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吴道毅在《武汉大学学报》2 0 0 0年第 6期撰文《徐 讠于、无名氏小说传奇特征论》提出 ,后期浪漫派台柱徐 讠于 、无名氏无疑是 2 0世纪 3 0年代后期与 4 0年代传奇文学的代表作家 ,传奇性是他们的小说创作的显在审美范型 ,而异域风情、奇幻恋情、奇异人物则是这种审美范型呈现的三个层面。对徐 讠于 、无名氏来说 ,浪漫主义的艺术主张 ,对外国传奇作家创作经验的接受 ,以及中国古代传奇审美精神的熏染 ,是其传奇小说传奇审美范型形成的几个重要原因。同时 ,由于徐讠于 、无名氏的传奇小说表现出了对现代哲理的亲合 ,对俗众趣味的倾斜 ,使…  相似文献   

2.
20世纪40年代著名作家无名氏(卜乃夫)的创作中,蕴涵着浓重的传统文化情怀和人格意识,这既得益于早年的国学功底和既有文化价值渗透,又是其借鉴西方学理思维的结果.传统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创作主体方面,即传统的人格理想"浑融"于其人物塑造;一是创作客体主面,即他的旷世奇书《无名书稿》中"潜蕴"着"天人合一"思想.这两方面体现了无名氏对传统文化的双构性.  相似文献   

3.
无名氏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了宗教哲学的溶解和整合的文化态势,尤其是代表作《无名书初稿》,通过印蒂一生之追求,探寻生命与宗教精神融通的至境。但由于先行理念和认识论的局限,无名氏所建构的在儒文化调和下的"释耶相融"文化理想发生了偏离,实质上只导向道家或道教文化的东方古典哲学精神。无名氏的小说创作虽然对宗教文化及其教义有着某种程度的曲解,但其艺术独创性终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从巴金的<家>与无名氏的<野兽、野兽、野兽>对"家"的不同态度的比较入手,展示无名氏的存在主义生命意识.同时通过生存、焦虑、时间、死亡等意绪在无名氏思想和创作中的反映,揭示无名氏存在主义思想的总体面貌.存在主义文学内容的出现,是对五四倡导的"人的文学"的回应与深化.  相似文献   

5.
无名氏小说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名氏早期创作的三篇朝鲜题材短篇小说《红魔》、《龙窟》、《幻》,它们相互之间具有题材的同一性、主题的统一性、叙事时间的承续性。无名氏早期小说的创作虽然有成效,但是也有不足和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6.
西方浪漫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西方浪漫主义与中国浪漫主义,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中国浪漫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本文从无名氏创作文本出发,论证了无名氏小说“新浪漫”的流派归属。  相似文献   

7.
《无名书》中透视出作者无名氏独特的生死观:生命的力量来自于生命的呼唤;时间是生命的最高象征;生命因死亡而有意义;超越生死界限,实现生命的大和谐。这种生死观体现了无名氏对人类最本真的生存方式的思考,彰显了无名氏顽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汉乐府的创作主体可分为无名氏和有署名两类,又可分为民间和文人两类,其中文人乐府居然多于民间乐府,这种状况和传统印象是大不相同的。而且,乐府作者的身份也由西汉的贵族向东汉的一般文人转移,显示了文学自觉意识正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
汉乐府的创作主体可分为无名氏和有署名两类,又可分为民间和文人两类,其中文人乐府居然多于民间乐府,这种状况和传统印象是大不相同的。而且,乐府作者的身份也由西汉的贵族向东汉的一般文人转移,显示了文学自觉意识正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0.
阐明了汪曾祺的创作经历的三个阶段 ,总结和论述了汪曾祺的创作特点 ,对形成汪曾祺这种创作风格的成因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吴其濬不仅是清代一位高级官员,还是一位出色的植物学学家,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植物名实图考》等植物学著作。其中《植物名实图考》是我国第一部以植物命名的植物学专著,我国历代本草书以医药研究为中心,救荒书以食用为中心,而该书则从植物学的角度出发,主要描述植物的产地、形态、生态习性。吴其濬通过实地调查进行考证,对所见植物均一一绘图著录,使植物名实相符。《植物名实图考》还保存了古籍内容,并注意对文献的考订、辨伪,不轻信盲从。  相似文献   

12.
无名氏的《海艳》讲述了一个凄艳的爱情故事。小说中富有文化内涵的两个意象:海和湖,有机融入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为小说在时空双重纬度上营造了一种饱含文化思考的空间叙事美学。  相似文献   

13.
无名氏将诗、散文与小说融为一体 ,创造了一种散文诗式的哲理小说 ,这种小说体现出一种题旨宏深阔大、境象清俊蕴藉、语言繁丽新奇的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14.
《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前人多有研究。而有关“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真伪之争论,则颇为激烈。笔者经过对当时流传的几种武陵人奇遇故事的比较,认为陶渊明亦不过如当时之小说家,将这一怪异故事记载下来罢了,因此《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其中之“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亦不宜坐实。而《桃花源记并诗》在历来陶本中“文”、“诗”并载,这种文体特征极有可能受到佛经文体偈颂相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辽宁省内三所高等学校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部分高等学校的英语写作教学状况仍不容乐观。将过程体裁教学法引入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以期为英语写作教学探索新的思路。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过程体裁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进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充实写作内容,合理安排语篇及句法结构,丰富学生对于中高级词汇的恰当使用。过程体裁教学法与传统的成果写作教学法比较具有较大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语体风格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讨论了当前在语体风格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语体、文体、语域、风格再辨;语体的基本范畴;语体的分类原则;语体的发生与习得;语体风格研究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
学习者的个人因素是影响学术语篇体裁学习过程的三大要素之一,但是在国内目前的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写作教学研究中并未受到重视。采用个案定性研究方法,以修读“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课程的学生为对象,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学习日记、写作文本等数据,探究体裁学习过程中突显的学习者特征。研究发现,学生呈现出对以往二语写作经验的依赖、对论文写作规范的评判意识和对EAP写作任务中话语身份的模糊认知等三个主要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掌握新的学术语篇体裁知识和提高体裁意识。  相似文献   

18.
绝对性是卡夫卡现代性体验和文本实践的方式,它为我们重新发现卡夫卡文本的肯定性力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阐释视角。绝对性的维度决定着卡夫卡的生活实践,并大于其书写实践的全部;它不仅照亮了卡夫卡书写的隐秘起源,也见证了其犹太性的内部变异。绝对性解释了卡夫卡作品中世俗性悖论产生的原因,从而将卡夫卡的解读从流行的文化政治阐释中脱离开来。卡夫卡文本中的绝对性维度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批判现代性。在表面的荒诞性中呈现出背后深层的肯定性色彩。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推崇桐城诸老,文学理论师法桐城传统。他继承戴名世“率其自然”的主张,崇尚自然之文。韩愈是桐城派最为推崇的作家,其雄奇文风被曾氏所张扬。曾国藩作品洋溢豪迈刚健之气,气吞山河之势。他沿袭道统与文统相结合的规则,添加文学经世主张,创建了桐城派一个变种湘乡文派,使桐城古文再度延伸达半个世纪之久。  相似文献   

20.
从《诗薮》体制可见胡应麟的精心设计,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诗歌史。但在内容上《诗薮》仍未摆脱传统诗话的影响,诸如笔记体、分类含混、内容驳杂等特点都与传统诗话没有根本差别。在《诗薮》梳理和研究诗歌史实的背后,可见其诗学理论的潜在架构。即以辨体思想为核心,从三个方面加以支撑:"体以代变,格以代降"的诗歌发展理论;"法、悟、化"三阶段的创作理论;"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并重的审美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