》中的"春酒"沿用过来的。依这一文化事象,后人以"春"字名酒,其中蕴含有对生活的祝福,春意的生命感发等多重含义,在这个意义上,酒与人的生命意义紧密结合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2008,(4):41-41
自从搬来和一帮西方人住,大家也不把我当外人,有事没事就叫着我去喝酒、吃烤肉,老爸每次回复我的短信都是"少喝点,宝贝"。最近一周喝了几次,昨天舍友Bella给我倒了一些杜松子酒,果真是37度的酒,虽然对了苏打水喝,还是有些头晕的感觉。上周三是我们家门口"Friends In Hand"酒吧每周一次的Crable节,所谓Crable,可能是该酒吧自己创造的词语,意思是"用螃蟹赌博"。舍友Bella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教我如何不想他》与"学堂乐歌"的产生原因及创作形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阐明两者有着"旧瓶装新酒"与"新瓶装旧酒"的联系。并且结合对《教》词曲构成的辨析,得出结论,即《教》虽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但它却始终坚守着中华音乐文化传统内核。本文对我们现今的音乐文化建设不无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最后一个渔佬儿》到《铁壳船》,前者根植于"寻根文学"的文化语境,后者根植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境遇,二十余年的时空更迭,他们从"渔"有"鱼"到"渔"无"鱼"的历史终结,两个"渔佬儿"——"柴福奎"和"杨大头"成了一个"互文见义"的人物符号。在人物符号能指的背后,表征出主人公一方面眷恋农业文明,另一方面又质疑现代工业文明,折射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文化冲突、生态隐忧、叙事者文化心态归属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笑话     
酒徒本色 一个医生为了要说明饮酒的害处,他指着两只杯子向人们说:“这个杯子里装的是酒,这个杯子里装的是水。”说着就把两条小虫分别放入两个杯子里。放在酒里的那条小虫不久就死了,而水里的那条小虫依然活着。一个酒徒认真地说:“噢,我明白了,多喝点酒,就不怕肚子里生这种虫子了。”  相似文献   

15.
兰陵酒作为名闻天下的历史名酒,其产地一直众说纷纭,而兰陵这一地名的所在地也争论不休。通过考证,商代的"鬯"酒就是兰陵酒,而西汉楚王墓印有"兰陵贡酒"的酒坛的出土,证明了山东兰陵确实是兰陵酒的最早产地。曲阿酒、常州酒为兰陵酒之旁支,这是因为东晋初年兰陵萧氏南迁至南兰陵,于是兰陵美酒也传至了江南。  相似文献   

16.
释"酪"     
王文锦先生<礼记译解>一书(中华书局,2001年第1版)将<礼记·礼运>篇的"以炮以燔,以亭以炙,以为醴酪"翻译为"用火来炮、煮、炙各种肉类,酿制醴酒、奶酪(该书292页)"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石柱土家"啰儿调"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迅速蔓延的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啰儿调"一度面临失传境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声中,它成为了人们的传承客体,乃至消费文本。用艺术人类学视角来对土家"啰儿调"的生存环境、演唱场景及其流变过程进行动态性的描述,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酒西盆地青西坳陷青西油田和南部隆起鸭儿峡油田8个原油样品进行了稀有气体测试分析,探讨了原油中氦的来源问题。青西油田4口井和鸭儿峡油田527井、702井原油3He/4He (Rc)为10-8量级,推测其原油中稀有气体是壳源放射性成因的,同时也说明与青西油田和鸭儿峡油田527井、702井有关的推覆断层的切割深度限于地壳范围内。鸭儿峡油田501井、114井原油样品3He/4He (Rc)达10-7量级,说明有少量幔源氦的混入,而与这两口井有关的推覆断层的切割深度可能已达地幔。酒西盆地大地热流值较低,平均50.9 mWm-2(6),表明其大地构造活动性较我国东部盆地弱。  相似文献   

19.
老树 《老友》2011,(6):11-13
"胶面条、皮革奶、石蜡锅、毛酱油、药火腿、增稠蜜、糖精枣、氟化茶、铝馒头、硫银耳、箱子馅、甲醇酒、纸腐竹、地沟油……"有人戏称这张不完全食谱是"中国式菜单"。2005年至今,几乎每年都有几个关于食品安全的"新名词"折磨着人们的神经,让不少人发出"还有多少问题食品隐藏在我们身边,大家吃什么才安全"的追问。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危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而且冲击经济和民生,影响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那么,我们的食品为何如此不安全?如何消除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保卫战"何时才能打赢?  相似文献   

20.
缪士毅 《山西老年》2014,(10):55-55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自古撩拨着文人雅士的情愫,留下了不少与重阳有关的趣闻轶事。东晋时,荆州刺史、征西大将军桓温,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率幕僚到荆州龙山登高饮酒,酒至半酣,一阵山风乱起,吹落了参军孟嘉的帽子,他却浑然不知,还不时地举杯饮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