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01-109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时期,山东的海防得到了重建与增强。山东的海防建设作为一种面向海洋的活动,保护了山东海运的顺利开展,改善了山东海疆地区农业垦殖落后的局面,促进了山东地方吏治的整顿与优化。同时,山东沿海社会的发展,对山东的海防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亦有弊。海防与沿海社会之间这种互为影响、紧密相连的关系,为我们今天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2.
丁功谊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3)
万历三十八年,全国各地的举子聚集京城参加会试.他们樽酒相对,诗文相和,交流着各自的文学观念.在"独抒性灵"主张还在盛行的时候,复古思想依然有它顽强的生命力,并在士人中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3.
文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22-25
黄仁宇对历史的诠释从宏观着手 ,他选取的角度颇具新意 ,以社会的联系和整合方式为切入点 ,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解释明代的历史与人物 ,主旨在于进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探讨。黄氏史观并不复杂 ,胜在具体操作 ,其历史叙事精微深刻 ,充满个人色彩 ,这也是他对传统史学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4.
鞠明库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0):216-222
万历三十六年江南水灾,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层级高,时人视为"二百年来未有之灾",是晚明江南最为严重的水灾之一,然清官修《明史·五行志》对此却漏载。此次水灾,致使江南广大区域粮食生产严重受损、抢米之变屡屡发生,形成严重的农业困境与粮食危机。为应对水灾,明政府实施了官方蠲赈,社会也积极应对,出现了作物补种引种的高潮、催生了荒政史籍的集中出现。然而,由于神宗怠政,政治昏暗;财力俱竭,公私交困;效率低下,蠲赈难求;水利废弛,隐患难消等原因,水灾应对既无力又无奈,折射出明王朝全面衰落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5.
6.
黄阿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5):59-66
明代留都的铜钱铸造在国家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却长期受到私铸的困扰。万历三十年以后留都地区私铸盛行,达到明代私铸的高峰,万历三十九年留都铸钱事件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复原,可以清楚看出无论是明代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在应对私铸突发事件、消除私铸方面,别无良策,缺乏积极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行动迟缓。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明代在制度运作、政令实施过程中执政者的主观意愿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冲突,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的博弈往往是前者妥协、屈服于后者,从而暴露出其存在的软弱性。 相似文献
7.
近600年来我国的旱灾与瘟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有关历史文献、气象资料、报表和地方志的统计结果 ,15— 19世纪 ,全国共发生旱灾 15次 ,总历时 4 9年 ,其中 14次有瘟疫伴生。北方旱灾 14次 ,13次有瘟疫伴生 ;南方旱灾 7次 ,均有瘟疫伴生 ,有 6次南北同旱。 2 0世纪 ,全国共发生旱灾 18次 ,其中 ,北方旱灾 17次 ,两次有瘟疫伴生 ;南方旱灾 11次 ,1次有瘟疫伴生。 2 0世纪的灾害发生率是前 5 0 0年的 6倍。该文指出 ,这是由于在全球工业化过程中 ,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产生了温室效应 ,使气候变暖、降水减少、持续冬暖所致。因此 ,该文建议加快实施西部开发 ,治理环境 ,实施节水、调水工程 ,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以缓解南北旱灾和瘟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旱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以2010年西南五省旱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背景,进行旱灾风险评估的指标分析与选择。以2010年西南五省旱灾为例,通过选取相应指标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并构建风险指数模型,通过对模型中涉及的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提高模型运行的有效性,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9.
梁严冰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1):101-106
1928-1932年(民国17-21年)陕北遭受了历史上少有的大旱灾,大旱灾使该地区出现了持续的生存危机。旱灾引发了大范围的鼠疫流行,这对人民的生活条件造成了重大创伤,而地方官吏及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致使灾荒进一步加剧。大旱灾不仅对当时的陕北社会影响重大,而且对以后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灾荒致使本已十分脆弱的陕北生态环境和植被进一步恶化,人口和劳动生产力锐减,同时使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这为陕北红军和陕北根据地的创建、发展以及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最终落脚陕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33年山东黄河水灾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七八月份,黄河全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山东境内的黄河虽未决口,但河北、河南决口之洪水全都灌注山东,使山东成为受灾面积最大的省份。灾情发生后,国民政府和山东省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赈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灾民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杨博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0-87
目前所见战国楚竹书中有《鲁邦大旱》、《柬大王泊旱》、《鲍叔牙与隰朋之谏》及《竞公疟》等篇与先秦时期灾异、祭祀与为政方略等方面有关。诸篇较清晰地反映了战国时人借助灾异现象来表达政治观念的现象,引起了思想史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楚竹书灾异文献有关旱灾背景的母题入手,考察先秦时期旱灾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及针对旱灾因应措施的"人事"两方面,再以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出土文献相印证,可以更好地从史学层面来理解这些文献所蕴含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海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6)
以1855年黄河改道流经山东到21世纪初为研究的主要时间断限,以地处黄河下游地区的山东空间为研究的对象。在这样一个时空范围内,以山东黄河为主线,以黄河给山东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为内容,从历史的整体性进行研究,为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伍国勇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8-23
近年来,旱灾成为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中影响最广、损失最大的气象灾害,探讨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意义重大。本文从易损性与适应性两个角度建立了农业旱灾承载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贵州1990—2011年共22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农业易受干旱影响,易损性逐年上升,适应性逐年下降。对此,应调整旱地作物和需水作物的比例,加强水利建设,完善耕地保护,促进土地流转和构建灾害救助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罗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9):20-26
旱灾已经成为新疆阿勒泰草原气候变化的新常态,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又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在一个定居哈萨克社区中,旱灾与社会脆弱性和经济边缘化之间形成了清晰的因果关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牧民发展出了应对旱灾的多元化策略。草原地区要走出旱灾、社会脆弱性与经济边缘化困局,就必须建立一个包括政策支持、政府引导和牧民参与的有效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5.
敬淼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8,(3):36-43
近代以来,荒政体系逐渐开启时代转型,政府勘灾作为荒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制度化、法定化的程序之一.政府勘灾逐步由传统走向近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在勘灾人员构成上由官员为主体逐步变为参与人员多元化;在勘灾方式上逐步引进近代科技文明,运用科学方法查验和分析灾情;在勘灾内容上实现由以农为主过渡到多面并举.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政府勘灾体系的近代转变不是近代化对传统的冲击,而是传统与近代的兼容. 相似文献
16.
[摘要]美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在旱灾防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确立预防为主的立法理念、形成相对完备的旱灾防治法律体系及制定专门的《国家干旱政策法》。这些国家在旱灾防治立法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的旱灾防治法制建设,应该以生态文明为终极目标,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突出对干旱的预防性管理,建立调控干旱全过程和系统化的旱灾防治法律制度体系。在旱灾防治立法的制度设计方面,应尽快完善防旱抗旱法律体系,制定专门的《防旱抗旱法》、加强与旱灾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及加强旱灾防治之间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为民主革命而奋斗终身,其思想和实践影响全国,山东亦在其列.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为山东输入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以后的山东历次革命都曾得到孙中山的指导与扶持,工商业的发展也得益于其在视察山东期间振兴实业的呼吁.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晚年思想的转变,则源于“山东问题”的困境和对全盘西化的忧虑.针对孙中山民主革命历程的这一区域化解读,有助于完整把握20世纪前后中国社会演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韩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5):50-53
文章以收载于清乾隆年间《汾州府志》中的《新设汾州府碑记》为基础,结合《明史》、《明实录》等史料对明代汾州府这一统县政区的设置原因、过程、结果及其意义进行了论述.认为,万历年间汾州升府作为明代山西政区变动的重要内容,与政府对地方社会控制需求加强之间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民俗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灾害研究以灾害文化为对象,旨在通过传承灾害记忆达到防灾减灾、灾后恢复的目的,即实现灾害的"文化化"。以旱灾为例,论述灾害是一个包含语言、民俗行为、物象景观等多元叙事形态的综合叙事体系,既是对灾害文化记忆的构建,又蕴含着基于灾害"文化化"逻辑的民俗应对路径。 相似文献
20.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万历会计录》是明万历十年户部纂成的国家财政册籍。万明和徐英凯合著《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对这一珍贵史料做了全面整理,并且以白银为统一计量标准,通过折算对万历初年户部掌握的财政规模、结构及其货币化程度做了估计和统计分析。这一成果将会成为明代财政史研究的一块里程碑。围绕着这一成果,本文讨论了三个问题:首先,对《会计录》的性质提出一些补充意见,进一步解释了《会计录》所载数字反映的是户部会计职责范围内的财政收支情况,指出《会计录》虽不是预算,但具有提供财政计划成例的意义。其次,针对数据整理,特别是财政规模、结构与白银货币化程度的估算,分析了推算方法的合理性,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改善的可能方向。最后,在梳理万明从讨论白银货币化到白银财政的学术理路基础上,提出今后的研究需要注意考察市场机制与贡赋体系的关联,探索中国式市场经济的脱嵌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