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那年我12岁,靠照顾邻居家的小女孩赚些零花钱。小女孩时常拉着我的手,让我看她画的画,对她一周来的作品给予评价。随着她小手的指点,我会用一种奥林匹克运动会宣布成绩的语气宣布:"如此完美的形状!""高超的色彩水平!""完美的线条画!""这才是真正的冒险……大胆地使用单粉色!这样的尝试,效果如此美妙!"她听了"咯咯"地笑,有时笑得前仰后合。晚上入睡前,她问我:"你真喜欢我的画吗?"我肯定地说:"是啊,我非常喜欢!"然后跟她说些画中给我  相似文献   

2.
全家福     
正我正在埋头苦读,为博士学位考试作最后的冲刺。这时莎拉突然蹦到我面前,问:“爸爸,想不想看看我画的全家福?”“宝贝,爸爸忙着呢。过会儿再看。”10分钟后,她又一阵风似地溜回房间。“爸爸,我给你看我的画。”“莎拉,过会儿再来,这事很要紧。”3分钟后,她猛地冲了进来,凑到我鼻尖,铆足了劲大喊:“你到底想看不想看?”“不,”我告诉她:“现在不想。”听了这话,她嘟囔着挪出房  相似文献   

3.
幸福的规则     
正爱有传承女儿出生以来,我一直都在向她学习,她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逻辑。那天回家,我把包扔在茶几上,疲惫地靠在沙发上,对女儿说:"妈妈好累啊。"女儿说:"那我给你画幅画吧。"听这语气,似乎画可以为妈妈解乏。她会画什么呢?女儿画了4个太阳。我说:"天上4个太阳,它们出来了。"讲完这句话,我实在不知该讲什么了,便说:"你来给妈妈讲吧。"女儿说:"4个太阳就是4个天线宝宝,它们拥抱在一起,说‘你好啊'。"我接过话茬:"4个太阳,一个金色,一个红色,另  相似文献   

4.
主峰     
李艺 《快乐青春》2011,(7):47-48
栖霞山顶,枫叶正红。我特地去登山,欣赏秋天的景色。 才走几分钟,忽然看见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蜷曲着身子,蹲在一块大岩石旁,低头嘤嘤哭泣。她大约十一二岁,脖子上系着红领巾,臂上佩有中队长标志。唉,准是哪位粗心的家长把孩子丢了。我赶忙上前问她,谁知她听了我的话直摇头,泪珠愈发成串儿地掉下来。再一问,方知她是随学校来登山的,途中扭伤了脚,和别的队员失散了。  相似文献   

5.
妈妈在家里威信很高,平日,她的话虽不多,却句句点中要害。10年前,妈妈生病,我把她接过来住了一阵。有一次,记不得是什么原因,我在饭桌上朝她发了脾气。妈妈看着我,一字一句地说:“你看看,你怎样对待我,以后妞妞也会怎样对待你。”我看了一眼桌边的女儿妞妞,她正眨巴着天真的眼睛,似懂非懂地听着。我被妈妈的话吓着了,赶紧收敛起来。年轻时气盛,做事根本不考虑后果;有了后代,好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小梅的胳膊上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红疹。她到皮肤科就诊,医生询问她近期的生活饮食情况,小梅回答说:"10天前因为偏头痛,我吃了1粒布洛芬,约1周后,偏头痛再次发作,我又吃了1粒。"医生告诉她,皮疹可能是药物过敏引起的。小梅感到很奇怪:第一次吃布洛芬已经是10天前的事了,当时什么症状都没有,怎么会过了这么多天突然过敏了呢?人们所熟知的药物过敏是青霉素过敏,多发生在用药后数秒至数分钟内。实际上,药物过敏还有迟发性反应,即"潜伏期",用药一段时间后才发生,或者  相似文献   

7.
Yulia Brodskaya现在和丈夫住在伦敦,他们有一个2岁多的女儿和一个9个月大的儿子.Yulia喜欢纸,至今对小时候个朋友送的中国剪纸印象深刻.在折腾纸这件事上,她尝试过很多方法和技巧,直到发现褶裥纸艺时,她心里明白:"就是它了!" Yulia开始这样玩纸大概是在五年前.那时她本打算给自己手绘一个自荐小册子,以便于发给一些潜在客户,最后却在封面设计上发愁了.她想给自己的名字"Yulia"设计一个吸引眼球的图案,可画的无数个手绘稿最终都给扔进了垃圾桶."后来我突然想起自己曾在某个地方看到的一幅画,画面上展示了很多用边缘站立起来的纸条,而我曾经也用这种方式为一个学校项目做过设计,当时竟然完全忘了这种纸艺."当然,那个小册子封面上的"Yulia"最后采用了这种工艺,那也是Yulia第一个正式的褶裥作品,也成为未来事业的起点."有趣的是,那时我根本不知道这种玩法还有名字,直到我的作品被别人发现,并在网上流行起来后,才有人告诉我这是褶裥插画."  相似文献   

8.
《围城》的女人·女人的“围城”张岩冰,杨幼力在《围城》中,作者曾让孙小姐给汪太太画过一幅像:孙小姐要过笔来,把红色铅捺出来,在吸墨水纸板的空白上,画一张红嘴,相去一寸许画十个尖而长的红点,五个一组,代表指甲,此外的面目身体全没有。她画完了,说:“这就...  相似文献   

9.
李友 《家庭科技》2014,(3):12-12
正弟弟打电话来说,母亲变得懵懵懂懂了,经常自言自语,做饭时忘记加水,烧菜时忘记放盐。提着篮子出去买菜,半路折回来吃惊地问:我这是要去干什么?然后又猛地醒悟,我不是要去买菜吗?那天把1岁多的孙子带去看戏,过一会儿她一个人跑回来,到家就问:咦,我的小孙子呢?把大伙吓个半死,幸好邻居把孙子送了回来。弟弟还说,母亲有时念叨着我的小名。我一听就急了,莫非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于是,我决定接母亲来城里住。大学毕业后,我远离家乡来到南方城市。由于工作繁忙,我在老家停留的时间越来越少,与母亲的交流多数是通过电话。几次想接她  相似文献   

10.
氛围     
正我有一位朋友,深谙时装哲学,她说:"脸上的氛围不好,穿什么都不会好看。听一段音乐,让表情柔和下来,再去试衣服吧!"她的穿衣理念是穿令自己舒适的衣服,让自己感觉爱自己、爱生活。由内而外,也由外而内。另一位朋友从不赶时间,即使旅行也是如此。起床,把音乐打开,再决定穿什么衣服。清晨哼着歌曲,有时歌曲没唱完就走到大门口了,此时她会索性坐下来,唱完歌再走。她会为自己营造一种氛围,一种从心情到面容上的氛围。  相似文献   

11.
一天刚上班不久,一位朋友便打来电话,说他妻子小刘前一天在一家牙医诊所拔牙后,一直出血不止,请我看个究竟.我经过详细询问得知,小刘平素身体健康,也没有过出血不止的病史,只是在拔牙的当天,正好是来月经的日子,于是我便告诉她,这是她在月经期拔牙引起的."这拔牙跟月经有何关系呢?"小刘听了忍不住问.  相似文献   

12.
杂记     
1990年 11月 17日天晴好 ,有些热。一早起来 ,睡在书房的乃修说 ,小猫昨夜三时左右来到书房沙发旁 ,他只听到三声惨叫 ,清早起来才发现她已死去了 ,身上冰冷了。我听了感情受到很大的冲击 ,昨夜临睡前我还在厨房角上那堆灶灰上找到她 ,我把食物盆摆近她 ,她毫无反应。在此之前 ,她在走廊又吐了一堆 ,我认为是药物反应所致 ,想不到这竟是她丧命前的最后一晚。她在死去前又跑到我的书房 ,实际上是向我告别 ,她的三声惨叫就是她的痛苦的最后音符。她的死亡使我整天内心很悲痛难过。她虽然不会说话但很有灵性 ,很懂人情 ,我很喜爱 ,也给我们夫妇…  相似文献   

13.
每次陪妻子上街,妻子总是把钱塞进我的口袋里,而她自己则身无分文。一开始,我还当她外衣没口袋,后来发现,有口袋时也是如此。我好生奇怪,问:“怎么把钱放到我的口袋里?”她笑了笑:“你就当我的‘皮夹子’好了。”话说到这份上,我还有啥可说。 既然是她的“皮夹子”,自然是她采购,我付钱。妻子跟大多数女性一样,喜欢逛百货商店、服装店、布料市场……有时,在一套时装、一块布料面前能“磨”上半天,并不时问我:怎么样,好不好?我知道她的个性,最讨厌人家做有口无心的“应声虫”,对我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一、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 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是这篇作品的主要叙述视角.这样的证据比比皆是:"那时候,大概是十五年前的时候,我们不知别处如何装扮一个女子"[1],"有一年冬天,刚过了年,翠姨就来到了我家."[2]……尽管有时转换为第一人称内视角,有时有全知视角的越界现象,但即使在最后非常明显地转换为全知视角时,作者也没有忘记掩饰一下"都是由哥哥或母亲讲给我听的".  相似文献   

15.
我和妻是在一次各自为正方、反方的辩论赛上相识的。步入“围城”之后,这嘴上互不相让的“惯性”竟成了我们之间的一种美丽的“毛病”。 有时唱的反调其实是“新调”。打小就喜欢冷色调的妻所有的衣物不是灰的就是蓝的,要不就是黑的,她还挺有歪理,说什么冷色调给人以成熟、稳重的感觉。我终于忍无可忍,将了她一军:“你逃避暖色调,恰恰暴露出你不敢显示个性,压抑自己对生活的激情。”尽管她回敬了我一句“你这是偏见”,但她在自己30岁生日时,偷偷地买了一件红T恤衫,悄悄穿上后,同事称赞她年轻了五六岁,她才开始不时地穿些比较艳的衣服。我暗自为自己的反调改变了她的偏好而高兴。 有时我的反调其实是“变调”,也就是从辨证法的角度表明我的见解。孩子3岁时,妻突然要开发孩子的智力,愣说弹电子琴  相似文献   

16.
小白的表妹是某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去年9月开始找工作,开始时信心十足地去应聘,但总是笔试过了,却在面试中败下阵来。她懊恼地告诉小白:我已经在面试中败过10次了,每次我都会充分准备,但总是感觉不理想。结果也证实,自己在与单位沟通上有问题。这天,小白与阿天聊起这件事,感叹不已。阿天却灵光一闪,说:  相似文献   

17.
女儿一出生,我就觉得她极其乖顺,好像什么事都懂似的,因此,很喜欢跟她“说话”,常常看着她的小脸,把我想告诉她的都讲给她听,也不管她能不能听懂。 女儿快1岁时,已经能顺利地蹲下、起来。于是我开  相似文献   

18.
由于种种原因,我48岁才结婚,爱人是一位年轻贤慧的姑娘。婚后二十多年来,我俩互敬互爱,她对我体贴入微,同事们都说我有一个温馨的家。 在性爱上,我也有过曲折  相似文献   

19.
浪漫灰 《家庭科技》2014,(12):10-12
一 一连三天,那个小女孩跪在繁华的商场前,膝下压着一大张纸,密密麻麻地写着家庭困难、无力上学、请求资助一类的话。这样的事早已不新鲜,据说有的失学少女是30多岁女人扮的。我每日经过她跪着的这个地方,但也只是经过而已。我赶着去商场附近的面包坊。大三的课不忙,我在那里做兼职,每天从18点到22点,1分钟都不可能休息。 我钦佩靠辛勤打拼活着的人,堂堂正正,不卑不亢,我告诉自己也要这样活着。我不喜欢被人施舍,也不喜欢施舍他人,我觉得这不关乎所谓的善良或爱心,而是自尊。因此,我除了象征性地给了女孩10元钱后,从没想过资助她。  相似文献   

20.
我和资华筠相识五十五年,半个世纪的交情。我为她写过评论和书序,见证了她每一个阶段出色的成功经历,也有过几次很重要的合作。现在,她的学术生涯又上了一个台阶。我想试着认真地总结她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